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笤帚”扫出时代华章——保丽金康集团苏立华的奋斗之路
编者按
在物业服务行业的浪潮中,苏立华是一位自带光芒的“逆行者”——脱下军装,他以“一把笤帚扫天下”的魄力扎根基层服务;穿上工装,他用“一颗红心跟党走”的信念浇筑企业灵魂。从五人小作坊到万人集团军,从传统保洁到智慧物业,他的奋斗之路不仅是个人从军人到企业家的身份蜕变,更是中国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时代缩影,为非公企业党建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
苏立华的故事之所以动人,在于他将军人的“钢铁意志”转化为企业的“工匠精神”:创业初期跪打磨盘机的血泡、疫情期间坚守医院的身影、党建展厅里陈列的军功章,处处彰显着“干一行、精一行”的执着。他首创的“红色物业”模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让“党员示范岗”成为服务一线的标杆,使“保丽云”智慧平台成为连接民生的桥梁,真正实现了“党建强、服务强、发展强”的良性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立华始终以“大我”情怀践行社会责任:吸纳1.2万名下岗职工、安置800余名退役军人、捐款捐物超240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共同富裕的推动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责任担当——既要有“扫天下”的格局,更要有“擦玻璃”的细致;既要懂市场竞争的“兵法”,更要守初心如磐的“军魂”。
当前,我国服务业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苏立华的奋斗历程为行业提供了深刻启示:当军人的纪律性遇见市场的灵活性,当党建的引领力融合科技的创新力,当个人的创业梦汇入民族的复兴梦,平凡的岗位也能成就不凡的事业。他的故事不仅属于保丽金康,更属于每一个在时代浪潮中勇毅前行的奋斗者——只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哪怕是“一把笤帚”“一块抹布”,也能扫出无限可能,写出时代华章。
“一把笤帚”扫出时代华章——保丽金康集团苏立华的奋斗之路
明渊庆泽
在时代的浪潮中,苏立华以“一把笤帚扫天下,一块抹布写春秋,一颗红心跟党走”的创业精神,带领保丽金康物业管理集团从一个五人“小作坊”成长为行业巨头,书写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时代华章。
一、军旅生涯:铸就钢铁意志——从熔炉到初心的淬炼
1979年,17岁的苏立华怀揣着对军营的向往,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他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出操,夜晚借着灯光钻研军事技能,从普通士兵逐步成长为某营指挥班班长。三年军旅生涯,匍匐前进时磨破的作训服、紧急集合时打湿的背囊、战术推演中熬红的双眼,不仅练就了健壮的体魄,更将“令行禁止、精益求精”的军人品格刻入骨髓。
退伍后,苏立华进入泰安市供销社工作。从基层业务员到总经理,他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制定计划时如拟定作战方案般严谨,执行任务时像完成军事命令般坚决。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部队教会我的不仅是过硬的本领,更是面对困难时永不退缩的勇气。即使脱下军装,军人的底色永远不能褪。”
二、创业之路:从五人作坊到行业标杆——汗水浇筑的崛起之路
1999年,面对下岗潮的冲击,苏立华没有选择等待安置,而是带着5名志同道合的战友,背着自制的保洁工具包,在泰安街头开启创业征程。创业初期,他们承接的第一个项目是某商场的地面打蜡,为了节省成本,苏立华亲自调配蜡水,跪在地上用磨盘机打磨地面,双手被磨出连片的血泡,却笑着对员工说:“当兵时急行军脚底打泡,咬咬牙就挺过去了,这点苦算什么?”
凭借“军人服务必属精品”的理念,保丽金康逐步打开市场:2004年,在行业内率先推行“星级服务标准”,将保洁流程细化为36个操作步骤;2009年,成立泰安市物业行业首个非公党委,建立“党员示范岗”,让红色旗帜在服务一线飘扬;2015年,业务首次走出山东,在江苏、河南等地设立分公司,开启全国化布局。
如今,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17700名员工、服务530余个项目的多元化企业,位列“中国物业管理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第36位,业务涵盖物业管理、智能洗涤、大健康产业等七大板块,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服务标杆”。
三、党建引领:红色基因融入企业血脉——打造非公党建“金字招牌”
苏立华始终坚信:“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要跟进到哪里。”他将部队的“支部建在连上”经验融入企业管理,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传承、匠心服务、成就你我”党建品牌——在总部设立“军魂展厅”,陈列退伍军人员工的军功章;在项目一线成立“党员突击队”,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在管理团队推行“双向培养”,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
在科技赋能领域,集团自主研发的“保丽云4.0”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了从订单接收、资源调度到质量监管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2023年,平台接入山东省荣军总医院智慧后勤系统,通过党建共建开发“退役军人优先服务”模块,为优抚对象提供24小时响应的专属保洁服务,真正将红色服务落到实处。2024年,集团智能化服务覆盖率提升至90%,获评“山东省放心消费示范单位”,成为全省非公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四、社会责任:从企业责任到时代担当——退役军人的家国情怀
作为退役军人创业典范,苏立华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就业帮扶上,集团累计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2万余人,占员工总数的70%,并专门设立“退役军人招聘绿色通道”,安置退伍军人800余名,许多退役军人从基层保洁员成长为项目主管,实现了“退伍不失业、退伍能成才”的转变。
在公益事业中,集团先后为汶川地震、郑州洪灾等灾区捐款捐物超240万元;在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保丽金康奖学金”,资助30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23年成立“员工关爱基金会”,累计发放救助金80万元,帮助120余个家庭渡过难关。2024年6月,集团驻泰山护理职业学院项目部举办“党员先锋岗”保洁技能竞赛,15名党员员工现场演示“玻璃无水清洁法”“石材晶面养护工艺”,将岗位练兵与党性实践结合,获评“泰安市工人先锋号”。
疫情期间,苏立华带领1.7万员工化身“抗疫战士”,为10余家定点医院提供24小时保洁消杀服务,累计处理医疗垃圾300余吨,向社会捐赠口罩、防护服等物资200余万元,集团党委被授予“山东省抗疫先进基层党组织”。
五、荣誉加身:时代褒奖见证奋斗历程——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成就
苏立华的坚守与创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他个人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物业管理改革发展30周年行业楷模”等荣誉,担任泰安市退役军人创业导师,用自身经历激励300余名退役军人走上创业之路。
在他的带领下,保丽金康集团先后斩获“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山东优质品牌(服务)”“齐鲁红色物业星级服务企业”等称号。2024年,集团“军魂匠心”党建品牌入选《全国非公企业党建创新案例集》,成为全国物业管理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山东企业。
六、展望未来:勇立潮头续写新篇——从行业标杆到时代弄潮儿
2024年,保丽金康迎来成立25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立华提出“三步走”战略:第一步(2024-2026),实现服务项目突破800个,智能化服务覆盖全国90%以上项目;第二步(2027-2029),打造“保丽康养”高端品牌,进军社区养老服务领域;第三步(2030年起),输出“红色物业”管理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苏立华常说,“一把笤帚能扫净街巷,更能扫出民心;一块抹布能擦亮玻璃,更能擦亮初心。”如今,保丽金康的服务网络已覆盖9省37个地市,而苏立华的办公桌上,始终摆放着两件特殊的“战利品”:一件是创业初期磨破的劳保手套,另一件是部队颁发的“优秀班长”奖章。前者提醒他不忘来时路,后者激励他永远向前冲。
从军营到商海,从五人小作坊到行业领军者,苏立华用25年时间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精神内涵。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怀揣初心、脚踏实地,即使是最平凡的岗位,也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的华章。
七律·赞苏立华与保丽金康
戎装解甲志未休,笤帚为戈写春秋。
五人作坊开新宇,万马营盘拓九州。
红心向党军旗耀,智慧赋能产业稠。
廿五载霜磨一剑,扫尽尘埃天地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