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张骅老会长
冯宝哲
四月十日早,我在《今日头条》看到了一篇悼念文章,但作者却未指出逝者的姓名,只提到是陕西水利部门的老领寻,从其所述经历使我判断出可能是原陕西省楹联学会老会长张骅。转念一想,却生怀疑,张老可是享誉全国的陕楹领军,也是驰名三秦的文苑巨匠,他的辞世怎么会在联界毫无声息波澜不惊呢?为了弄清虚实,我立即通过微信向多位居于西安的张老友好发出查询。获得的结果竟是一概不知。随后又收到了朋友转来的《今日头条》”铁骝乘风去 华章耀人间——深切怀念恩师张骅先生”一文,终于使张老会长辞世的信息得到落实。一代鸿儒竟这样悄然离去,让人感到㐟凉。但联友们毕竟是有感情的,霎时间微信群中追悼张老的挽诗、挽联纷至沓来(见附录一).我写的挽联是:”沉痛悼念张骅老会长:文坛翘楚,著作等身堪敬仰;联苑领军,誉声贯耳永流芳。”挽诗是:”七绝· 悼张骅 陕楹舵手铸辉煌,仓促交班遗祸殃。米寿归天应抱憾,竟同联运共凄凉。”
张骅先生,1939年生,陕西彬县永乐镇人。编审、高级工程师、水土保持专家、文史专家、剧作家、楹联社会活动家。1975年毕业于陕西省林业学校。先后在宝鸡和彬县工作,1960年调陕西水利厅,后到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工作,任副局长、《陕西水利》杂志主编。两次被水利部评为先进工作者。先后参与《黄河志·人文志》《陕西省水利志》的编写工作,编著出版了《陕西之最》《水土保持手册》《陕西治水史话》《陕北治沙》《豳风斋闲话》《秦国名相》(兵马俑)《香积寺揽胜》《黄河魂诗联集锦》《山川秀美诗联集锦》《张骅秦腔剧目选》等38本著作。编剧上演了《鸡鸣店》《缇萦闯宫》《秦王求贤》《小楼风波》等八个剧目。编拍了《江河赤子》电视连续剧和电视专题片12部24集。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1800余篇,作品先后受到中央、省市奖励表彰100余次,荣获全国终身最高楹联奖——梁章钜奖和中华诗词学会的中华诗词发展杰出贡献奖。入选九部名人辞典。1999年退休,曾任中国楹联学会顾问、陕西省楹联学会会长、名誉会长,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安市文史馆馆员。

张骅先生是陕西的文史巨擘,也是联界领军。他是张过先生的亲密搭档,同是陕西省楹联学会的建会元勋。张过先生是陕西省兴平市南韩人,1928年生。他文墨诗联皆精,是誉驰遐迩的著名学者。1984年他赴京联络常江、魏传统、马萧萧等有识之士,奔走呼号,组织推动,积极进行中楹会的筹备工作,为当年11月中国楹联学会的成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北京回到兴平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筹备组织兴平楹联学会,经过多方努力,于1985年2月,被联界誉为”平地春雷第一声”的兴平楹联学会宣告成立,这是全国继中国楹联学会成立的第一家县级基层楹联组织。然而他并不歇肩,接着又知难而进、敢为人先,往返奔波,备受艰辛,筹划成立省楹会。在张骅先生的鼎力协助下,经过三年奋斗,终于在1988年12月成立了陕西省楹联学会,张过与张骅分别任正、副会长。但张过老先生并不满足,他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又投入到咸阳市楹会的筹建之中,经历了九年多的努力,不负初心,终于如愿,1998年4 月18 日咸阳市楹联学会宣告成立。张过先生被誉为全国独树一帜的”国、省、市、县四级楹会奠基人”。2003年3 月15日张过老人因病辞世,享年75岁,全国联坛一片哀悼。陕西楹会的重担从此就落在了张骅的肩上,虽经数次换届,但他众望所归,连任三届,一直领军近二十年,在他任职的时间内,奋力拼搏,带领会员团结务实,无私奉献,为弘扬祖国的楹联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省级会员达到九百多名,县级会员超过四千,重大联事活动接二连三,三秦大地,风生水起,出现了楹联事业空前繁荣的美好局面,在全国联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7年12月 中国楹联学会决定授予他终身最高楹联奖——梁章钜奖。2013年10月因年迈交班,改任名誉会长。可惜继任无方,外行治会,排斥异己,一意孤行,只几年工夫,就将陕楹会的繁荣基业踢踏荡尽,竟遭年审无法通过之厄运,让人心寒,倍思张老会长当年所创的辉煌。
我与张老会长相识于2004年,那时我担任渭南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与《渭南联苑》执行主编并驻会服务,在工作中多有交集,曾记得2005年8 月16 日我去省楹开会,会后到他家去送《渭南联苑》,他家住陕西省水保局家属院三楼,其书斋名豳风斋,他和夫人热情相迎,彬彬有礼,和霭可亲,温文尔雅,平易近人,丝毫看不出名流或领导的架子来。他饶有兴致地翻阅我所送的刊物,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我们继续办好,在我告别时他还赠给我《陕西治水史话》《豳风斋闲话》《香积寺揽胜》《黄河魂诗联集锦》《山川秀美诗联集锦》《张骅秦腔剧目选》等多部著作,要我批评指正,真使我无法担待。事后曾写七律《敬赠张骅会长》一首相赠:“楹会领军为脊梁,运筹帷幄铸辉煌。新书赠我情深厚,笑语迎人仪大方。只恨相逢时太晚,又欣同道路还长。豳风斋里有师友,联海荡舟凭引航。”(载于《对联》杂志下半月刊二0 0七年第三期)2006年6 月15 日得知张骅会长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2005年先进常务理事,被中华诗词发展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发展杰出贡献奖”(金奖)后,我又写了《喜闻孟繁锦会长为张骅会长题词并贺张会长喜获金奖殊荣二首》:”(一)联坛嫣姹满园花,开遍三秦气象佳。万紫千红馨九域,五光十色醉千家。莺歌燕舞山山秀,霓彩虹辉处处霞。西望长安多俊彦,举旗主帅有张骅。(二)联坛西望看三秦,香透长安满苑春。吐蕊绽花铺锦绣,争奇斗艳竞芳芬。练兵习艺雄师壮,荟萃撷英征赛频。执耳张公堪举鼎,荣膺金奖映殊勋。”表示祝贺。2017年初我出版了《风雨留痕》三卷本,他得书后不足一月,便托友发来了两千二百多字的书评,标题为 ”八十年间风雨路 业绩辉煌留痕迹——冯宝哲《风雨留痕》书评”,对拙作作出了深刻的评价。使我十分感动。此文曾载于《三秦楹联》总第65期,《渭南联苑》2017年第2期(见附录二)。近年来因为年事已高,我们之间交流甚少,但心中却经常牵挂,想不到他竟早我而去了,倍感伤痛。愿老会长一路走好,天堂永宁,德芳千古!
2025年4 月18日
附录一:联友哀悼张会长挽联选登
沉痛悼念张骅会长
水保寄平生,秦川留迹,科苑探奇,勋业长存,椽笔犹传三地志;
陕楹擎大纛,著作等身,艺坛载誉,高风永驻,华章不朽一杂家。
——赵天成 敬挽
沉痛哀悼张骅老会长
业精水事,克己笃行,痛切江河失赤子;
文蕴豳风,躬身垂范,长留恩德仰贤声。
——张维社 敬挽
沉痛悼念陕西省楹联学会老会长张骅先生逝世
四届中楹会,廊坊幸遇,著作等身,德艺双馨,帅领陕军旗一面;
三秦彬县人,燕地神交,才华济世,经纶满腹,传承薪 火耀千秋。
——李涛 敬挽
悼念陕西省楹联学会老会长张骅先生
福寿双臻,骅才爱蕴,水事曾闻天保善;
义德长仰,联绩仁泽,文章不语泪盈秦。
——李景宁 敬 挽
沉痛悼念省楹会创会会长张骅
鏖水保而延命脉,足涉荆川,秉科压壤,功留陕省田,虽一夕驾鹤仍泉台领䄂:
继唐风以造琼林,轫发甲会,擎帜聚资,品化楹才藻,因两手流芳亦艺苑核心。
——王进良 痛挽
沉痛悼念张骅先生
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兴水事;
风范谦和,筹谋惠世度春秋。
——井水余 敬挽
梦张骅会长:
张帅擎旗时,陕西联阵多威武;
大河回浪日,仙手云乡复凯旋。
——朱德才 敬挽
沉痛悼念张 骅老会长
水事春秋,足迹遍三秦,修渠治水多创见;
楹联岁月,名声荣九域,掌舵振兴能有谁?
——李文西 敬挽
沉痛悼念张骅老会长
水保誉专家,半生勤探险勘奇,哲思治水华章在;
联坛怀舵手,十载劳呕心沥血,劬力兴联风范传。
——焦万利 敬挽
痛悼张骅老会长
以水为事,德润联苑艺坛,鸿业馨传;
凭勤擎旗,誉满华夏三秦,风骨永存.
——洛川 李文权 哀挽
痛悼张骅老会长
墨韵流芳,联坛领路才情显;
德风载誉,艺海驰怀品节存.
——渭南 康国光 敬挽
沉痛悼念张骅老会长
笔著千章,剧韵联风昭日月;
胸怀九曲,德魂劭范耀乾坤。
——魏飞 敬挽
沉痛悼念张骅老会长:
文坛翘楚,著作等身堪敬仰;
联苑领军,誉声贯耳永流芳。
——冯宝哲 敬挽
附录二:
八十年间风雨路 业绩辉煌留痕迹
——冯宝哲《风雨留痕》书评
张 骅
冯宝哲先生是我的学长和老师,我浏览了他的《风雨留痕》三本书,洋洋一百二十万字,惊叹不已,受益匪浅,综观全书,我有以下感受。
一、保险精英,贡献突出。冯老一生饱经风霜,阅历丰富,先后在银行,农牧,政府等部门任职,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是一个勤于笔耕的人。他经受过反右,大跃进,暂时困难,在文革中蒙受冲击,筚路蓝缕,一路走来,最终投向保险事业。他业精于勤,刻苦钻研,成为行家里手,发表了七十多篇保险论文,在全省保险行业中曾经夺魁。他的《保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保险契约的特点探析》《盲目追求速度是保险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成因》《处理赔案一定要注意时限》《应当确立“保险不能免费”的概念》《关于保险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其见解深刻独到,对策恰当精辟,非同一般,在全国十四个省市引起强烈反响。他对保险企业机关内部的《精简上层,充实一线》的挚见和《对绥德县保险支公司十四起汽车火灾赔案剖析的分析思考》《内审工作面临的难点与对策》等论文,显示了他对问题的解剖能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由此他成为陕西保险界的精英。曾应邀编辑《陕西保险》杂志,并被评为高级经济师,荣晋教授之列。他把后半生奉献给了保险事业,作出了辉煌业绩,对保险事业贡献出了超人才华,可喜可贺。
二、诗联大家,领军省市。冯老从小就喜好诗文楹联,深谙音律,精通平仄对仗,他所撰的几千副诗作和对联,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实力,他的《风雨坎坷路》五言长篇绝诗,把他的一生风雨,跌宕起伏,酸辣苦甜,屈辱荣衰,报国忠诚,描写得淋漓尽致,感人肺腑。他所写的《诗歌韵辙初探》《讲究平仄对仗》《律诗格律口诀》《字音分韵举要》以及他在《对联》杂志同梁石先生褒贬新声的有关论文,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为多位诗朋联友,改正谬误,户县的焦万利同志曾跟我提及过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我深为这位一字师的老师称赞。他还对作家贾平凹的对联错误,提出了大胆批评,其胆略令人肃然起敬。在楹联事业上,在我担任省会会长期间,渭南涌现出一匹黑马,这就是渭南市楹联学会会长庞盼望同志,冯老和庞会长,志同道合,成为庞会长的左臂右膀,得力干将,他与庞会长奔波各县,苦口婆心,使各县都成立了学会,使渭南市各县楹联机构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满堂红。他多次组织渭南市的各类征联活动,审联,评联,编书,不厌其烦,默默奉献。他主编《渭南联苑》,一人承担,从组稿到排版,焚膏继晷,认真负责,使刊物被中楹会评为优秀刊物。他组织联律宣讲团深入基层,使渭南学会获得了全国联律普及工作先进单位。他主抓《对联中国》的组稿工作,使渭南连年在全国组稿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由于这些显赫成绩,成为省市联坛领军人物,他被评为“秦东联坛十老”,被渭南市评为“文化名人”,被省会评为“孙髯翁终身成就奖”,被编入《中国楹联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多部名人辞典。
三、为人耿直,宾朋天下。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似乎成为人间常态,大千世界,人海茫茫,而人之交往,志不同则道不合,总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冯老尊崇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为人耿直,严于律己,奉公守法,淡泊名利,廉洁自律,待人谦和,忠于职守,实现了他的“心正邪自远,身直影子端”的诺言,因此他有广泛的人脉,宾朋遍天下。从《风雨留痕》所载诸文中,可知他朋友交往之深厚,他为友人题诗作联,撰写祭文,草拟碑记,为书写序,同游乐记,他推崇渭南和全国的名人,为王鼎,林则徐,包森,杨虎城撰文表彰人格与业绩,他在八十大寿时,引来无数亲朋好友,志士同仁的贺文、贺诗、贺联,可见他的人脉之厚,人气之旺,非同一般,天涯若比邻,四海皆兄弟,在他身上体现得得天独厚。他严教子女,个个成才,各有成就,家庭和谐,美满幸福。
四、学富五车,终成杂家。“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冯老视书若珍,广博众采,喜于学习,精于思考,成为一位大杂家,涉猎多门,散文,杂文,论文,曲艺,戏剧,诗词,对联,祭文,碑记,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按照他的话来说:“艺多人不厌,博学眼界宽”,“兴至寻书看,倦来依枕眠,随笔记杂感,诗联歌所欢”。他所取得这些成就,就中学文化程度而言,自学成才,绝非易事。首先在于他的嗜书如命,他的所学,包罗万象,诸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四书五经》《实景》《汉赋》《唐诗》《宋词》,马列毛选,国家政策法令,科学知识,等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才能成长以为大家,保险专家,诗联通家。我十分喜好戏剧,曾编剧上演了八个秦腔剧目,所以对剧作家同行十分敬仰,冯老根据明人柯丹邱所著《荆钗记》为素材,编成了十八场的古典戏曲《木簪记》,又根据陈表贵所编闽剧《林则徐充军》移植改编成《黄河愤》,尽管尚未上演,但我为他的才华所折服,两个剧本结构之完整,唱词之流畅,令人肃然起敬,倍感亲切。由于冯老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才能创作出如此丰富的作品。《风雨留痕》煌煌百万多字的大作,是冯老一生风雨历程的生动写照,可以给广大读者留下愉悦的记忆,深刻的启迪,是广大的公务人员、保险人士、诗朋好友、大专师生、工农大众的良好读物。
上述的粗浅评论,以表对冯老的景仰之情。祝冯老健康长寿,有更多作品问世。
2017年3月18日于豳风斋
( 原载于《三秦楹联》总第65期,《渭南联苑》2017年第2期,总第51期)
作者简介
冯宝哲,陕西蒲城人,1938年1月生。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曾在银行、农牧、政府、保险等部门任职,高级经济师,《陕西保险》杂志特邀编辑,1998年退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华夏诗联书画院院士,中华诗经阁荣誉顾问,陕西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渭南市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顾问。《渭南联苑》主编、编审,蒲城县诗词曲联学会副会长、顾问。被授予“秦东联坛十老”、“渭南文化名人”、“陕西孙髯翁终身成就奖”等称号。主持过十多次征联大赛的收集与评审,编辑出版过《三圣遗风》、《孝苑联韵》、《联颂文祖》、《春沐三农》、《金鉴联韵》、《凛然正气》、《江河赤子》、《情驰夕阳》、《千古功臣》等征联荟萃,热衷乡土文化,担任编审,参于编辑《中国对联集成·陕西卷·蒲城分卷》、《中华诗词文库·陕西卷·蒲城分卷》以及《尧山雅韵》第二至九集。著有《风雨留痕》五卷等二百多万字。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由作者提供
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董杰 付凤云 孙俊林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白公平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秘书长 李红彦
副秘书长:朱红兵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
总编 李丽兼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心有灵犀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木兰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张海余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赵富娥(河北)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张红(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曾召萍(湖南)朱运镜(江苏)(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张增悌(陕西)齐西丽(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部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部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张体新
培训部
部长 郝福生
部委 王连社 白公平 赵富娥 赵喜民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