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古韵遗风浸心间
——记我与学生们研学之旅
文||魏兴付
“人间最美四月天”,4月21~22日(两天一夜),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组织了初中部学生四百三十余人,开启2025年春学期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活动校方委托由“安庆信天游国际旅行社”具体承办。
对于本届九年级学生来说,这种大型外出研学活动既是第一次,也是他们毕业前的最后一次。出发前,各班分别从研学课程、景点简介、酒店住宿人员分配、旅行纪律及注意事项等召开了主题班会,重点强调安全相关细节。
21日早上约7:30始,旅行社派配的大巴车(共12部),依序在学校香樟大道旁停靠等候。同时每个班配有一位教官及导游,加上班主任和协助老师共有四位全程参与班级研学管理。
这天上午,天公不作美,下起阵阵中到大雨,到达首站是安庆怀宁县小市镇影视剧《孔雀东南飞》拍摄基地。景区工作人员利用雨停间隙,为学生们举行了简易的开馆仪式。随后我们跟随导游参观了相关景点。
这里的景区以《孔雀东南飞》这一“乐府双璧”之一的文学经典为依托,不仅保护了汉代建筑与民俗文化,还通过影视、研学等形式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展示古皖大地历史与浪漫的窗口。
我们大多在雨中依次参观了焦刘故事遗址:如孔雀台、兰芝桥、相公桥、焦刘墓等,均与《孔雀东南飞》长诗情节相关。雨中行,雨中景、雨中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和本班学生趁雨停间隙抢拍了几张合影。这天中午赶往潜山市区酒店共进午餐后,天气忽然转好,下午便随车前往“天柱山地质博物馆”研学。
我们踱进博物馆大门,迎面便是一块巨大的岩石,灰白相间,纹路纵横,活像老人额上的皱纹。我所带的903班,学生们跟随导游漫步馆内,忽见一玻璃柜中陈列着几块形状古怪的石头,表面布满蜂窝状的小孔。走近看时,原来是古生物化石。那些小孔原是珊瑚虫的居所,亿万年前,它们在这石头上生生死死,如今只留下这些空洞好像无数双眼睛,茫然地望着来参观的现代人。
转过一个拐角,忽见一群学生围着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叽叽喳喳。那石头通体黝黑,表面光滑如镜,在灯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陨石!”一个男生兴奋地叫道。我凑近看解说牌,果然是三十年前坠落在天柱山区的铁陨石。这来自太空的访客,穿越茫茫宇宙,最终落在这皖西南的群山中,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它记忆中的世界,怕是连最富想象力的科幻作家也难以描绘。
二楼是矿物晶体展区。各色水晶、方解石、萤石在射灯下熠熠生辉,宛如凝固的彩虹。一块紫水晶尤其引人注目,它通体透明,内部仿佛有紫色的火焰在燃烧。“晶体生长有自己的规律,”导游饶有兴味地说,“但它们也记录着地下的温度、压力、化学成分的变化。每一处棱角都是记忆的结晶。”
我忽然觉得,这博物馆里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地球的日记本。它们默默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不知不觉中已到参观计划时长,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是日傍晚,我们前往太湖县“文博园“附近的酒店晚餐并休整。
次日上午,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上下五千年文博园”。踏入园内,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历史与艺术的大门。阳光掠过园区的雕梁画栋,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导游带领我们走进这场跨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穿过“寻根问祖”牌楼,迎面便是气势恢宏的“三教文化园”。儒家的仁爱、道家的逍遥、佛家的慈悲,在飞檐斗拱间交融共生。轻抚孔子像前的青铜编钟,仿佛能听见千年之前的朗朗书声;驻足老子“道法自然”石刻旁,似觉清风携着哲学的智慧扑面而来。最令人惊叹的是“文化长廊”,千米长卷上,《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烟火、《千里江山图》的壮阔山河,都以立体雕刻的形式跃然眼前,匠人手中的刻刀仿佛赋予了笔墨生命,让历史的褶皱里都流淌着文化的墨香。
园区里最震撼的,当属“艺术展馆”中的非遗瑰宝。徽雕馆里,工匠以刀代笔,在方寸木石间雕刻出梅兰竹菊的风骨;刺绣馆中,丝线在绣娘指间翻飞,《富春山居图》的层峦叠嶂竟在绢帛上泛起了细腻的光泽。最令人称奇的是“根雕博物馆”,天然树根经艺术家巧妙构思,化作展翅的凤凰、悟道的老僧,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自然与人文的对话。这些作品背后,是匠人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是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传承。
离开时,回望那飞檐翘角、碧水烟柳,忽然懂得:太湖文博园不是简单的景点堆砌,而是一座用文化砌成的精神家园。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可触摸、可感知的温度;传统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流淌在当代血脉中的鲜活基因。
本次研学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天柱山野寨中学园内抗日纪念碑、潜山市博物馆、薛家岗遗址、景徽苑湖光风景等。眼观之景是山水人文的画卷,心悟之道是文化传承的重量,我们沐浴了一次又一次文化洗礼,受益匪浅。它将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激励我们在人生征程中更好奋进!
2025年4月24日写于吴汝纶公学
作者简介:
魏兴付,系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人。曾任安徽省望江县吉成双语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校刊《青春池》主编。2014年8月~2022年6月应聘加盟合肥八一学校工作,任初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并兼职学校官网通讯员);2022年8月始至今,任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热爱写作,作品大多散见于《蜀山文苑》《作家》《当代精英文学》《都市头条》《百度APP》等文学平台,辅导学生原创优文三百余篇发表(其中多篇获奖)。获多家文学平台授予“优秀辅导老师”称号。已出版散文集《瀚海拾贝》约15万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2024年8月,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第四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