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捎近
宋文东
济南城东南30公里左右的历城区彩石镇有个捎近村,它由外稍近、东稍近、西稍近三个自然村组成。捎近村以前默默无闻,自从那棵奇树降龙木走红网络,这里的游客便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降龙木就位于峡谷最里边西稍近的村南头。
西稍近村子不大,仅有20几户人家,却三面青山环绕,绿意满眼,空气清新,分明就是一处世外桃源。尤其是秋末,满山的红叶与翠柏、黄杨等各种自然色彩的植物把这个远离尘嚣的小山村装扮得五彩斑斓,就像一幅画儿似的美丽。三面环村的小山叫围子山。围子山最高峰海拔不过200米左右,非常朴实。我知道降龙木的消息稍早几年,曾经于十几年前到过西稍近。那时来看降龙木的人还不多,爬围子山的驴友就更少了。传说穆桂英当年就是带了降龙木才大破辽军的毒气阵——天门阵的。降龙木因此一战成名,穆桂英是功不可没的。但穆桂英毕竟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降龙木祛毒也属虚构的情节,不能等同于现实。后来我听到降龙木就是流苏一说,亦半信半疑。济南泉城公园就有几棵流苏,眼下已经盛开,其白花犹如春雪覆枝,随风摇曳,很美。既然泉城的流苏花开了,如果那棵降龙木是流苏的话,那么也该开花了吧?我决定利用周末与驴友们到捎近看看,也顺便爬爬围子山。
4月20日一早,我们一行驴友来到了西捎近村外。远远地听到村子里的大喇叭在反复地广播什么,塞得耳朵满满的。但广播的内容,可能距离较远的缘故,或者喇叭的质量问题,一点也听不清楚。我估计可能是防火宣传。山林防火不是小事,驴友们都懂。我指指山顶对众驴说,咱们就朝那亭子爬吧。

上山的路由于平时少人走,已经依稀难辨了。我们爬了一段山坡梯田,忽见一小片槐林,驴友们就挪不动腿了。槐花开得正好,芬芳四溢,沁人心脾。别说摘槐花了,就是站在树下,也够醉人的。驴友辰桑摘了一会儿槐花,就独自钻进松林探路去了。一顿饭时也不见辰桑露面,我便大声喊他,却不见回音,也不知是咋回事。又一想,辰桑是位老驴友,野外经验丰富,完全不用替他担心。我们爬上半山后才找到了一条上山的驴道,恰好辰桑就站在路边树下等我们。辰桑闷闷的,也不说话,像有心思似的。下山后看驴友群辰桑发的图片,我才知道他遇见了蛇,可能受到点惊吓吧?那条蛇足有一米多长,属于较大的蛇,足够吓人。现在蛇难见了,我爬了十几年的山,也不过见了三四次而已。其中有一次是我独自上山遇见条大蛇,有胳膊一般粗,两米多长,非常罕见,吓得我不轻。其他几次见的都是小蛇。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现在山上的蛇几乎绝迹了,见一次就像中大奖似的。记得小时候在乡下与小伙伴们上山拾草剜野菜,经常遇见蛇。小伙伴们虽然也都怕蛇,但只要遇见它,几乎都不会放过。我们用石块、锹头等一阵乱打,蛇经不起多点攻击,很快便一命呜呼了。小伙伴们还会小心翼翼地把蛇腹反过来,看看它究竟有没有长腿。听大人说,蛇腿难见,若是谁看见,就活不久了。我们只看到蛇腹黑白相间像搓衣板似的皱褶,对蛇腿一点印象也没有,当时的心情真是既失望又庆幸。

山顶上的亭子,为六角二层木结构,在山下远眺颇为秀气。不用猜,这是捎近采取的吸引游客,振兴乡村经济的举措之一吧,我觉得应该给这些干实事的村干部们点个赞。亭内有坐槛,大家坐下来休息,等待落在后面的部分驴友。好梦等驴友登上亭子后,大家一起分享了水果、零食,然后往南山而去。我们准备绕围子山山脊转大半圈儿,然后再下山。

路边的野花很多,有苦菜花、蒲公英、鸦葱、白头翁(书亭叫它老婆戴花,有点好笑。)等等,都在竞相绽放,争妍斗艳,装扮着捎近的暮春。其中有一种野花,色泽娇黄,在别的山上也经常见到,我一直把它当成蒲公英。但一路上见得多了,我发现它的花瓣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与蒲公英有所不同,我怀疑它不是蒲公英。我向书亭请教。书亭左右看了,说肯定不是蒲公英,但看着面熟,却想不起名字来了。这次我没有懒惰,决定弄明白它,只好向手机请教。恰好山上有网络信号,网络上给出的答案叫鸦葱。我松了一口气,心里道:还真的不是蒲公英!看看鸦葱的叶子,我觉得很像胶东老家山上的一种野菜——“板凳腿”。书亭说,想起来了,它就是胶东山上的“板凳腿”。记得那时候乡下生活比较艰苦,我们每天吃地瓜干都吃烦了,却又无可奈何。春天剜了野菜回家,也包括“板凳腿”,吃地瓜干时就着“板凳腿”蘸面酱,能吃得津津有味,只是这“板凳腿”跟苦菜一样带有一点苦味罢了。

黄栌也开花了,以前竟然没注意到,真不应该。只是黄栌的花儿披散的长蕊像一团团玉米须儿似的,色彩不红不紫的,比较低调,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怪不得别人。但是黄栌在暮秋变红的叶子像成片的火焰一般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大了。
下到了垭口上,悟尘发现一条下山的驴道,建议从此下山。我知道从此下山去西捎近很便捷,估计用不上20分钟就可以下到村里。但我看看时间还不到11点,再说我们在山上才行走了不到4公里的距离,离我们徒步7公里的计划还差得远,于是带领大家继续攀登南面的山峰,争取绕到村东面的山头再下山。
到了半山松林里,见部分驴友又落下了较远的距离,我们先头的驴友便在松林里休息,等候他们。济南春夏之间的转换太快了,一般到了“五一”就提前进入夏天了。现在距离“五一”还差10天,但近日的气温却已经飙升到接近30度,有点夏天的意思了。驴友们都扒去外套,有的仅穿短袖衫。松林里显然比太阳底下要凉快得多,站在林荫里,阵阵清风轻抚着身心,别提心情有多爽了。几位爱美的女驴友个个身体素质出众,别人休息,她们也要拉着群里公认的摄影师道长大哥拍一些别出心裁的照片,来展现她们的美丽。也多亏了现在是智能手机时代,如果退回去十几年,仅仅这胶卷的费用,驴友们恐怕也承受不起的。我们真的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势力的不断增长,我们老百姓也才能享受到这越来越美好的生活。


驴友们都跟上来之后,大家继续爬山。登上峰顶,辰桑指着山南面的一座山峰对我说,你看,那座山就是我们去年秋天去爬过的劈山,劈山东面那座山上的村庄就是拔槊泉村。我看看那座山,也像劈山,只是看不到那一长溜峭拔的石峰,乍一看,我哪能意料到呢?我很佩服辰桑,他对济南周边的山山岭岭太熟悉了。他退休后开着车跑遍了济南的山山水水,甚至旮旮旯旯,那座山叫什么名字,那条路通往那里,他几乎都稔熟于心。周末我们经常一起坐高哥车去爬山,君哥说她要打开导航。辰桑说,用不着,我导航就中。我们沿着山脊小路迤逦向东,又翻过几座小山头,就见一条驴道斜着往山下西捎近村去了。这条路我也是第一次走,竟然想不到如此的顺利。
下到接近谷底的一条水泥路上,有条小路痕迹十分明显地直接往谷底村子去了。但我们刚走了几十米路,走在最前面的辰桑说,下面是断崖,没有路了。我们在山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明明路痕明显,但走着走着就没路了,这很正常,可能也是别人探路走出来的,颇为迷惑人。我们掉头沿着水泥路往南行,路却是上坡,我怀疑这是上山的路。于是大家回头往北走,走了一段,见路又往东面远去了,我担心越走越远。我确信刚才往南去的路是对的,也许前面有拐弯的岔路呢?
下到村子,只见那棵降龙木高高地挺立在一座石台子上,西面还有规整的石阶通到台子上面。记得上次来,石墙、石阶都是没有的,游客爬土台子还挺费劲呢。路口的那棵古松还在,依然遒劲苍翠,默默地站立,像是迎候宾客似的。


古松西面有家“迎客松农家乐”,简易的饭棚子里面已经坐满了食客,看来生意很不错。古松东侧有眼老井。老井被一块木板盖着,驴友发哥给我掀着木板,我仔细瞅了几眼,估计老井有七八米深,井水泛着幽幽的亮光,深不可测。井壁上有根胶皮管子伸入井底,应该是农家乐还在使用井水吧。井口呈圆形,像是一整块巨石凿成的,透着岁月的古老与沧桑。老井东侧不远处还有一眼古井,井畔立有一块石碑,上写“捎近古井群”几个大字。据说这个小村子有七八眼古井。我就不大明白,一个几十户的小村子,一口井足够用了,为什么还要打这么多的井呢?降龙木北面还有几家农家乐,门口都停满了私家车,看样子生意也不错,估计游客们都是奔着降龙木来的吧?这是一棵不折不扣的摇钱树,好好保护它非常正确。

在降龙木石台子下面,我与一位当地老人闲聊了几句,了解到了关于这个村名的来历以及这棵树的点滴。老人说,因为章丘一带的老百姓去泰山给泰山老奶奶上香,多是穿过这个村子爬山而去,路程比别处能稍近一些。“捎近”与“稍近”同音,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稍近”被人们叫成了“捎近”,也叫成了村名。这棵树因为长得比较独特,从被人锯掉的一个枝子断面来看,它没有年轮,与众不同,有专家来看了说,很难断定它究竟有多大的树龄。但是村里老辈人普遍认为它有上千年了。老人还说,他从小就看它这么粗,也不见长,长得确实太慢了。这棵树的木质十分坚韧,枝条很难折断,像牛筋一般,所以村人都叫它“牛筋树”。
我沿着石阶到了降龙木近前。当年的土台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砌了墙,而且还用带枪头的铁栅栏把树围了起来,一般人很难再靠近降龙木了。栅栏上挂满了祈福的红布条,在微风中猎猎作响,也是一道风景。透过栅栏,我见这棵树干基本是圆的,所谓的六道棱条也不甚明显,但确实有个枝桠被人锯掉了。我不能近前查看那个截断面,不过我在网络上曾经看到有人拍的这个枝桠的截断面图片,的确是没有年轮的,完全符合降龙木的特征。但这棵树目前并未开花,仅有一小部分很小的花骨朵,当地人说得在“五一”以后才能盛开。未能看到降龙木开花的盛景,我不免有点失望。我向一位研究林业的专家朋友请教。他说,未到过捎近,但降龙木是民间的叫法,它的学名叫六道木,是忍冬科六道木属六道木种。流苏一般是在4月中旬开花,六道木是在5月中旬开花,人们经常把它们弄混淆。关于年轮,专家朋友说,不仅六道木,许多生长缓慢的树种都是没有的。朋友一席话,我便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好梦组织驴友们跟降龙木拍了合影留作此次驴行的纪念。拍完合影时已经12点半了,驴友们说笑着往农家乐而去。


(本文照片由同行驴友提供,在此致谢!)
2025年4月23日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