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桃花源记》“三标复习课”的小老师教学任务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回顾整个课堂,有收获也有反思,让我对三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对小老师的教学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一、设置目标
依据语文学科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并从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盲点五个角度设计小老师教学目标:
1. 文化自信:掌握与《桃花源记》作者相关的文化常识。
2. 语言运用:巩固课下注释,翻译重点文句;流畅背诵课文,理解文句内涵。
3. 审美创造:理解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并加以运用。
从设置目标的角度来看,因为本堂课是复习课,所以设置的目标从六个角度覆盖了《桃花源记》这篇课文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作者、注释、翻译、内容等方面。虽然课前征求了学生的意见,并与他们共同设置了本堂课的目标,但鉴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复习内容设置较为繁多。
二、达成目标
1. 自主梳理,疯狂记忆
作者信息(易错点)
课下注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易混点)
句子翻译(易错点)
理解内容(本文线索?桃花源美在哪里?)(难点)
把握主旨(桃花源是否存在?理由?)(难点)
背诵全文
2. 做题巩固,发现不足
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无论是刚开始的自主复习背诵还是做题,主要是以个体学习为主。因为是复习课,所以大部分目标在个体学习环节就能解决,对子和小组起到了反馈评价的辅助作用。尤其是在自主做题的过程中,教师有大量时间观察学生,从而了解到全班对《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了解程度,以及能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有4位同学没有完全掌握这篇文言文的必备知识,有6位同学的汉字书写极其不过关,课后需要让这些同学互相帮助改进。
三、目标反馈
反馈与落实: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小老师们就反馈给我很多问题,例如哪些知识点没掌握,甚至有哪些同学的思维思路不清晰,字迹较差等等。但这仅仅是反馈问题所在,如何让他们学会、怎么学会,需要教给他们方法与技巧。谁教?小老师教!
限时测评改:达标过程中的自主做题便是限时测试的体现。完成做题任务后,对子间结合答案,利用红笔标志错误,互判赋分。组长统计最高分和最低分,组内高分小老师帮助低分小老师分析错因,改成满分,随后分别分享经验和学习到的高分技巧。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课堂结尾,小老师王子琨同学以“高快演讲”的形式从“五点”总结了本堂课的知识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剖析透彻,表现很棒!在今后的“三标”教学实践中,应该多培养这样的小老师,真正实现“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自育”(孟国泰语)!
通过本次《桃花源记》“三标复习课”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复习课目标设置需更精简聚焦,避免内容过于繁杂导致时间紧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不仅在反馈问题方面,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方法与技巧,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方向。
作者:李慧娟(三晋名校实达中学大先生)
青力点评
实达大先生李慧娟的文章条理清晰,从设置目标、达成目标、目标反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设置具体的小老师教学目标,利用自主梳理、做题巩固等方式达成目标,并通过限时测评、小老师总结等方法进行目标反馈。反思部分指出了目标设置需精简聚焦的问题,并提出了发挥小老师作用、传授学习方法等改进建议。整体内容充实,逻辑严密,对于提升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责编:唐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