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建国
面朝黄土刨食,霜打眉梢雪欺。
听闻外债轻轻弃,心火腾腾又起!
(带)咱磨破掌心粮换币,却填他海外窟窿底,
白发人、空叹息。汗珠子,摔八瓣,总难敌!
问苍天怎把公平理,偏苦了地头泥腿子!
这首散曲作品《【中吕·醉高歌带摊破喜春来】老农怨》由当代曲家崔建国创作,通过典型意象组合展现了传统农耕生活的困境与情感。以下从三个层面进行赏析:
曲牌意象的张力表达
作品采用"醉高歌"与"摊破喜春来"两个曲牌联套,前者豪放后者婉转,形成情绪对比。"醉高歌"部分可能通过酒意象暗示借酒消愁,"摊破"则暗含美好春景被现实打破的隐喻。
农耕意象的写实呈现
标题"老农怨"直接点明主题,内容应包含:
自然意象:如"旱苗""龟裂田"等表现农业困境
劳作意象:可能涉及"犁锄""蓑笠"等传统农具
时间意象:通过"春种""秋收"周期强化命运轮回感
情感意象的层次递进
作品可能通过:
直白控诉:如"官粮催逼急"等赋税压迫描写
隐喻寄托:借用"枯柳""昏鸦"等衰败意象象征处境
反差手法:以"喜春来"曲牌反衬现实悲苦,强化戏剧张力
该作品继承了元代散曲"以俗为美"的传统,在当代曲作中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通过意象群的有机组合,既保持了散曲的通俗性,又实现了对农民群体生存状态的艺术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