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故乡的山核桃
作者:杨杰军 廖会兰
我的故乡在广西桂林龙胜县的龙塘村,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过的地方,这里的高山核桃树在红军经过这里时,为红军战胜饥饿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故高山核桃树,当地人称为红军树。
一、高山核桃树的特性
龙塘一带的高山核桃树,别称核桃楸树、胡桃楸树、油核桃树、吉祥树、夫妻树、爷孙树和红军树等,属胡桃科落叶乔木,树高数十丈,寿命长达200余年,普遍生长于越城岭莽莽林海的江底乡龙塘一带腐殖质丰富的高山麓岭之中。
常规的高山核桃树,不像现今的嫁接品种,一般要20年左右才开始挂果,但其结果年限长达百余年,大多树干百年之后,树篼又焕发新枝,所以山核桃树又称为爷孙树,意为爷爷载树,子子孙孙享福。常规的高山核桃树所结出的果实由于其原生态与长寿的特性,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风味,而龙胜县江底乡龙塘村的高山核桃树果实,由于其高海拔和富硒土壤与天然氧吧等独特的自然环境,其与众不同的品味更是得到了市场的特别青睐,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由衷喜爱,已经成为一种供不应求的王牌高档坚果,近年来其坚果在当地的收购价在 55-80元/公斤左右,高山核桃树所结出坚果用土榨方法榨出的高山核桃油价格一般都在260-380元/公斤,已经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绿色生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我国新的重要原产地之一,其树木与果实品质上乘,是当下嫁接品种盛行的浙、皖、疆等主产区的现代核桃无法比肩的。
高山核桃树的特点
高山核桃树的一大特点是雄蕊与雌花同株,它雌雄自然授粉,在林中可以独自挺拔与盛产,但却又往往自然在每一处均至少有两棵,很难见到在某一处只有一棵或是奇数的高山核桃在那里“孤独生活”的,所以,又有“夫妻树”之说。老人在栽种时,都至少要种两棵,或四棵或六棵,一般要种双数,其成活率才高,而高山林中自然生长的亦如此,这是高山核桃树的生长的一大特点,至于其中奥妙,当地人众说不一,但给新人送山核桃,就是送祝福,送吉祥,这一点大家是一致的:寓意百年好合,永结同心,百年偕老;给老人送山核桃,就是送祝福,送健康,寓意健康长寿,长命百岁,长生不老。
高山核桃油的特性
高山核桃是喜光树种,全年日照时数不应少于2000小时,而龙胜县龙塘一带属于丘陵高海拔山区,独特的高山气候,让天然野生核桃格外香甜。高山核桃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具有人工嫁接与栽培核桃没有的优良特性,如结果能力强、抗病虫性能好,特别是它有一种天然的“长寿基因”。在龙塘一带看到的很多高山野生核桃树,很多树龄已超过百年,有的甚至上千年,但基部隐芽萌发能力仍然很强。龙塘一带的高山核桃油纯天然、无污染,对软化血管、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有积极作用,并能促进婴幼儿神经和骨骼的生长发育。龙胜县龙塘一带高山核桃的油脂含量高达65%~70%,居所有木本油料之首,有“树之油库”和“东方神油”的美誉。这里的高山核桃油,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高山核桃榨油坊,直至现在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榨工艺。将收获的高山核桃果筛选干净,去杂质、挑出不能食用的废果,均匀铺在火炕上,用木柴生文火慢慢烘糟,大约烘1-2天,中间要翻烘2-3遍,以烘得均匀,然后用土法碾碎,利用传统土榨工艺提取其精华,就诞生了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其脂肪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亚麻酸及油酸甘油酯;色泽为黄色或棕黄色,人们理想的高品味食用烹调油--备受市场青睐的被誉为“新东方橄榄油”的高山核桃油。
四、高山核桃树的生理特性
龙塘一带的高山核桃树高达10-20丈,胸径1-3米,年轻的高山核桃树挺直、高挑,树皮平滑,多呈灰白色,小枝细瘦;年老的高山核桃树干表面凹凸、沧桑,树皮粗糙,其密被盾状着生的橙黄色腺体,但树篼新枝茂盛。树叶长16~30厘米,叶柄幼时被毛及腺体,后来毛逐渐脱落,叶轴被毛较密且不易脱落;嫩叶边缘有细锯齿,幼时上面仅中脉、侧脉及叶缘有柔毛,下面脉上具宿存或脱落的毛并满布橙黄色腺体;侧生小叶具短的小叶柄或几乎无柄,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或略成圆形;顶生小叶具长约5~10毫米的小叶柄,同上端的侧生小叶同形、同大或稍大。高山核桃树的雄性葇荑花序3条成1束,花序轴被有柔毛及腺体。雄花具短柄,苞片狭,长椭圆状线形,小苞片三角状卵形,雄蕊2-7枚着生于狭长的花托上,花药具毛;雌性穗状花序直立,花序轴密被腺体,具1-3雌花,雌花卵形或阔椭圆形。果实倒卵形向基部渐狭,外果皮干燥后革质,果核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内果皮硬淡灰黄褐色,隔膜内及壁内无空隙。农历四、五月开花,九月果实开始成熟。这里的高山核桃核仁松脆味甘,香气袭人,可榨油、炒食,也可作为制糖果及糕点的佐料,果仁中含有8.6.-10.6%的蛋白质,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达7种以上且含量高达28.5%以上,还含有22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钙、镁、磷、锌、铁含量十分丰富。每千克高山核桃仁等于9.8千克鲜牛奶或5.7千克鸡蛋、2.3千克牛肉的营养价值,而且较纯牛奶、土鸡蛋、原生态牛肉的营养易为人体吸收,还具有润肺补气、养血平喘、润燥化痰去虚寒、减肥降血压、抗癌与增强免疫力等诸多功效的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高山核桃果壳可制活性炭,果壳、果皮、枝叶可生产天然植物燃料,总苞可提取单宁,木材可制作高档家具及特供军工用。高山核桃树干端直,树冠略呈伞形,技叶稀疏,根系发达,耐水湿,可广植于河畔、地边和屋旁及与连片种植,还可与茶叶、水果及灌木系列树种套种等,高寒山区宜作经济林及绿化林,为广大山区乡村绿化与果化相结合的优良树种和果材兼用的优质树种,广西龙胜县江底乡龙塘村一带的高山核桃树林已经成为融经济林与绿化林为一体的示范林带。
五、高山核桃树的红色故事
1934年12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在湘江激战后,进入越城岭山脉,12月5日进入少数民族聚居的龙胜地域,12月6日,中路中央军委第一纵队和左路红三军团进入龙胜,驻扎在江底街;12月7日,军委第一纵队在江底街休整;12月8日,军委第一纵队由江底出发,渡过江底河后,经接龙、牛头寨、地灵头、龙塘坪、田湾、塘坊、寨子头(即现在的“红军茶”地域),翻越黄祥界(界头冲,即如今的“领袖石”之山坳)进入马堤乡坳头的落岩、秧地坳头地域;第二纵队由当时的兴安县花桥、猴背(今属资源县)出发,经界牌、白竹到达江底街,然后沿着第一纵队线路进至田湾、塘坊地域;红五、红八军团分别从兴安县塘洞、满山溪出发,经猴背、花桥、界牌、白竹进至龙胜江底街后,途经龙塘,进入马堤地域。红军经过时,当时国民党在前堵后追的同时,大肆散布“共产共妻”等谣言蒙骗、威吓当地老百姓,妄图切断红军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所以开始时,群众是躲在山上的,红军纪律严明,不仅秋毫无犯,举着红旗井然有序而铿锵有力的前进。据龙塘村刘金孟老主任介绍:1934年12月8日,军委第一纵队由江底出发后,途径龙塘,下午到达界头冲,随军委第一纵队行进的毛泽东等领袖们,曾在坳头坳与山神石下稍作休息,当时的“坳头坳与山神石”处地势非常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要塞关隘,下面是万丈深渊,山崖的半腰间一条羊肠小道沿着陡峭的岩石缝隙蜿蜒而过,上方是雄伟高耸十数丈的“山神石”把守着,红军经过这里时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战斗,才占领了“坳头坳与山神石”;平日行人路过这里没有不提心吊胆的,而当地土匪恶霸则据险抢劫,谋财害命,使这里成为湘桂通商要道上的一道“谈虎色变”的“鬼门关”,不知有多少行人曾在此“倾家荡产”或“命丧黄泉”。据说毛泽东同志在此休息时,发现了这个自然界与旧社会所形成的害人“关卡”,就立即与周恩来等领导同志商量,随即命令随行部队挤出宝贵时间,把坳头坳与山神石的关卡“打通”,毛泽东同志还亲自带领将士们一撬一锤地凿石开山,一锤一锤地、一石一石地把路修宽修平,经过红军官兵一天一夜的艰难奋战,终于使“关卡”变“天堑变通途”--成为了湘桂通商的大道,既便于后续部队顺利通行,又有效消除了土匪恶霸再在此残害老百姓的自然条件,为当地各族人民群众除害造福。解决了当地群众长期因“卡”而险象环生的心头苦难,各族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就纷纷回到家里来欢迎红军,给红军打油茶、蒸红薯、送草鞋、献核桃、唱山歌进行慰问,红军被龙塘群众的热情、真情所感动,但却只喝清茶,且一碗一饮而尽就大踏步向前走去,乡亲们见红军指战员们饥寒交迫却婉拒一碗碗香喷喷的油茶和一颗颗晒好了的核桃,一双双破烂不堪布鞋连脚趾都露出来了,却没有人收一双草鞋......寨上的杨大娘急中生智,跑到队伍的前面去对背驳壳枪的说,这是乡亲们对的一片深情厚意,特别是这核桃是地主老财的,红军你们舍不得不吃,那地主明天就要来收租全拿去了!这位红军领导听杨大娘这么说,又目睹眼前的乡亲们挚诚的目光,再说指战员们确实也太急需补充能量,以利继续前进,就立即命令战士们每人喝一碗油茶解渴充饥、拿3颗核桃作干粮,然后要求司务长拿来5块银元,这位背驳壳枪的首长集合队伍,整整齐齐在杨大娘和乡亲们面前立正,齐步刷的齐向杨大娘和乡亲们致以庄严的军礼,大声对杨大娘和乡亲们说:谢谢乡亲们!谢谢杨大娘!这是红军买油茶和核桃的费用,请杨大娘您代为收下!这突然的举动把杨大娘和乡亲们给愣住了,还没等杨大娘和乡亲们回个神来,红军背驳壳枪的首长迅速把大洋的放到杨大娘手上,就带领部队又是一声“再见了,乡亲们!再见了,杨大娘!”,然后一个个庄重的军礼,就一溜烟跑到队伍前面去了......杨大娘手足无措地捧着这沉甸甸的5块银元,不知如何是好!无奈之下,杨大娘确定把这红军给的银元作为龙塘红军树--高山核桃发展资金,使龙塘一带高山核桃慢慢发展起来,成为当地各族人民以前的救命树,现在的发财致富树,既解决了以前龙塘村田少没有饭吃的生活问题,又使后来这里经济困难,没有钱送孩子上学的教育落后问题,还使各族群众至今铭记着红军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恩情......像这样军爱民、民拥军的生动故事,留下了许多许多,一直流传至今,勉励着后人深切感党恩,永远跟党走。流行的山歌有很多,如:
红军经过龙塘村,
穷苦大众迎亲人;
城岭处处披盛装,
山歌声声献红军。
共产党是大救星,
领导人民闹革命;
推翻封建与剥削,
幸福生活感党恩。
六、高山核桃的优良品质
世界万物,各式各样,五花八门。 高山核桃树,树干高挑高挑的,树皮凹凸粗糙,没有鲜艳的外表与堂堂的仪表,却有丰富的物质和结有独特的果仁,它不像艳丽的鲜花那样楚楚动人,不像绿油油的小草那样温柔可爱,也不像张扬的青松那样巍然挺拔,而是用自身强大的内在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用自身的默默奉献赢得人们的赞美。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高山核桃树,貌不惊人,果不外露,行不张扬,言不多语。这种与生俱来谦恭俭让的不自负、不自傲、不自卑、不自夸的的基因或许就是中华民族的优根性吧!
香花美,美花香;花开富贵,国色天香,实在是天之佼佼者,但现实世界中,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高山核桃树结果虽然晚些,但它结果上百年却是当仁不让的植物王者,高山核桃树结果产量虽然算不上有多高产,但它生长在富硒丰富的土壤里、生活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是既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也不用套袋的原生态老树(古树)果,其高端品质是任何产量均无法相比的,其富含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被人们盛誉为“长寿果”、“养人之宝”,乃人间极品也!
我想:我们要像高山核桃树一样,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有顽强的生命力,根系发达,不畏风雨,自强不息,大脑充实,营养丰富,成为人们生活食用与保健的绝佳上品。
作者简介:杨杰军,男, 63岁,瑶族,中学高级教师,国学高级讲师,中国西部散文学会、桂林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广西分会副主席兼常务副秘书长,《华南散文》(电子刊)主编,龙胜关工委副主任、民族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先后公开发表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及专业论文100余篇(首),代表作有《红军走过的风景地》、《故乡的摆竹笋》、《人 本性 信念》等,主编和参编出版了《令人神往的龙胜》、《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研究》等专著6部,2019年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称号。
廖会兰,女,壮族,大学文化,中小学高级教师,桂林市教学能手,文学爱好者。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