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轻轻地吹 翻动你捧读的书页
——写在世界读书日和南沙读书月
熊文辉
多年前,南沙被定为国家新区之时,南沙图书馆破土动工了,那一缕温婉的海风吹进了蕉门河畔,展开了新区图书馆的壮丽蓝图。她的造型就像一个墨砚,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精粹,她外围开放式的窗格,则透出了一派现代的气息。当时我在区政协工作,我们拟定了一个提案《要把南沙图书馆打造成为新区的精神客厅》,我们明白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市,不仅要盖起一群高楼大厦,建设一批新兴产业,而且还要用文化铸造出城市的灵魂。我们当时建议新图书馆要有丰富的藏书、要有舒适的阅读环境、要有宽敞的交流场所、要有文化艺术展示的空间……如今,这些当时的愿景,在南沙人的努力下都一一变成了现实,甚至还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


今天,当我们走进宽敞明亮的南沙图书馆,你可以取下一本天文学的书,探索宇宙的奥秘;可以阅读一部名人传记,借鉴人生的成功之道。你可以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呆上一天,让思绪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心灵在文明的清泉里洗涤。南沙图书馆开放仅五年,藏书已达135万册,去年一年外借阅量达到了356万册,为全市各区之冠。图书馆设有报告大厅,每月都有专题讲座,常请省市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传播知识与文化。这里曾回忆起鸦片战争的历史风云,追寻过冼星海的生平与精神世界,响起过粤剧红腔的歌声,也探索过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读者可预约前来聆听,几乎场场爆满。这里还举办过许多展览,诸如历史文化名人的足迹展、南沙红色历史印记展、中国连环画文献展暨首届中国绘本双年展、大美中华风光摄影展、南沙区美术书法年展、政协书画会会员作品展等,琳瑯满目,异彩纷呈。


南沙图书馆不仅办成一个读书交流的精神客厅,而且还不断把其文化功能向全区延伸拓展。她把分馆办到各个镇街、社区和新的建成区域。目前区内公共图书馆服务点已共有111个,包括1个区域总馆、67个分馆、43个微分馆。
在南沙最亮丽的明珠湾灵山岛尖,有一座高耸入云的越秀金融大厦,在两个塔楼之间有一个空中连廊,这里是鸟瞰南沙风景的绝佳之处。透过落地玻璃,可见周边的三江六岸、五水汇湾,大桥飞架,鹭鸟飞翔。南沙IFC空中图书馆就设有这里,它有藏书6000多册,设有阅读和交流空间,在这玉宇琼楼般的境地里,你既可云中读诗,也可聆听一场思想的盛宴。目前这里接待过的读者已有数万人次,并举办过多场文化讲座,2024年度被评为“广州市评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在南沙湾的石奥社区,还有一个灯塔图书馆。这是一个位于珠江边上的新居民点,为了提高居民的阅读品质,南沙图书馆和港湾街道合力打造了一个具有湾区风情的阅读圣地。走进灯塔,你会有一种在知识的山上攀登的感觉,沿着那旋转梯登楼,四壁都是书本。每层楼的过道,还设有一个可以坐下来读书的角落,在这里你会沉浸在一片知识的海洋里,吸吮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你会忽然顿悟,啊,这灯塔图书馆发出的不正是书本之光吗?她将点亮我们的心灵,照亮生命的航程。在作为粤港澳合作平台的创享湾,还有一个设在餐厅里的图书馆。在这粤港澳青年聚集创业的区域,人们的时间是争分夺秒的,南沙图书馆便把精神粮食送到创业者们用餐的地方。在沙田水乡村落的党群服务中心,也设有图书阅读室,村民们可以在这里阅读,并从书本中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村民在其他场馆借到的书籍,也可以在这里交还。目前南沙图书馆已实现了镇、区、市三级借阅系统联网,图书可通借通还。图书馆就像一条条纵横交织的管道,将文化血液输送到南沙新区的每一处肌体、每一个细胞……
我们憧憬的南沙,将是一座未来的理想之城,要建设好她,不仅要用钢筋水泥打造筋骨,要用经济发展构建肌肤,还要用文化来锻造灵魂。当下适逢世界读书日和南沙读书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让海风轻轻地翻开我们捧读的书页,让南沙乘着知识的风帆破浪远航……2025年4月写于广州南沙蕉门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