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英佳作,谭宝生精评。
七律·春柳
作者刘巧英(内蒙古)
柳影婆娑满目新,柔绦绿浪燕莺频。
丝丝如瀑珠帘润,叶叶含情玉笛珍。
濒水浣容浮秀发,倚栏近阁扭腰身。
临风独舞芳菲胜,尽占人间第一春。
谭宝生浅评:
这首《七律.春柳》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对春柳的细腻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柳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下是具体赏析:
首联
“柳影婆娑满目新,柔绦绿浪燕莺频”,描绘出春柳的整体形象。“柳影婆娑”写出了柳树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婀娜多姿,给人以清新之感。“柔绦绿浪”将柳树枝条比作绿色的波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柳枝随风舞动的动态美,同时“燕莺频”描绘出燕莺在柳间穿梭鸣叫的画面,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颔联
“丝丝如瀑珠帘润,叶叶含情玉笛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柳丝比作如瀑的珠帘,细腻地写出了柳丝的细长、柔美和湿润的质感。“叶叶含情”赋予柳叶以人的情感,仿佛它们也在诉说着春日的美好,而“玉笛珍”则将柳与笛联系起来,增添了一种诗意和文化底蕴,让人联想到古人折柳吹笛的情景,富有韵味。
从字词层面看,“丝丝”对“叶叶”以叠字起兴,“如瀑”与“含情”虚实相生,“珠帘润”与“玉笛珍”既押平声韵脚,又借“珠”“玉”之温润呼应柳色之柔美。对仗工稳。
颈联
“濒水浣容浮秀发,倚栏近阁扭腰身”,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柳比作临水梳妆的美人,“浣容”“浮秀发”生动地描绘出柳影在水中的倒影,如美人梳洗秀发,姿态优美。“倚栏近阁扭腰身”则进一步刻画了春柳在楼阁旁随风扭动腰身的娇态,仿佛是一位翩翩起舞的女子,充满了灵动之美。
颈联也对仗工整,与颔联堪称对仗典范。
尾联
“临风独舞芳菲胜,尽占人间第一春”,总结全诗,再次强调春柳在风中独自舞动的美丽,其姿态胜过百花,占据了人间最美的春色,直接表达出诗人对春柳的高度赞美,认为它是春天里最具代表性和魅力的景物。
以上四联层层递进,既严守七律章法,又通过虚实相生的意象转换避免平铺直叙,结构浑然天成。
还有,在意境纵深里,尽显虚实交融:
作品通过“实境”与“虚意”的交织,拓展出多重审美空间:
实境层面,柳影、柔绦、燕莺、水阁等具象元素勾勒出鲜活的春日图景;
虚意层面,“珠帘”“玉笛”暗藏古典文化符号,“浣容”“独舞”更赋予柳树“临水照花”的文人雅趣。
尤其是“尽占人间第一春”,以夸张之笔将柳树升华为春的象征,既呼应首联“满目新”的初感,又将个体审美体验升华为对自然生命力的礼赞,使“柳”的意象超越物象本身,成为承载春意与诗意的精神符号。
最后,提点个人看法,“丝丝如瀑珠帘润”平平平仄平平仄,虽然没有明文禁止使用三平头,但是最好少用。如果把“如”字改成“似”可能会更加好些。个见。
编辑:郭利战(根生厚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