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之旅(三)
王慧仙
10月23日上午10点,阳光轻柔地洒落在酒店的庭院里,我们乘坐酒店安排的车,一路向着澳门码头驶去。微风透过车窗,带着一丝湿润的气息,撩动着我的发丝,也撩动着我对香港的期待。登上喷气式飞船,它如同一尾灵动的鱼,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飞驰,不多时,便抵达了香港。紧接着,我们转乘地铁,顺利抵达香港岛的城市花园酒店办理入住。
稍作休憩,我们便投身于热闹繁华的中环和展览中心。中环,高楼大厦错落林立,像是被巨人随意摆放在大地上的积木,每一块都闪烁着现代化的光芒。街头行尾的人步履匆匆,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快节奏。展览中心里,各类新奇的展品和潮流的元素,让我目不暇接。我们穿梭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间,为儿媳妇精心挑选了一个精致的手提包和几样化妆品。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我们对她深深的爱意。挑选时,我脑海中浮现出她收到礼物时惊喜的模样,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时间悄然来到六点半,天边被染成了橙红色,如同一幅绝美的油画。
儿子兴致勃勃地提议前往太平山顶观光,我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小声问道:“都这么晚了,山顶上会不会冷冷清清的呀?”儿子笑着拉起我的手,说道:“妈,您就放心吧,到了山顶您就知道有多热闹啦!” 来到缆车站,只见游客们井然有序地排着长队,那队伍像一条蜿蜒的长龙,望不到尽头。我不禁感叹,原来和我们一样,想在夜晚欣赏香港美景的人这么多。听闻,这缆车有着长达120多年的历史,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了香港的变迁。最初,它是木制车厢,仅能容纳30人乘坐,由燃煤蒸气驱动,那时候的它,带着一股古朴的气息;后来,改为电动拖曳取代蒸汽发动,座位增加到52个,科技的力量让它变得更加便捷;再往后,采用全金属车厢,座位增加至62个,坚固的材质让旅途更加安全;接着,全铝质车厢投入使用,载客量达到72人,轻量化的设计让它运行得更加高效;如今,整条铁路依靠钢索拖行,座位更是增加到了120个,它愈发强大,能承载更多人的梦想与期待。
缆车缓缓启动,从海拔28米处沿着斜坡缓缓攀升至369米的高处。坐在车厢内,我的身体不自觉地向后倾斜,窗外的高楼大厦像是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推倒,纷纷向一旁倾倒;茂密的树木也像是在向我们鞠躬致敬,有趣极了。半山腰和山顶上,灯火辉煌,一栋栋高楼大厦被灯光装点得宛如梦幻城堡。山顶凌霄阁矗立在海拔369米的太平山脊维多利亚峡上,它像是一位巨人,俯瞰着整个香港。这里是香港最高的360度观景台,站在凌霄阁摩天台,香港的全景尽收眼底。高楼林立的中环,车水马龙的街道,波光粼粼的维港,都在脚下铺展开来,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山顶上也是人头攒动,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纪念品,邮局里传递着人们的思念,中西式美食馆里飘出诱人的香气,博物馆里珍藏着历史的记忆,蜡像馆里的蜡像栩栩如生,只可惜时间有限,我们无法一一游览参观,只能带着一丝遗憾离开。
从山顶下来后,我们来到了兰桂坊这个繁华的闹市区。刚踏入这里,嘈杂的喧闹声便扑面而来。街上全是端着酒杯,一边喝酒一边喧闹的人,空气中弥漫着酒精和欢乐的气息。我们打算找个地方吃饭,好几家餐厅的服务员拿着菜谱争着让我们点菜,热情得有些让人招架不住。再看看正在用餐的人们,个个大吃大喝、吵吵嚷嚷,这热闹得有些失控的场景让我们有些害怕,于是赶紧离开,想着还是找个安静些的地方吃饭更为惬意。
24号上午10点,阳光正好,我们出发前往大屿山宝莲禅寺,去瞻仰那闻名遐迩的天坛大佛。我们先乘坐地铁到达东涌,接着换乘巴士。一路上,时而跨越海面,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吹拂着我们的脸庞;时而穿梭于郊野之间,沿途小河潺潺流淌,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小鱼小虾在水中嬉戏;鸟儿欢快地歌唱,像是在为我们的旅途伴奏;树木郁郁葱葱,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这样的生态景观在市区是极为罕见的,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进入山门,便能望见木鱼峰上那尊户外天坛大佛的青铜坐像。它高高地耸立在那里,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庄严而神圣的光芒。下了车,我迫不及待地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大佛走去。哇,佛像好大呀!那庞大的身躯,慈祥的面容,让人不禁心生敬畏。然而,有些美中不足的是,大佛前下方竟是个厕所,这多少让人心里有些别扭,仿佛一幅完美的画卷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瑕疵。再往上走,是用石栏杆围起来的广场,旁边是层层叠叠的高台阶。我一步一步艰难地往上爬,双腿酸痛得几乎失去了知觉,但心中的那份敬畏和好奇,让我坚持着登上了有佛祖像的平台。在这里,我看到天坛大佛前还有左右对称的六尊稍小一些的露天佛像,他们就像是大佛的忠诚弟子,正虔诚地参拜着大佛。在观赏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地方在发放关于佛祖的书籍,出于对佛祖的好奇与了解的渴望,我也领取了几本,想着回家后可以慢慢研读,随后便下山了。
之后,我们乘坐巴士前往昂坪。昂坪,就像是一个被岁月遗忘的角落,完好地保留着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物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古老的庙宇,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里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展现出别样的精神风貌,让人感觉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昂坪集市十分繁华热闹,街道两旁售卖的大多是海产品,像干鱼肉、鱼骨、鱼鳔、虾、螃蟹、干贝等。这些海产品琳琅满目,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展览。尽管这些商品价格不菲,我们还是花了五十元买了两包洁白如雪的鱼骨,想着带回家熬汤,想必会别有一番风味,也算是把昂坪的味道带回了家。

离开昂坪后,我们乘巴士前往长沙海滩。到了海滩,儿子脱下鞋子,光着脚丫,欢快地与退潮的浪花嬉戏玩耍。他像个孩子一样,在浪花中奔跑、跳跃,笑声回荡在整个海滩。我则在一旁悠闲地捡拾奇形怪状的贝壳,每一个贝壳都像是大海送给我们的礼物,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色彩。这一望无际的长沙海滩,沙质细腻,海浪温柔,景色美不胜收,让人心旷神怡,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无边的大海吞噬。看看时间不早了,夕阳的余晖洒在海面上,像是给大海铺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们穿过岸边小道旁茂密的树林,在公路上拦了一辆巴士前往东涌,接着又换乘地铁,前往我一直心心念念的紫荆广场。
因为紫荆广场是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见证,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来到广场,映入眼帘的是金黄灿烂的紫荆花雕塑,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广场上两面不同图案的红旗高高飘扬,一面是鲜艳的五星红旗,另一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它们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向世界宣告香港的回归。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慨,这就是“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它让香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与祖国紧密相连,共同繁荣发展。游客们纷纷围绕着含苞待放的紫荆花拍照留念,大家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们也不例外。我们左等右等,一有空位就赶紧拍照,想要把这珍贵的瞬间永远定格下来,一直到晚上八点,那五光十色的海上音乐会再次拉开帷幕……

25日上午10点,我们办理完酒店退房手续,便前往黄大仙庙。早就听说这座庙全年香火旺盛,游客络绎不绝。一到庙前,便能看到烟雾缭绕,人群熙熙攘攘。亲眼看到庙中烧香跪拜的人摩肩接踵,我不禁感慨万千,香港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迷信思想果然名不虚传。不过,我想这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抚慰人心,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就像这缭绕的香烟,虽然虚无缥缈,却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之后,儿子想去许留山品尝甜品,我们走了一段路,还喝了具有香港特色的凉茶。那凉茶的味道,先是苦涩,而后回甘,就像这几天的旅行,充满了酸甜苦辣。看看时间差不多了,便乘坐地铁前往罗湖,入关抵达深圳。路过免税店时,虽说这里的商品号称没有关税,但价格依旧不低。但为了表达对亲人的心意和同志间的情谊,我们还是购买了不少礼品,每一件礼品都承载着我们的思念和祝福。

出关后,我们急忙赶往机场,顺利办完所有登机手续。坐在飞机上,我静静地回忆起这次旅行。除了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和美味可口的美食,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从澳门前往香港的船上的经历。当时我因为晕船,手指变得僵硬,儿子焦急万分,却又束手无策,只能不停地为我揉搓双手。旁边的一对香港母女看到后,立刻拿出风油精,十分熟练地帮我涂抹在太阳穴、人中、大椎等穴位上,又是揉又是搓。等到下船时,我基本已经恢复正常了,可她们还是不放心,一直搀扶着我下船。我实在找不到更恰当、更深情的词汇来表达对她们的感激之情。其实,不仅仅是这对母女有着如此高尚的品质,其他香港人也是一样。每次我们向他们问路,他们都会非常详细地为我们解答,那热情的态度,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们的心。我害怕乘走上下电梯,总是要等电梯运行过一两层后才敢踏上去,而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人及时地搀扶一下我的胳膊。当我满怀感激地回头张望时,那些帮助过我的人总是面带微笑,示意我不必放在心上。
总体而言,这次香港和澳门之旅,无论是住宿的舒适体验,还是交通的便捷高效,亦或是观光时的壮丽景色,购物时的丰富选择,以及当地环境的整洁和居民的高素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特别是儿子的论文演讲取得了圆满成功,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让我心中的喜悦难以用言语表达。
我衷心感谢儿子的孝顺,同时也要向老伴、儿媳妇和女儿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对这次旅行的支持。正是他们的支持,使得这次旅行更加完美,成为我生命中一段珍贵的回忆。我收获了满满的回忆和感动。在儿子如同专业导游般的精心陪同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我度过了一段极为愉快的时光,领略了两座城市独特的风光和文化,也体验了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无疑将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旅行之一。

作者简介:王慧仙,退休教师。早年创作,发表过几篇作品,上海“母亲陵”曾获奖。近年,相继在《茌平文苑》发表散文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