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和小院的灯光润德/文
笔者曾记得“天不生仲伲,万古如长夜” 这句名言,此言出自隆庆五年(1571)明代一位聪明博学的才子刘谐之口,原意是讥笑一位自称为孔子信徒的狂言。但从实际的深度看,孔子是人类教育始祖,孔子的思想精神犹如万古长夜的灯光照亮了人类社会,而一般人不能随意称徒。但是,时至孔子(前551-9-28—前479-4-11)诞生2500年之后,尽管当今社会文化复兴态势猛进,实谓以文兴国、势不可挡。若从一域而观之,我们还是无比赞扬县城南七里岗【祥和小院】的文化之光。
之所以命名为【祥和小院】是因为他位居县城之南七里岗村委北侧,占地也仅有一亩余,二十多间的两层楼院,古朴雅典,虽不具豪华,但寓意深邃,作用无量,实谓该村文化广场背后的一盏明灯,在略高的岗地上持续照亮社会、惠顾人心,无不呈现着祥和气象。
该小院始建于2019年,据说是一位北京祥和国学传播公司、中国桐柏佛学院的姚宝磊院长所建,楼院虽不算大,但功能齐全,有圣贤经典阅览室、义工居室、公用餐厅、自修茶室、可容纳近百人的经典授课堂,每到农历初一、十五、还是公益饺子宴的道场,以此为收留的社会孤寡残弱老人服务,同时还感召了县内外无数爱心志愿者,都会如约而至,争先恐后,各显其能,无不彰扬着祥和光芒,犹其是对于年愈古稀的诸多老者,只要她们身临其境,如沐浴春风,更加怀念毛泽东时代给人民缔造的祥和社会。她们的主动参与,似乎更让这盏祥和之灯愈加明亮,以此照耀那些贪婪萎扉者的心房。
在小院二楼可容近百人的授课厅,如能聆听一场院长的授课,那也许犹如饺子宴,更能体悟人生【精神生命】的激荡,让人心境明如灯,能量充腹中,时时难忘怀,经典照人生···这就是《孝经》第十六章所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的生命真谛!而这就是院长人生的写照,因为有他母亲为证;有他慈悲为怀在多处自建的心灯;有他多处经典传承的身影;还有多场千余人国学论坛的殊盛!如果说文化是血脉根魂,那他就是在持续吟诵···
置此,我们还不会忘记这位院长之母=年愈古稀的沈廷梅,是她一直在默默呵护着【祥和小院】 养育着这一慈善事业···她是一位在教育界退职的人民教师,但职退心不退,她不仅将小院管理的井井有条,还挂帅经营着数十亩地,且都是有机施肥,自耕自养着与【祥和小院】并列的慈善事业,虽说她年愈古稀,但身体强壮,让内行人一看就知道【德高人长寿】的容光!
透过沈廷梅老师的榜样能量,笔者不禁想起中国中医药大学曲丽敏教授所言:“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她释放的光”。因为有的人虽在,但却无值无光;有诸多圣贤伟人,物质躯体虽去,但精神之光却愈加明亮, 持续释放着犹如日月的正能量!所以我们赞赏这种祥和之光; 也赞赏那些伴随小院默默奉献者释放的精神之光,这正应验了国学界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解万年愚” 的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