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维护诗歌最后的体面
作者:那寒
诗歌,真的在物欲横流中死去20年
我20年前就去北京农展馆2号、折回来
只成都红星路二段周边
江南这边。江北那边
我只是共和国改革开放后一纸之隔的诗横立人间荒草墓碑
这个十万奖金,骑没脑子的金狗去
那个奖金十万又躺翻滚的死水无毛的猪儿来
物欲与资本中,没什么值得欣赏
只要你不是参予者,一切都可解答又可大笑特笑
要笑看世间正负不对和虚妄名利,尤其诗歌文艺
凡是没从一个民族和国家层面的高度情怀去个写作
诗文和文案,都是极其不负责任和妄为人民称号
上面这些奖项虽不是天文数字,却商业质变滚滚又铜臭
现时的文骨又不多,若李杜在
可以说他俩眼里都算狗屎一堆
人民文学奖颁发一个消售人,千万别
睁眼云曰狗屎香。诗因人而作才算有人性
诗不因人杂而作却不有人性。在大潮AI
Deepeek智能下,不在乎诗歌再死去20年
甚至100年。反正20年又没我,100年后
你是你、我是我。至于20年或100年后有个小伙
对着你我写的诗,和这么多诗人比狗多
众多诗大咖诗名家诗主编诗主任,尤其少君的家伙
吐一口浓痰才好。(愿这个小伙有解之道。)
反正我对这位后世之君的小伙云吐得好
哪怕我脸上没有十万、八万的光环
因我是这个特定时间里横立世间荒芜的诗歌墓碑
2025年4月22日。
诗评
《我在维护诗歌最后的体面》以直白尖锐的笔触,剖开当下诗坛的现实困境。诗人以“荒草墓碑”自喻,痛陈物欲与资本对诗歌的侵蚀——当奖项沦为“商业质变”的注脚,当写作脱离“民族与国家情怀”,所谓“文骨”便在铜臭中消解。诗中“李杜再世视奖项如狗屎”的假设,既是对沽名钓誉之辈的鞭挞,亦折射出对诗歌纯粹性的坚守。结尾对AI时代诗歌命运的冷峻预言,实则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深切忧思,字里行间激荡着不甘随波逐流的孤勇者心气。全诗语言如投枪匕首,在愤懑中见风骨,于解构中重构对诗歌尊严的终极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