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沈水菏(小小说)
贺书棋
沈水菏是个六十多岁的老者,虽然身体不是很好,却每天在菜市场卖黄瓜、茄子、萝卜之类的菜蔬,尽管儿女孝顺,说:“你又不是少吃缺穿,成天风吹日晒的,到底图个啥?”老爷子说:“在这里敞亮、痛快、自由、高兴,与左邻右舍说说话,啦啦呱,也长见识。俺知道你们孝顺,让俺自由自在的爱干什么干什么,是你们最大的孝顺!”因此,除下雨下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几乎天天在这个地方卖菜。
原来,沈水菏从小没有了爹娘,院里也没有很近的人,从小跟着大舅沈福泉过。大舅是个买卖人成天忙于买卖,很少照顾他,全由妗子照管。尽管妗子已经三十多岁,还没有子女。想过继个娘家侄子收养,掌柜的不愿意。正好姐姐、姐夫相继去世,沈福泉就把三岁的外甥领回家做养子,取名沈水菏。妗子虽然不高兴,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拿小荷(沈水菏的小名)出气,使小荷从小养成不善言谈,生怕出事的性格。
大舅沈福泉从小是姐姐看大的,姐弟关系很好,因此,对小荷也很疼爱,在小荷七岁的时候送他去学校念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天灾人祸人们难以糊口,沈福泉带领全家与别人一块去了东北,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附近安家落户。沈福泉还是以老本行在牡丹江市郊区干买卖,十来岁的沈水菏在中午给爹(大舅)送饭、送水,帮着看摊子。沈福泉也有意教给儿子做买卖的本事,什么和气生财、童叟无欺、诚实待人、货真价实,勤勤恳恳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等从商治家的道理。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日久天长潜移默化,沈水菏把做人道理牢记在脑子里。
沈水菏20岁,爹给他娶了媳妇。媳妇勤快,活到又好。公公很满意,心想,儿子老实实在,媳妇勤劳能干,以后给我生个小孙子,我沈家后继有人了,姿得了不得。
新媳妇对丈夫很满意,尽可能让丈夫吃好穿好,开心。对公公伺候的也很周到,对婆婆百依百顺。因为婆婆历来对沈水菏不满,认为是沈水菏坏了她抱侄子的好事,看到媳妇这个样子非常嫉妒,认为,才进门的媳妇对男人好,是个骚货,对公公婆婆好是献殷勤。尽管媳妇百依百顺,她也没有好脸子。
媳妇是个精明人,也是个脾气火爆的人,时间久了看到婆婆这个样,心里很不舒服,对婆婆就不那么尊重了,看到婆婆不对的地方,就反驳,婆媳关系越来越紧张。沈福泉虽然看在眼里,也不好说什么!说媳妇,媳妇在理。说婆婆,让她闹起来也不好收拾。想来想去,对儿子说:“你看,她们婆媳不和,经常吵吵闹闹的也不是个事。你小两口带着孩子回老家吧!我给你叔(二舅)也没分家,回去帮着种地。不愿意种地我给你点本钱,做个小买卖,凭你学到的本领,吃穿还是没问题的。我也劝劝你娘,过去这一阵子,再回来。
按照爹的安排,沈水菏与媳妇小娟,带着一岁多的儿子回到鲁西北徒骇河左岸的沈家庄,找到二叔沈福江居住下来。
沈福江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女儿比沈水菏小一岁, 18岁时结婚出嫁。二女儿17岁,大儿子15岁,最小的女儿才两岁。只有他与老伴和二女儿三个人挣工分,日子不宽裕。对“侄子”的到来并不欢迎。赖于大哥的情面不得不收留,给倒出了两间小南屋让沈水菏三口人居住。并说:“我孩子多,在一块过不方便。怎么也是挣工分,我给队长说说,你就另立门户吧。”还说,“这两间南屋你现住着,那两间东屋是用俺大姐夫的木料盖的,明年春天给队长要个地方,用东屋的木料盖两间房,给你买一套锅碗瓢盆自己过日子吧!你婶拉吧着这么些孩子,也不能替你看孩子,你们也自己照顾吧!”
沈水菏听老人的已经习惯,小娟也没有什么意见就答应了。
两年以后,实行“土地承包责沃啤鄙蛩史至怂哪栋朐鹑翁铩K淙欢灾值夭皇呛茉谛校【晔峭辽脸さ淖谌恕A娇谧铀藕蛘饧改兜卮麓掠杏唷K堑牟浚诖謇锩星懊芸斐晌辉;АK淙恍【暧稚艘桓雠止媚铮蛩氏耄骸拔乙桓龉露衷谑嵌瞬屏酵嵌嗝春玫氖拢 闭媸恰叭说孟彩戮袼彼母删⒏懔恕H眯【旰煤谜展撕⒆樱约阂舶炎谒藕虻氖媸嫣0吹啬镀骄蛩食晌绲穆袅缸丛5玫焦绲谋碚谩�
几年以后,政策越来越宽松,允许人们做买卖了。两口子一商量,想与爹伙着做木材生意。由爹在东北组织货源,自己在家销售。写信与爹一商量,爹非常同意,夸奖他有买卖眼!说干就干,第一次运来一车皮。不知什么原因,要在德州卸货。沈水菏又组织汽车把木材运回家。第一趟成功以后,爷儿俩又干了一年,赚了不少钞票。爹说:“现在干这一行的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小,再想想别的行当吧!
沈水菏经过市场考察,认为现在人们的日子好过了,皮衣是热销货。爷儿俩有了BB机了,联系也方便了,爹很快同意了。还是由爹组织货源,把熟好的皮子托运过来,再由沈水菏找裁缝加工成成衣,或零售,或批发,沈氏皮衣,几乎占领整个鲁西北市场。
通过近两年的忙活,爷儿俩都成了万元户。沈水菏把两间土房翻盖成砖石结构的五间大厦房,还有东西厢房。请爹娘回家一块过日子。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是古稀之年的二老回到家乡,沈水菏让二老住三间大北屋,自己住两间。儿子大学毕业以后在省城找了份称心的工作;女儿在外省上大学。沈水菏两口精心伺候二老。由于沈福泉苦口婆心地劝导,母亲早已回心转意,知道儿子、媳妇是孝顺孩子,非常满意。
沈水菏看到二老还很壮实,经过二老的同意,又干起了赶集卖衣服的生意。三四年后又在县城租赁门市卖水果。并买了一套五间北屋四对脸的宅院,把一家人搬到县城来住。
老两口过着舒心的日子。见人就说,俺拉吧的外甥,比亲儿都强!特别是老太太,认为俺那么对待他两口子,他俩也不记仇,还是老头子有远见,要是要个亲侄,也难说赶上现在。老两口都活过90多岁无疾而终。办了隆重的葬礼,他二叔和叔兄弟也非常满意。
这时候,沈水菏也60多岁,儿女也成家立业,按照爹的遗言,经过二叔同意,请了村里三老四少,村干部。把两个儿女的姓,要改成亲爷爷的李姓。村长说:“大爷(沈福泉)说这个事的时候,专门把我叫来,守着二叔,大哥(沈水菏)一块说的。他说,‘我有好几个侄子,我们沈家后继有人。可是,我大姐、大姐夫只有一个儿子,不能让李家绝后了,我升天以后,你(沈水菏)和儿女们改回姓李吧!’当时,大哥表示已经习惯了就不改了,让孩子们改吧!大爷说,‘不行!一定得改!俺不能让俺大姐、大姐夫没有儿子!’最后,大哥说到我归西以后,上家谱的时候改过来行吧?大爷才点了头。所以,今天这个改姓仪式,是符合规矩的。”在改性仪式上,沈水菏守着村长及庄乡宣布:“沈家庄我名下的所有财产,除留下我原来住的两间北屋产权归我所有,以防百年以后用,其它都归二叔所有。”二叔忙说:“这那能行!你还有孩子!”“我县城还有一套住房。住房二叔就不用推让了。”大家也说:“既然侄子给你,就收下吧!”
在村长的主持下,由村文书办好一切证明,去镇派出所办妥改名,换身份证,另立户口等事宜。沈水菏一家改成李姓了。
文/贺书棋
编辑/王孝付
作者简介:贺书棋,禹城人.从2011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德州晚报》《山东老年》《德州日报》《鲁北文学》《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老年生活报》《诗坛》等报刊发表文章三百余篇。曾获得《德州晚报》《鲁北文学》小说征文优秀奖;德州宣传部、禹城宣传部征文三等奖。德州、禹城作协会员,禹城诗词学(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