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杰兄印象
贾 旭
近来,书写广杰兄的念头在我心中愈发强烈。他待人的热情真挚,爽朗的笑容,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如春日暖阳般时刻感染着我。只是迟迟未敢动笔——作为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社长、总编,他新近出版的散文集《通红的炉火》,不仅由文坛大家蒋子龙先生题写书名,滑富强先生作序,更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诸多知名作家、评论家纷纷撰文褒奖,珠玉在前,我唯恐自己的文字流于俗套,难以写出新意。然而,这份冲动终究难以抑制。
与广杰兄及《五子天地》微信公众号的缘分,始于2019年11月底。彼时,为答谢久萍诗社社员为我参加滨海网络微小说大赛踊跃投票,我前往诗社社长家中,为大家签赠小说集《平衡》。就在那里,我结识了热情开朗、谈吐不凡的广杰兄。交谈中得知,他与团队正致力于创办《五子天地》公众号,专注宣传文化领域人物与动态。几天后,我惊喜收到他诵读《平衡》中《以父亲的名义》的音频。他以极富感染力的声音,精准把握小说人物情感,完成了一场精妙的二次创作,让我深刻领略到语言艺术的魅力。自那以后,《五子天地》便成了我关注的“常客”。
抗疫期间,广杰与团队展现出非凡的责任感与担当。他们迅速推出抗疫专刊,深入挖掘社区抗疫先进事迹,发表大量鼓舞人心的正能量作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为全民抗疫注入精神力量,令人印象深刻。
王广杰,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天津。70年代进入天津重型机器厂,从一线工人到业务员,在多个岗位历练,与企业结下深厚情谊。此后,他涉足商海,还担任《今晚报》评报员。退休后,他全身心投入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领域成绩斐然,现为天津市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等多个协会会员,作品常见于《天津日报》《今晚报》等报刊平台。其文风质朴,常以个人经历映照时代变迁,被读者誉为“用文字留住工业记忆的工人作家”。由他创办的《五子天地》公众号,已发布300余期,成为天津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2020年5月,广杰邀我为《五子天地》创刊周年撰文。我欣然写下《写在<五子天地>微信公众号成立一周年》,点赞其在抗疫中的担当,并期待公众号继续弘扬正能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群众喜爱的精神家园。此后,我多次参与五子天地的活动,彼此情谊愈发深厚。
2023年9月,广杰邀我结合社会热点为公众号撰稿。经探讨,我创作《从天津大爷海河跳水想到的……》,围绕大爷跳水现象,探讨城市管理的亲民理念与发展启示,文章反响热烈。
2024年5月中旬,应广杰之邀,我与天重厂退休的周伟、张成远等师傅,一同参观滨海新区图书馆的蒋子龙文学馆。蒋子龙先生曾在天重厂任职,与大家颇有渊源。而对我而言,此次参观更是圆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蒋子龙作品时便萌生的心愿,收获颇丰,随后写下《走进“蒋子龙文学馆”》,记录所思所感。
2024年6月12日,我参与了平安保险公司与五子天地联合组织的蓟州区孙各庄满族乡第二中心小学公益助学活动。我与家人精心选购《新华字典》《英汉词典》等书籍捐赠给孩子们。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我将这份感动化作文字,完成《孩子们的笑脸》一文。
2024年7月13日,王广杰新著《通红的炉火》散文集发布会举行。蒋子龙先生特别发来视频祝贺,高度评价这部充满质朴深情的作品。书中七部分内容,既有生活趣事随笔,也有对天重厂岁月的回忆,更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发布会现场的热烈氛围与真挚情感,至今仍历历在目。
此后,我还陪同广杰兄与秘书长许壮楣,采访区非遗指画传承人魏国岱、天津工人文学社成员。《指绘乾坤景,掌描山水形——天津作协、美协会员,区非遗指画代表性传承人魏国岱先生专刊》《枝繁叶茂的天津工人文学社》等微刊的推出,不仅让被采访者倍感欣慰,也让我身为工人文学社一员,深感自豪。
2024年底,我的微小说《暖流》参加第十一届“美丽津城.魅力滨城”网络微小说大赛。广杰兄与壮楣姐组织五子天地团队全力支持,发动十多个微信群、三百余位群友为我投票助威。这份凝聚众人之力的支持,化作我前行的动力,最终助我斩获大赛二等奖。在此,向他们及团队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广杰兄事业与创作双丰收,今年更是荣获平安保险公司“慈善公益最佳领导奖”,这是对他多年投身慈善事业的有力肯定。与他及五子天地团队交往的岁月里,我深切感受到:他以真诚成就事业,以热情汇聚朋友,以刻苦创作文学佳作。这,便是我眼中的广杰兄。愿他永葆创作热忱,书写更多反映大众生活的精品。最后,以他文章中的话语作结:愿《五子天地》如展翅雄鹰,翱翔于文学长空,弘扬正能量,成为读者心中最璀璨的星辰,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中,谱写壮丽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