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水城的浪漫之旅。在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乘坐着贡多拉,穿梭在蜿蜒的水道之间,开始了这场独特的水上之旅。
威尼斯的水道宛如城市的血脉,贡多拉轻轻划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两岸古老的建筑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船夫穿着传统的服饰,用流利的意大利语哼唱着古老的歌谣,那悠扬的旋律在水面上回荡,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的目的地是威尼斯最负盛名的圣马可大教堂广场。这座教堂不仅是威尼斯的象征,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著名的教堂之一。当我们抵达广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圣马可大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拜占庭、哥特等多种元素,金碧辉煌的镶嵌画,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广场上,鸽子成群结队地飞舞,游客们纷纷投喂,一片和谐的景象。
晚餐时,我们品尝了威尼斯的特色美食——乌鱼汁面条和冰激凌。乌鱼汁面条色泽乌黑,口感浓郁,搭配着新鲜的海鲜,味道鲜美无比。饭后,我们漫步在威尼斯的商业街,这里灯火辉煌,店铺林立。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商业完美融合,每一家店铺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我们穿梭在狭窄的街道中,欣赏着各种精美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晚上十点多,我们乘坐火车前往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小镇。火车在夜色中缓缓行驶,窗外的风景逐渐模糊,但威尼斯的浪漫与美丽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这次威尼斯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这座水上城市的独特魅力,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在意大利旅程中比萨和佛罗伦萨两座城市,令人难忘。比萨教堂斜塔是意大利著名古代文化遗产,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它是意大利中部比萨城内一组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是属于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
比萨座钟楼始建1173年,由于地基不稳,逐渐倾斜,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建筑奇迹。站在斜塔的脚下,仰望着它那独特的姿态,我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所折服。尽管它倾斜得如此明显,但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比萨乃至意大利的骄傲。
随后,我们来到了佛罗伦萨。这座城市被誉为文艺复兴的摇篮,而佛罗伦萨主教堂则是这座城市最耀眼的明珠。教堂的穹顶是文艺复兴建筑的杰作,它的设计和建造凝聚了无数艺术家的心血。1296年动工,经过近两百年的建设,终于在1470年完成。穹顶的外观轮廓优雅,内部装饰华丽,米开朗基罗、布鲁内莱斯基等大师的作品在这里交相辉映。站在教堂的穹顶下,仰望那高耸的十字架,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艺术家们的激情与创造力。佛罗伦萨主教堂不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艺术的殿堂,它见证了文艺复兴的辉煌,也成为了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
比萨的斜塔和佛罗伦萨的主教堂,不仅是意大利的象征,更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这些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和创造。
意大利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而罗马更是承载无数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永恒之城的微光。罗马的晨光里,晨曦如金粉般洒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我站在罗马博物馆露台眺望,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惊起一群白鸽。圣彼得大教堂唱起圣歌,这一刻,我突然读懂了这个城市为何被称为“永恒之城”。它不仅是古帝国的荣光,更是无数人终其一生追逐的隐喻。
穿越千年的朝圣路宗教色彩极其浓厚,巨大的教堂可以同时容纳几万人,营造出的宏伟气势让你置身其中不得不发出啧啧赞叹。
女儿安排的梵蒂冈博物馆之行,像一场私密的文明对话。穿过空荡的松果庭院时,大理石地面倒映着拉斐尔走廊的天顶画。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但丁等世界名画和雕像,展现完美境界。
那位梵蒂冈任职的意大利友人持有通行证,领着女儿和我乘专用电梯,西斯廷教堂猝不及防撞入眼帘。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悬在二十米高处,晨光正巧漫过上帝与亚当即将触碰的指尖。女儿低声说:“修复脚手架曾在这里搭了半年。”我突然眼眶发热:那个曾经在少年宫捏泥人的小女孩,如今竟能亲手触摸人类文明的脉搏。
台伯河畔的西班牙阶梯上,我们数着《罗马假日》里赫本坐过的台阶,看街头艺人拉着手风琴从但丁的诗句里走过。在万神殿的穹顶下,一束阳光穿透九米圆孔,恰如两千年前落在阿格里帕肩头那般,此刻轻轻笼罩着我们。这束光柱是“时间的量尺”,我突然明白:所谓传承,不过是平凡人将生命化作文明的刻度。
抵达“罗马”的三重门。特莱维喷泉前抛硬币的人群里,有位白发老者握着褪色地图反复比照。女儿望着他的背影轻叹:“有些人要走一辈子才能站在这里。”这话让我想起四十年前,在林业局书馆角落里,少女时代的我翻开《欧洲美术史》,彩页上的《雅典学院》闪着微光。而今女儿站在拉斐尔真迹前从容解说东西方笔触差异时,我忽然懂得——抵达“罗马”的路从来不止一条。
有人生在柱廊之下,有人踩着父辈的肩胛攀上拱顶,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是在图书馆的旧书页里、在外语课的晨读声中、在女儿修复古画的深夜里,一砖一瓦搭建自己的圣殿。午餐时女儿和意大利友人特意选定罗马特色餐馆,品尝地道的意大利美食。

永恒之城的中国印记,暮色中的斗兽场像枚锈红的戒指,女儿忽然指向某块砖石:“看,修复痕迹用的是中国糯米灰浆。”这发现让我们相视而笑。走在帝国大道上,文艺复兴时期的穹顶与华为广告牌交相辉映,穿唐装的女孩举着自拍杆与凯旋门合影。那一刻,台伯河的波光里仿佛浮动着长江的倒影。

女儿说:“修复不是复刻过去,而是让永恒继续生长。”原来当我们带着五千年文明的DNA走向世界时,早已成为人类星河的筑光者。
欧洲旅游全程共十二天,每一天拉着旅行箱星夜兼程,横跨越欧洲八个国家。虽然旅途疲惫,但每一次的停留都是一次全新的发现,每一次行走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心旅程。在意大利我们不仅看到了古罗马的辉煌,也感受到了上文艺复兴的璀璨。这是一次难忘的旅游,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归国航班穿越云层时,舷窗外星河低垂。机舱屏幕上显示着飞行轨迹,那道弧线恰如我们家族三代人走过的路:祖母从风筝故里闯关东,我的教案翻飞在黄河岸边的讲台,而女儿的修复笔,正轻触亚平宁半岛的古老壁画。或许每个人心中的“罗马”,本就是文明长河里生生不息的微光——它不问你从何处出发,只问你愿不愿意成为光本身。
机舱灯光渐暗,我回想这次难忘而浪漫的欧洲之旅,如同所有正在生长的永恒。

编辑制作:
李进花,退休教师,经常编导和担任各类公益活动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多次参加省市朗诵比赛获奖 。是一个热爱有声语言朗诵艺术、背景音像配乐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