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三湖教育线上论坛(28)孟国泰教授的文章:《从个体出发,让每一个人都精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觉其为教育发展振聋发聩的呼喊,直击当下教育痛点,也为探寻理想教育之路点亮了明灯。
文中所揭示的教育现状令人忧心。教育不公平、不均衡现象顽固存在,少数尖子生被过度关注,多数孩子需求遭忽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变成知识 “容器”;校园氛围压抑、资源分配不均、课程陈旧等问题,如同层层枷锁,困住了教育前行的脚步,更让学生难以舒展个性、自由成长。
尊重个体是破解教育困境的密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有着专属的天赋密码。然而,统一化的教育模式却将他们置于同一标准衡量,这无疑是对个体独特性的漠视。真正的教育应如春雨润物,根据每颗 “种子” 的特性,给予适宜的阳光雨露,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破土、抽芽、开花。
“自教自育自学自评” 模式,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激发内在驱动力。当学生能自主探索、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学习不再是被动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自我实现之旅。同时,综合发展多种能力、融合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教育理念,构建起全方位育人体系,让教育回归本质,关注人的完整成长。
教育应融入生活,饱含社会关怀。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社会是广阔的教材。打破校园围墙的束缚,让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学生才能在真实情境中学会生存、学会思考、学会关爱。如此,教育才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养分,成为人民心中温暖且有力的存在。
作为教育工作者、参与者,我们肩负着为下一代创造优质教育的重任。应打破传统教育枷锁,以个体为本位,革新教育理念与实践。让每一个孩子在尊重与包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释放无限潜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人民满意的教育生态,为国家培育出个性鲜明、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让教育真正成为点亮未来的火炬。
作者:郭丽(孟子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