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瑞文简介
钟瑞文,江西上高人氏。历任图书馆长、方志编撰、地方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主任、高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长、统战部长、教授。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顾问、中国美术学院古文字书法创作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镜山印社社长、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甲骨文学会会员、北京荣宝斋签约书画家,北京、西安、南京等地多家文博机构顾问。
喜金石,擅辞章,好古韵。有文学、美术、摄影、音乐、考古、训诂、宗教、军事等类创作、论对、译作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法等报刊。书法篆刻作品入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大展,被全国五十多处名胜刻石为碑、镌木为匾,或为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上海图书馆等海内外文博机构和社会贤达所收藏。作品“鸣钟歌飞虎,擂鼓舞翔龙”被选入全国大专院校艺术类教科书。《中华人物志——政协委员风采录》等典籍有专文记叙。
致望岳608分院同学们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东方的天空才泛起鱼肚白,岱岳的轮廓已隐约可见。山色如黛,横亘在齐鲁大地上,青翠绵延,望不到尽头。我想,这便是杜甫当年所见之景罢。

每每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眼中便闪出异样的光彩。那光彩,是向往,是憧憬,亦或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踌躇?山路迢迢,云雾缭绕,登顶之路何其艰难。然而,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不离不弃,只待有心人去攀登。
也许,我们初临诗校,意气风发,如春笋般节节拔高。而后遇着些微坎坷,便似秋叶般萎顿下来。也许我们不解,为何笔下诗句总不如意,为何格律平仄这般难调。殊不知,那岱岳之巅的云霞,原是要经过多少重山峦的遮挡,方能见得真切。
记得那年春日,我独往泰山。山脚下桃花正盛,游人如织。及至中天门,人群已稀。南天门下,更是寥寥。待到登顶,四顾茫然,唯有云海翻腾。此时方悟,诗圣所谓"决眦入归鸟"是何等境界——须将眼眶睁裂,方能追随飞鸟的踪迹,直至天际。学问之道,不亦如此?非有决眦之力,难窥堂奥。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这三重境界,非历经磨练不能体悟。诗词之道,初时只道是平仄对仗;进而困惑于意象情感;终而明白,不过是以我心写我口,以我手写我心罢了。
山间的溪流从不问路在何方。它只管奔涌向前,遇石则绕,遇崖则跃,终归要汇入江海。学诗的心志,当如这山涧流水,不问前程艰险,但凭一股韧劲,日夜不息。杜甫当年漂泊西南,衣衫褴褛,却仍能写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诗句。境遇困顿,何曾困住过一颗向往高处的心?
暮色渐浓,想见诗友们书房的灯火又次第亮起。远山化作一道剪影,沉默而坚定。同学们,当知这学问之路,原是要用脚步丈量的。每一个字的推敲,每一句诗的锤炼,都是向山巅迈进的一步。莫道"阴阳割昏晓"太过玄奥,待你攀至一定高度,自会懂得晨昏如何在山脊两侧交割。
路虽远,行则必至;学虽难,勤则必成。这不是虚言。你看那岱岳,千万年来,可曾拒绝过任何一个真诚的攀登者?让我们相互扶将,步步登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撰文:钟瑞文
配图:王苠
配乐: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化传媒工作室
微刊推广: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推广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