配乐:梨花泪
排律.长生殿遗韵
许秉武
骊山桂魄耀玫楼,醉看芙蓉细语柔。
锦步眉开云鬓影,瑶钗耳坠素娥羞。
霓裳舞破星河曙,羯鼓声催竹笛悠。
廿载爱波倾国色,四时春景伴银钩。
空门数点寒灯灭,净土三冬暖意收。
秀骨冰肌承帝宠,仙姿逸貌入皇优。
长生𤩱里笙箫起,至乐阶前翡翠留。
独有香溪随昼夜,还闻紫佩响林丘。
华清赐浴慈恩荡,圣眷提封大事丢。
宝钿珠辉红烛照,琼浆琬液御燈浮。
沙尘一骑贵妃笑,史册千年才子讴。
日降温泉除粉黛,虹消金屋尽风流。
阙中携手同吟趣,腹内知音共话游。
种草庭园频度问,题诗泼墨几回修。
太真抱怨沧浪界,陛下欢心洞府头。
月静双双相咏柳,湖光恰恰竞飞舟。
鸳鸯决别梨花树,鸾凤分离马驿秋。
委地玉环冤鬼恨,伤神唐主可人愁。
兴衰总是惊鸿雁,聚散都成落羽鸠。
自古朱颜多薄命,芳魂已作蜀川幽。
诗评:王健成
许秉武先生的《排律·长生殿遗韵》以绵密绮丽的妙笔,再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那段被历史反复吟唱的旷世之恋。
诗人以骊山桂魄、芙蓉细语起笔,瞬间将读者带入盛唐宫廷的华美梦境。云鬓瑶钗、霓裳羯鼓的铺陈,不仅是感官的盛宴,更是对那个艺术臻于极致的时代的深情回眸。
当"廿载爱波倾国色"的浓烈与"四时春景伴银钩"的缠绵交织,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帝妃之爱,更是整个开元天宝年间的文化精魂。
然而诗人笔锋陡转,"空门寒灯"与"净土暖意"的宗教意象,暗示着这段感情早已埋下悲剧的伏笔。
杨贵妃的"秀骨冰肌"承载着太多政治隐喻,她的仙姿逸貌成为盛唐最后的装饰。长生殿里的笙箫翡翠越是华丽,马嵬驿前的梨花带雨就越是凄怆。
诗人巧妙运用"沙尘一骑"与"史册千年"的时空对撞,将个人悲剧升华为历史寓言。当"委地玉环"化作冤鬼,"伤神唐主"空余愁绪,权力与爱情的悖论在此达到顶点。
这首排律最动人处,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道德评判。许秉武先生既未将杨贵妃简单归为红颜祸水,也未将唐玄宗片面斥为昏聩之君。通过"兴衰惊鸿雁"的意象,揭示出个体在历史巨轮前的渺小与无奈。
"聚散落羽鸠"的宿命感,既是对特定历史悲剧的咏叹,也是对普遍人性困境的沉思。
当芳魂终作蜀川幽,留给后人的不仅是"才子讴"的创作素材,更是关于权力、责任与真情的永恒诘问。在这首长律的平仄韵律间,盛唐的华彩与哀婉永远定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