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颐和园
文/谢爱民
湖光潋滟映春山,
翠影婆娑绕榭间。
万寿巍峨凝古韵,
昆明浩渺揽新颜。
长廊彩墨千秋绘,
石舫雕纹百代镌。
昔日皇家游幸处,
今朝胜境乐民园。
赏析:
这首《咏颐和园》格律工整,意象丰富,通过凝练的笔触勾勒出颐和园的经典景致与古今变迁,展现出作者对这一历史名园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情感,整体呈现出以下特色:
意境优美,画面感强:开篇“湖光潋滟映春山,翠影婆娑绕榭间”化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诗意,以灵动的笔触描绘出昆明湖波光与山峦春色相映、绿树环绕亭台楼阁的美景,给人以清新明丽的视觉感受,奠定了全诗典雅优美的基调 。
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诗歌以空间与时间为线索,先从整体上描绘颐和园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如“万寿巍峨凝古韵,昆明浩渺揽新颜”,对仗工整,写出万寿山的厚重历史感与昆明湖的开阔气象;接着聚焦园中经典人文建筑,“长廊彩墨千秋绘,石舫雕纹百代镌”,对仗精巧,突出长廊彩绘与石舫雕刻的艺术价值;最后由古及今,“昔日皇家游幸处,今朝胜境乐民园”,点明颐和园从皇家禁地到百姓乐园的身份转变,深化主题,使诗歌富有纵深感。
情感真挚,主题升华:尾联通过今昔对比,既感慨历史的沧桑变迁,又赞颂新时代园林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感与对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使诗歌主题得到升华。
用词考究,对仗工整:全诗语言凝练,用词精准,如“凝古韵”“揽新颜”,一个“凝”字写出万寿山古韵的沉淀感,一个“揽”字赋予昆明湖包容万象的气势。中间两联严格遵循对仗规则,在词性、结构上相互对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与节奏感。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且情感真挚的咏景佳作。
作者简介: 谢爱民,汉,男,生于50年代,河北省平乡县人,河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词著作家、省、市诗词协会员,市海棠诗社副社长。爱好新闻、公文、评论、诗歌写作,多篇新闻获囯家、省奖,多首诗词获奖,著《心海涛声》诗词集。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39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