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公鸡酒情缘悠长
文:丁罗蕾
一段旋律,一场活动,都能勾起尘封已久的记忆。当我听到崇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施永培作词的《大陆酒厂之歌》,看到中国现代现代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文笔精华》杂志社总编朱超群发起的大陆公鸡酒《最美食品》征文活动时,往事如潮水,将我与大陆酒厂的昔日往事,再次带回眼前。
三十年前,我曾让我父亲品尝大公鸡酒,他赞其口感顺滑,下肚顺畅。后来,他的同事江泽民同志来访,两人更是畅饮公鸡酒,谈古论今,把酒言欢。
顾玲琴一家是我多年的邻居,她恰巧在大陆酒厂工作。那时,我担任工程师厂长,常托她以出厂价购买大公鸡酒,用于招待各地客户。
起初,有几位老酒鬼会略带遗憾地说:“这酒似乎没什么名气。”每逢此时,我都会自豪地介绍它的辉煌历史:创立于1919年,荣获“上海著名品牌”,更是“中国老字号”。这些荣誉背后,是酿酒人代代相传的匠心。作为工程师厂长兼国家调香师,我对大陆酒的品质深信不疑。只因崇明岛的生态净土,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滴二酿三储存”的独特工艺,加上5米深地窖陈化,使得大陆酒口感醇厚,品质上乘。
我不仅用大陆酒招待客户,更常将其作为礼品相赠。每当看到客户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的赞美,我都对邻居顾玲琴充满感激之情。人生在世,好友、好邻、好领导、好老师,缺一不可。
有一次,因招待重要客户,我生平第一次竟醉倒在办公室里。次日醒来,我首先询问订单情况。幸运的是,这次深入交流,以心换心促成了第一次合作。同事们感慨:“丁厂长,您为了工人的利益,连命都搭上了!”但在我看
来,这一切都值得,因为这份订单不仅关乎工厂的未来,更是对工人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在饮酒的世界里,品牌的力量至关重要。湖南酒鬼酒,原本名不见经传,但在策划大师袁德礼等行家里手的运作下,终成全国驰名品牌。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好酒不仅需要品质,更需要扩大宣传与包装。
我深信,在陶彪,朱超群,袁德礼,刘俊国,叶振环等专业团队的运作下,大公鸡酒定能重振雄风,一路大发,成为全国消费者,成为宴请宾朋、馈赠亲友的首选佳酿。它不仅是一杯杯美酒,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大陆酒厂的过往已成为我人生中珍贵的记忆,而大公鸡酒的未来,则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充满无限可能。我深信在该公司陶彪老总直接把控下,这只“大公鸡”在新时代的舞台上,昂首高歌,再创辉煌!
如今,大公鸡酒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却如沉睡的巨人,巳被唤醒。幸运的是,它迎来了新的机遇——上海名作家朱超群、策划大师袁德礼,以及施永培、叶振环、刘俊国等组成的专业团队共同打造,为大公鸡酒量身打造品牌战略,挖掘其文化内涵,让它在市场营销中重新焕发光彩,让大公鸡酒厂再创辉煌……
点评:教授作家梅常青
《我与大公鸡酒情缘流长》:这篇散文以作者与大公鸡酒的深厚情缘为主线,通过回忆往昔,展现了大陆酒厂及其产品的独特魅力和发展历程。长文情感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公鸡酒的深厚情感和对大陆酒厂辉煌历史的自豪。
同时,也表达作者对专业团队助力大公鸡酒重振雄风的期待。
在内容上,文章详实而生动地描述了作者与大公鸡酒之间的多个故事片段,如父亲品尝后赞不绝口、江泽民来访时畅饮、用大公鸡酒招待客户等,这些细节使得这篇散文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外,作者还深入剖析了大公鸡酒的品质优势和独特工艺,进一步凸显了其作为宴请佳酿的价值。
在结构上,文章采用了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相结合的方式,既清晰地呈现了作者与大公鸡酒的渊源,
又条理分明地阐述了大公鸡酒的未来展望。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和青睐,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简历丁罗蕾:光荣在党53年的科普作家,曾任厂长工程师,现任上海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分团长,在报刊杂志和官网上发过上百万字各类作品,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
总编辑:山旮旯
责任编辑:袁德礼
负责校对:十一指、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