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诵春天的诗情
——黄木湾之春诗歌分享会
区笑钗
暮春时节,风暖昼长,大地蓬勃明亮。2025年4月23日是第30届世界读书日,由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黄埔街东苑社区居委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木湾文学公社悦读会共同举办“黄木湾之春——诗歌分享会”以诗为媒,书写着春日的温暖与希望。
一、诗韵流淌:从《黄木之湾》到《海子》经典
当主持人以温婉与深情且充满诗意与灵动地说:“在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里,诗,如同一股清泉,潺潺流淌在心间,滋养着每一个渴望灵魂深处的触动。喜欢诗的人,一定有一颗不随波逐流、不畏世俗尘埃的心。在功名利禄之外,寻觅着生命中最纯粹的美好,以一种超然姿态,诠释着生活的真谛”,分享会以刘兰玲老师的组诗《黄木之湾》春天的芭蕾的赏析拉开序幕。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木湾的壮阔与柔情——“白鹭纤足划破水面”“云朵装下万吨商船”,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繁盛与岭南春景交织成一幅水墨丹青。诗中“波罗庙会”“木棉花开”的描绘,让我们一下又沉浸到那波澜壮阔节日盛典中,引来了大家对本土文化的共鸣与热爱。
读者深情朗诵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春天的梦》、海子的经典之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则是对理想与幸福的追求,“喂马、劈柴,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等愿景,与黄木湾的春日生机相映成趣,使大家对自然与生活的赤诚热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跨界对话:诗歌与文化的深度碰撞
刘兰玲老师向读者解读了《黄木之湾》中“南海神庙”“扶胥浴日”的历史渊源,强调诗歌对传承岭南文化的重要作用。从创作角度分享:“虫二的诗如‘莫奈的油彩’,将西方意象融入东方意境,展现了黄埔国际化底色。”现场气氛热烈,踊跃提问,探讨诗歌如何书写人生的足迹。
三、春日寄语:以诗情点亮生活
刘兰玲老师表示,此次分享会旨在以诗歌为纽带,唤醒大家对(黄埔)黄木湾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关注。她说诗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它让心灵得以相通,让灵魂得以相遇。喜欢诗的人,一定是那种能够洞察生活之美、感悟人生真谛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这个世界的多彩与绚烂,用自己的文字,记录着每一个值得铭记的瞬间。刘老师组诗中‘布谷鸟鸣唱’‘蜻蜓赶春入夏’的画面,让我重新发现了身边的诗意。
春天,婉约着一季花开的诗情,滋养着生命的情怀。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诗意与宁静。
本次诗歌分享会,优秀读者获赠作家、诗人池朝兴的诗集《金色的阳光》、虫二的诗集《听风吹雨》。
举办黄木湾之春——诗歌分享会,是延续老年大学文学班,黄木湾文学公社“精彩课堂”、“户外采风”“公益助学”的系列活动之一,未来还将与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携手,持续推动诗歌艺术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作者简介:
区笑钗,广州市开发区 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创作中级班》学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会员,黄埔区作家协会会员,黄木湾文学公社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千岛日报》《区老协》《黄木湾》等报刊或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