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孤独的猎手”
——《心是孤独的猎手》读后感
陶玉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温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书桌上。此时,你翻开一本喜爱的书,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那种沉浸式的体验,仿佛世界上只有你和书,同时让你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周边的一切。我第一次阅读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有过这样妙不可言的经历和感受。由此我知道了:由爱而生的勇气,足以抵抗世间所有的孤独。
罗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其言甚是。《心是孤独的猎手》是一本质朴真实,可以触动我们灵魂的好书。正如心理学家荣格所评价的那样:“她的作品是一座没有彼岸的桥。”这本书具有思想之深刻,描写之准确,思考之敏锐,语言之生动,题材之新颖独特,气氛之凝重,以及前后照应的自然流畅等显著特点,当年甫一出版就引起强烈的广泛反响,并且在美国“现代文库”评出的“20世纪百佳英文小说”中名列第17位。很难想象,它的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仅仅22岁;而且一生备受疾病折磨:15岁时患风湿热,经历三次中风,29岁瘫痪……
村上春树说:“我就像麦卡勒斯小说里的失语青年,倾听着,在心里沉淀着。”在阅读的广阔无限里,总有一些书如陈年老酒,初尝或许不觉惊艳,随着时间的沉淀,就会让人回味无穷,甚至产生一种想要一读再读的冲动。《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这样一本书。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在书中为孤独披上了一层令人着迷的又略带神秘宿命感的外衣。小说以变换叙述角度的方式,描绘了美国南部小镇上一群在孤独中徘徊的人的故事。她的文字就像一位知心的挚友,深深触动每一位“孤独患者”的灵魂。她把孤独写得极度刻骨铭心,让人阅读时,时常喘不过气。她所讲述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如影随形,无法逃避。既然这样,我们不妨在这宁静的孤独中,怀揣一颗平常心,去细细品味生命的深邃与人生的起起落落,于孤独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读过一遍之后,就会觉得后劲儿极大,能够触动心灵,激发思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这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故事。作者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和草灰蛇线、伏脉千里的情节铺陈,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孤独的普遍性。人与人之间看似近在咫尺,心灵却似乎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难以真正彼此理解。让人不禁思考在孤独的世界里,如何坚守自我,寻找那一丝心灵的慰藉。就像心理学家荣格所说的那样:“(这本书)故事飘渺,人物幽怨。难忘的是作者笔下沉实的清愁和料峭的温煦……像酒,像泪。”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感受以及认识感悟,让她的这本小说具有属于她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好多细节描写,让人我们阅读时感觉触目惊心,难以想象,甚至不敢回头再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聋哑人。聋哑人成为人们交相倾诉孤独的对象,单是这一创意,就非同寻常。他们虽然不能言语,却心意相通。两个人在小镇上相依为命,直到有一天,其中一个因酗酒、暴食,被送往精神病院,另一个叫辛格的开始了一个人孤独的人生旅程。他是聋哑人,却成了所有人争相倾诉的对象。因为辛格他那超乎寻常的沉默与疏离,让小镇上的人们觉得他身上笼罩着一层神秘而睿智的光环。善于倾听的他,成了别人宣泄孤独的窗口。几乎每个人都找到了解决孤独的方式,那就是对他大倒苦水。这里面包括怀揣音乐梦想的少年,咖啡馆店主,黑人医生,激进的工人,还有渴望爱的女孩……一个人孤独到了何等绝望的程度,才会去找这样一个听不见、又不会说话的聋哑人倾诉啊!但辛格他自己的孤独却始终无人所知。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问过辛格是否也会孤独。他的挚友离世后,世界只剩下无声寂静,让人不由地联想追问:是不是人越明白,越有追求,就越孤独?
合上书,满心酸楚,人类之所以感到孤独,并非苦于无处倾诉,而在于无法聆听。孤独是生活的暗面,人人在劫难逃。虽然人人都在寻找宣泄孤独的出口,但都无法摆脱孤独的宿命。年轻时以为会和许多人心灵沟通,后来发现这种事一辈子只发生几次。好多时候世界就是这样,没有人可以和你感同身受。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即使最深切的爱,也不能改变人类最终极的孤独……
麦卡勒斯说:“上帝从来没有真的听懂他们的话,他有属于他自己的孤独。所谓的心心相通,都只是一场误会而已。”这句话,对理解这本书非常有启发引导意义。在她的笔下,小镇上的每个角落都弥漫着孤独的、几乎令人窒息的气息,而聋哑人辛格成为了孤独者们的精神寄托。人们带着各自的迷惘与痛苦,纷纷向辛格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却不知辛格内心同样被孤独填满……人活一辈子,最怕的不是真正的孤独,而是心灵的无聊与荒芜。让自己舒服,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一个能与自己为伍的人,其实也可以丰盈而充实。而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
“这是黄昏的太阳,我们却把它当成了黎明的曙光。”认知决定命运。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认知买单,每个人都过不上超出自己认知之外的生活。在阅读过程中,能随时深切地感受到孤独的沉重、压抑与无奈。对村上春树在其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借男主人公渡边的口所说的:“哪有人喜欢孤独啊,只是不想失望罢了”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孤独这个词,在不同人中,理解的意思和感受是不一样的。说到底,人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不敢迈出第一步。
刘震云在他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中写道:“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其实是学会与自己相处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从热闹到寂静,从慌张到淡定,从迷茫到自知,从有人陪伴到泰然自处。孤独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能够经得住孤独考验的人,就不会害怕失去,也会变得更加好。远离尘嚣、喜欢独来独往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孤独,而是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假仁假义。知道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是自由的。孤独何尝不是最大的自由。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由此而言,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觉得很舒服,很充盈,那么,你一定是强大的。因为只有能量高的人才能享受孤独,孤独的最高境界,就是无需理解。真正有能力的人,大多不太合群。
说白了,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一个能说话的人。能听你说话,能听懂你说话,能听你说废话。成年人的平和,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这本书用非常有说服力的实例告诉我们:当你觉得孤独时,记住,孤独是成长的伴侣。它让你反省,陪伴你成长,让你更懂得欣赏自己的独特。世间繁华万千,让人眼花缭乱,唯有独守一片净土,才能安放自己的灵魂。这让人想起《简·爱》一书中所说的:“越是孤独,越是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支持,我就得越尊重自己。”其实,还是叔本华说的对:“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让我们选择的路只有两种:要么享受孤独,要么沦入世俗。”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独处是对一个人定力的考验,也是一个人最好的升值期。在生活中,没有谁能真正懂谁。从某个角度讲,人生注定是孤独的。曾经我认为孤独就是世界上只剩下我一个人,现在我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就能成为一个世界。“心是孤独的猎手”。内心强大了,才是真的强大。
仔细想想,人生其实没有什么价值。大多数人这一生就是挣扎谋生、活着而已。所谓的价值,是社会给人的一种幻觉。每个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一生平平安安地过好,那就很了不起了。经历了不被理解的孤独,就会知道,所有难熬的时刻,终究得靠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和什么群,和谁的群,和谁合群?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走着走着,就会明白了,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孤独。只有学会享受孤独,才会找到真正的自由。越自信的人,越能够独处。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独处的时候安静且自在。学会接受自己的普通不完美,然后拼尽全力去与众不同。自我解惑,无需忍耐什么,无需别人的理解。只是享受自己的生命之光,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细节,让希望相伴,自己陪自己。在孤独中回归真实的自己。愿生活不太拥挤,愿笑容不太刻意,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柔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鲍照有诗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总会升起,不是在这里,就是在那里。仔细想想,你应该为自己骄傲。这么多年,你一个人度过了那么多艰难的时光,又一个人克服了那么多的难关。我就不信,以后还有什么能难得倒你。一句话,独来独往的人,从来不是因为孤独,而是一种选择,自由是孤独的另一个名字,是在看清世事之后的选择的独处。孤独是月亮投下的影子,越圆满越清晰。做自己的光,不需要太亮,足以挨过寒冷和黑暗就好。黑夜漫长,让我们孤独,是为了让我们走向自己。
人生来就是孤独的,独善其身或许就是最好的状态。孤独本是人间常态。你介意了,它就是孤独;你享受了,它就是自由。开阔眼界,不必远行千里,书卷中自有乾坤。一个人读过的书,最终会变成他脚下的路。阅读,是与智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是灵魂的远足。每一次翻阅,都是思想的一次碰撞;每一次醒悟,都是一次自我的提升。叔本华说:“孤独时,最好的伙伴就是一本书。”让阅读成为习惯,你的世界将无限延伸……
一些风景,一旦入眼入心,即便刹那,也是永恒。对一个成熟的人来说,孤独并非寂寞的深渊,而是自我沉淀的契机。微云过月,繁杂尽落,一时沉浸于孤独,恰使我心安。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孤独是为了遇见同路人,遇见更深的懂得。好书也是这样的。读书一定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精心阅读挑选出来的。
喜欢读书的人都知道,有些书,需要到了一定年龄阶段,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之后,才能读到深处。无疑,麦卡勒斯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就是这样一本书。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