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在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上的感悟与展望
编者按
张庆明同志在参加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举办的2025年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后,撰写了这篇学习心得,生动展现了退休干部“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精神风貌。文章通过自身实践,激励广大退休干部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积极向上的价值引领。希望更多同志能从中获得启发,让退休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在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上的感悟与展望
张庆明
2025年4月21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共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精心组织的退休省管干部研习班。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学习,更是一次意义深远、收获满满的思想洗礼和知识盛宴。
研习班伊始,刘国伟局长发表了动员讲话,其内容高屋建瓴、鼓舞人心,为本次研习班定下了良好的基调。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从理论高度深刻领会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和政策导向,力求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
为加强党性修养,我们前往章丘区三涧溪村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在那里,我们实地感受乡村发展的新变化,深入了解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被三涧溪村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感染。同时,我们还参观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比亚迪基地、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亲眼目睹这片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热土上正在发生的巨大变革,深刻认识到新旧动能转换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研习班开班动员之后,退休多年的王绍钟和褚瑞云的典型发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绍钟专注于朗诵事业,通过声音传递文化的力量,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褚瑞云情系农业,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的深刻内涵,彰显出退而不休的精神风采,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此外,研习班还安排了退休心理调适及养生保健知识专题辅导。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调整心态,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同时也掌握了许多实用的养生保健知识,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奠定了基础。在研习期间,我还与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志交流经验,大家围绕如何在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展开深入探讨。在思想的碰撞中,我们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此次研习班让我更深刻认识到,退休不是奋斗的终点,而是持续践行初心的新起点——事实上,无论退休前后,我始终秉持这份热忱。
一、学习新思想,筑牢信仰根基
研习班上,我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思想体系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专题讲座,我进一步理解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认识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引。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退休干部,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新思想,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对国家发展大局的理解和把握。
习近平经济思想不仅是经济领域的指导思想,更是我们每一位退休干部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的精神指引。它让我们明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发展的一份子。通过学习,我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自己在退休后的人生方向,那就是继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在研习班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学习新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结合实际,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通过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在退休后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的决心。我积极参与社区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位退休干部的努力,可以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发挥余热,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价值
退休后,我始终坚信,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研习班上,我们分享了各自在退休后的生活和工作经验。许多同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这让我深受鼓舞。我将文学创作作为新的事业战场,用文字记录时代变迁、传递精神力量。从2025年1月25日至3月25日,短短两个月时间,我修改完成了19万字的自传体传记《风雨同舟四十载》。这部作品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回顾,更是与祖国共奋进的时代剪影。我希望通过这些文字,让更多人读懂历史的厚重,珍惜当下的美好,怀揣感恩之心奋勇前行。
同时,我笔耕不辍,累计发表169篇署名文章,涵盖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文学评论等多元体裁。在报告文学中,我歌颂典型、聚焦社会热点,深入基层调研,以理性笔触剖析问题本质;在诗歌散文里,我萃取生活中的温暖片段,以细腻文字传递人间温情;在文学评论中,我结合毕生文化积淀,为年轻创作者点亮前行的灯塔。文字是跨越时空的桥梁,我始终坚守这份热爱,愿以墨香为介,让更多人感受生活的温度,点燃对未来的憧憬。
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我的文字,我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社会的关注和思考。例如,在撰写关于乡村振兴的文章时,我深入农村调研,与农民朋友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通过这些调研,我撰写了一系列关于农村产业发展、农民技能培训的文章,希望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三、心系社会,让经验成为服务的桥梁
“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这是每一位退休干部的庄严承诺,也是我在退休后始终坚守的原则。通过深入调研与理性思考,我围绕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撰写多篇建言文章,为民生改善与社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在乡村振兴一线,《跨越城乡鸿沟: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路》一文,从产业振兴、人才回流、文化传承三个维度破题,呼吁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针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破茧成蝶:农民工在城市的奋斗与新生》聚焦劳动条件改善、技能培训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为“新市民”融入城市建言献策。
面对食品安全隐患,我结合典型案例,在《舌尖上的危机》《民生之本》等文中深刻剖析监管漏洞,呼吁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公众参与”的共治体系。在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方面,我撰写了《全环境普法育新人:法治阳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从岳岐峰事件透视基层治理的深层逻辑》等文章,强调了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完善反腐机制等建议,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我围绕“双减”背景下的教育破局、中考制度改革等议题,提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等建议,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面对老旧小区改造难题,《从“老破小”到“好房子”》等文聚焦资金筹措、居民协商等痛点,倡导“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改造模式,助力提升城市居住品质。
在文化传承与法治建设领域,我立足山东红色资源与齐鲁文化底蕴,撰写多篇文章呼吁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深化全环境普法,为社会治理注入文化与法治的双重力量。
在社会热点问题方面,我撰写了《房价下跌与非法集资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及应对之策》《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全力追缴涉案资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分析了房价波动和非法集资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金融监管、提高公众风险意识、完善法律保障等建议,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这些思考与建议,源自对社会现实的深度观察,更源自一名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当看到部分建议被相关部门重视采纳,我深刻体会到:退休干部不是社会发展的“旁观者”,而是经验丰富的“参与者”。只要心怀“国之大者”,我们的智慧与热忱,永远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
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退休干部的经验智慧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以12345热线处理违规停车问题为例,通过热线协调监督,推动市区两级分管领导与交警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促使违规停车现象得到初步遏制。随着问题逐步解决,群众信任度和社会赞誉度显著提升,充分彰显了退休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价值。
四、传递温暖,让善意成为生命的温度
人生的价值,在于照亮他人的前行之路。退休后,我主动走出家门,将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服务他人的实际行动。社区公益活动中,我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用志愿服务传递关怀;基层治理现场,我是建言献策的“智囊团”,用经验助力民生改善。每一次走访慰问、每一场政策宣讲、每一篇正能量文章,都是我践行初心的注脚。
我始终坚信,生命的厚度不在于年龄,而在于是否愿意为他人燃烧光热。哪怕是一次微不足道的善举,一场推心置腹的分享,都能为他人送去温暖,为社会增添希望。退休后的日子里,我用行动证明:“夕阳红”不仅是岁月的馈赠,更是主动作为的勋章——当我们把个人追求融入社会需要,平凡的时光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应邀参与社会各界组织的一些公益活动,聚焦落势群体关怀、社会矛盾调研与公共服务优化:投身孤独症患者帮扶,助力星孩家庭融入社会;在公益讲座中分享老年人权益保护、智能设备适老等知识;针对民营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市场空间挤压与竞争加剧、融资难且成本高、老旧小区改造、停车秩序等民生问题实地调研提出对策,为治理提供参考。
五、激励他人,让经历成为前行的动力
常有人问:“退休后如何保持人生动力?”我的答案是:把每个阶段当作新的起点,让个人价值在服务社会中升华。对退休同志而言,我们积累的经验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参与社区治理,能为基层注入“银发智慧”;传承传统文化,能让历史文脉生生不息;培养兴趣爱好,能为生活增添诗意与活力。对年轻一代,我想说: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要心怀担当、珍惜时光,每个年龄段都能书写独特的精彩。
在此,我也向全体老同志发出呼吁: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用一句建言、一次分享、一份爱心,诠释“老有所为”的深刻内涵。我们曾在各自岗位上挥洒热血,退休后更应成为社会进步的“加油站”——以经验为桥,以热忱为帆,助力年轻一代接好时代的接力棒。
在与年轻一代交流时,我常常分享自己在退休后的生活经历和感悟。我告诉他们,退休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通过自己的行动,我希望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珍惜时光,积极为社会贡献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心怀责任和担当,就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结语:以光为引,奔赴生命新境界
退休是人生的“加油站”,而非“终点站”。回顾退休后的时光,我愈发坚信:只要心中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有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岁月从不辜负每一份真诚的付出。让我们以笔为戈、以心为灯,在新的征程上继续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拳拳之心,用实际行动证明:退休干部永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奉献者!
最后,衷心感谢省委老干部局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祝愿各位领导、同志身体健康、生活顺遂,在退休生活中遇见更有意义的自己! 2025年4月23日
《余晖筑梦》
桑榆未晚启新程,三涧溪头悟党性。
新旧动能寻热土,知行淬炼见真功。
心随时代千帆远,身养乾坤百草丰。
莫道霜华侵两鬓,余晖筑梦正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