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特刊第28期 总第37期)
皖东特刊 | 滁州第十届棠梨诗会作品集
李德新
【棠梨诗会】同韵十阕《画堂春》
1、画堂春·棠梨诗会之游罗顶棠梨谷
五湖罗顶月山西,岭头开满棠梨。雪飞如海几千围,白浪迷离。
风动画中烟雾,云粘脚下香泥。壑川流出浴花溪,杜宇声啼。

2、画堂春·第十届棠梨诗会
十年每聚五湖西,爱他遍是棠梨。漫天花瓣玉纷飞,好个痴迷。
银雪覆于古壑,冰魂悬挂虬枝。春风吹落作香泥,满地新诗。
3、画堂春·十届棠梨梦依稀
寄情山壑好棠梨,盛怀罗顶村西。十年心趣太痴迷, 醒梦依稀。
还是浪银涛涌,满川雪海香弥。九天仙女素罗衣。袖舞云低。
4、画堂春·棠梨谷抒怀
五湖山上好花期,春风三月棠梨。雪堆云涌浪高低,银海争奇。
情愫共谁惆怅,奈何琼魄离枝。漫天飞瓣落相思,留作香泥。
5、画堂春·十届【棠梨诗会】成功举办感怀
几回罗顶展新旗,十年都为棠梨。去来成就百千诗,天下皆知。
万里云天寻梦,一帮兄弟扶持。吾其何幸作花痴,生也逢时。
6、画堂春·上巳节游舜歌湖
舜歌还在苟滩西,一湖琼碧涟漪。好春三月正佳期,上巳来时。
濯水尽消宿垢,登高任我盱眙。雅风吟出最新诗,铺满沙堤。
7、画堂春·观舜歌湖石阵有吟
舜歌湖畔石头奇,浑然巨似山岿。列排无序自依偎,零落星垂。
恍惚客临三亚,面朝海角天涯。水中清浪喜相陪,吟唱千回。
8、画堂春·石崮山怀古
屯仓石崮一山岿,万年不改雄姿。旧闻关隘有神威,高树云旗。
古迹而今残败,荒林空自缠围。每来崎径作徘徊,却又寻谁。
9、画堂春·石崮抒怀
盘旋马道胜云梯,登高最是心怡。一望环岭远高低。风景离奇。
怀想百千旧事,无非瓦砾残遗。我今狂傲又豪辞,敢与天齐。
10、画堂春·屯仓一网捞酒肆约饮
屯仓一网好神奇,捞来湖底鲜滋。蟹虾鱼蚌乱锅煨,天下称魁。
百里慕名寻至,八方食客如归。新朋故旧喜相随,痛饮千杯。
11、〔正宫·小梁州〕五湖山赏棠梨
五湖山岭赏春光,快意飞扬。棠梨似雪漫平岗,风花浪,潮涌送馨香。〔幺〕连云腾起三千丈,那银龙直上青苍。诗性起,心情荡,朝天吟唱,颂我好家乡。
12、〔中吕·满庭芳〕五湖春色
长山一乡,春风十里,妙韵千岗。棠梨满岭都开放,喜气洋洋。瓣飞雪迷离碧苍,蕊生香熏染青梁。田畴上,谁将梦想,抹作菜花黄。
注:五湖,五湖山,又名白禅山,即今长山。五湖环秀为来安古十景之一,五湖山多生棠梨,春来棠梨花开,飞瓣似雪,馨香远播。近年每逢春日,滁州醉翁亭诗社都来此召开【棠梨诗会】,已历十届。
李文涛
13、至来安长山罗顶参加十届“棠梨诗会”感吟
岭中轻步草芽知,春末余寒未减衣。
助兴棠梨雪花似,牵情罗顶鹤心期。
长山起伏延思绪,旧迹行寻巧选词。
怀寄犹吟尘外趣,效当野鹿梦魂痴。

14、三月三游舜歌湖
风吹潋滟浪推沙,岸卧迷人石骨佳。
修禊妙临千亩水,洗愁清饮一杯茶。
弄些鱼品鲜还嫩,采束春英乐并夸。
巧拍神姿连倒影,镜收湖色带回家。
张银辉
15、〔中吕·满庭芳〕第十届棠梨诗会
十年旧盟,三千雪岭,一半云程。寻幽罗顶棠梨胜,共步新晴。枝丫上莺舌不停,花蕊中蝶醉难醒。声相应,诗人会整,吟给鸟儿听。
16、罗顶春行
乘春有约踏花丛,事绪手机都放空。
云染难能十分白,墙拦不住几枝红。
过歧路角呼何急,向小坡头去太匆。
比大风车谁的快,漫山跑动老儿童。
17、〔正宫·小梁州〕十年棠梨
十年罗顶看棠梨,三月为期。诗人一路谷东西,烟霞气,终究带些儿。(幺)打卡这处花天地,十年了景总堪题。约不妨,从容易,坡头岭上,雪色耀人衣。
18、画堂春·依韵正德兄《十届棠梨诗会》
东风款款晓莺啼,说全开了棠梨。诸君十载赋新诗,花最相知。
罗顶总疑雪色,几分兴赖支持。爱花深到易情痴,一岭开时。
19、鹧鸪天·十届棠梨诗会
又被花招罗顶村,三千雪积白云根。数丛已足描新景,十载应能识旧痕。
攀石寨,度仓屯。何妨坐此忘晨昏。岭头三五寻常见,相看山农颜色温。
史国闻
20、驱车过来安杨郢途中
菜花才瘦又桃花,春意顽皮放眼赊。
浑有童心未欢够,山山摇起大风车。
21、罗顶山野棠梨花
春娘梭织夜无暇,月色裁成罗顶纱。
清晓岭烟分一半,还余一半赠棠花。

22、杨郢志凡主题公园
磐石镌铭血染红,青春英气壁间风。
清如不息屯仓水,流入舜歌山色中。
23、舜山屯仓水库堤畔见地壳运动之条状岩层
蛇形委地石棱嶒,芥子须弥此有徵。
元是厚坤留一象,苍梧消息舜山崩。
24、上巳作荠菜花煮鸡蛋
市朝求买新鸡子,野陌寻回荠菜花。
不使三春空过眼,腹中也自种些些。
滁州市老年大学棠梨诗会作品
3月31日到来安,踏青观赏罗顶棠梨、仰山桃花、游览舜歌湖等,并进行棠梨花拈字游戏:
以宋代范成大的《碧瓦》诗句“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拈字,何采南拈“无”字,王学平拈“风”字,常宝拈“杨”字,李思奎拈“柳”字,张孝菊拈“漫”字,陈晓萍拈“天”,刘义兴拈“絮”,常志玲拈“不”字,沈思勤拈“雨”字,徐飞拈“棠”字,陈国斌拈“梨”,查贵拈“满”字,丁红娟拈“地”字,徐善凤拈“花”字。
何采南
25、七律·寻访棠梨花 ( 拈“无”字韵)
欲得棠梨花有无,长山相约越崎岖。
林深绿径寻溪壑,野阔青坡踏草芜。
忽见琼枝垂素练,始惊翠幄掩银珠。
若非百念伤春晚,何至囊虚隐舜湖。
王学平
26、七律·罗顶赏棠梨花(拈风字韵作)
长山梨蕊沐东风,花素清颜映碧空。
叠雪千枝含晓露,堆云万树傲春丛。
林泉逸韵撩诗兴,鸟雀欢啼入画中。
沉醉不知归路晚,幽芳盈袖梦魂融 。
常宝
27、七律·幽谷探梨有寄(棠梨诗会拈“杨”字)
探幽何必问垂杨,半老棠梨半谷香。
杖点苔痕分野径,风飘花影到溪堂。
游蜂妙舞纷飞远,啼鸟空音百啭长。
莫道芳菲今日尽,诗吟犹带旧春光。
李思奎
28、〔仙吕·三番玉楼人〕棠梨诗会拈“柳”字
波碧娱青柳,暖日醉棠丘。满树繁花映眼后,诗章就,画卷留。意中搜,兴中求,妙词笔下收。舜湖水鸥,仰山田叟,沉醉不知秋。

张孝菊
29、棠梨诗会 拈“漫”字韵作
三月芳菲多烂漫,独怜罗顶棠梨灿。
晨光映朵远尘烟,香气凝云连宇汉。
贪食芬华彩蝶飞,偏寻雪浪骚人赞。
不知忘返醉晴川,又恐妖风损妆乱。
陈晓萍
30、七律·棠梨诗会拈“天”字
梦绕罗峰三月天,残英数点祭春烟。
虬枝泣露凝冰魄,玉蕊吟风续旧缘。
骚客自矜清格在,蛮斤谁计野芳湮。
空持一盏梨花酹,怕听青山伐木篇。
刘义兴
31、七律·梨桃争艳(棠梨谷采风 拈“絮”字韵)
山涧盎然寻玉絮,吸瞳棠扭坡中踞。
放开秋水运筹归,捕捉春花挥笔著。
梨嫚雪肤多悦嬉,桃姝红颊无忧虑。
欢歌说笑日偏西,兴致返程满诗语。
注:棠扭即棠梨花的别称
常志玲
32、自度曲·棠梨诗会拈“不”字
试问棠梨花好不,十年风霜著,梦里常看玉影身,销魂处。今晨山中来相会,翠绿丛中飘雪如,别样情怀,叫人难以忘却时常顾,怎忍离别,一吟三叹,重来时不知何年?难寻今时路。
沈思勤
33、诗词班采风见闻(拈“雨”字)
十里春风晴无雨,师生同乐去山里。
罗顶棠梨琼花白,仰山桃花少女腮。
巨石临水疑三亚,先烈雕像英气发。
麦苗青青菜花黄,农村巨变奔小康。
徐善凤
34、〔正宫·小梁州〕长山罗顶赏棠梨(棠)
早拟长山看野棠,一念萦肠。烟花三月步东冈,春坡上,恣意嗅花香。(幺)梨云堆雪仙模样,不经意艳了时光。罗顶风,屯仓浪,情钟你我,长句写梨章。
陈国斌
35、七律·梨谷春色(棠梨诗会拈“梨”字)
恰逢日暖赏棠梨,似雪初开覆满枝。
上有黄莺欢乐曲,下迎雅客赞葩奇。
温馨彩瓣展姿秀,玉露香衣映柳眉。
十里芬芳风景画,醉人野谷遍春诗。
查贵
36、罗顶棠梨(古风)
春到棠梨花树滿,亭亭玉立舜溪浣。
豪华都市不宜居,厮守长山罗顶伴。
丁红娟
37、棠梨诗会拈“地”字韵(古风)
罗顶悠春意,棠梨一岭媚。
不须沃土生,自有雪影粹。
移步花簪头,穿林香取醉。
山中半日消,疑是武陵地。
徐飞
38、七律·棠梨诗会分“花”字
寻芳罗顶赏梨花,小疾沾身窝在家。
酣梦踏云风撼树,醉眠穿霭路飞沙。
千波翠浪春华盛,万壑青帘丽景斜。
乍暖还寒焉服老,案前拾笔再涂鸦。
王学平
39、七律·仰山赏桃花
仰山桃蕊绽花身,灼灼嫣红喜煞人。
尽染山坡幽谷乐,香飘野岭伴新春。
蜂飞旖旎寻猗梦,蝶舞缤纷恋晚辰。
景色怡人人自醉,醒来捉笔赋清真。
40、上巳节采风有怀
上巳良辰沐暖阳,诗朋结伴踏春芳。
长山水碧波光醉,棠李缤纷树影长。
蝶舞翩跹环翠谷,云舒缥缈映华章。
身临胜境心欢畅,待赋佳词韵味香。
41、七绝·为诗友靓照题
依山傍水沐朝阳,才女三人喜气洋。
待去梨园观盛景,归来诗赋满行囊。

42、七绝·春 望
夭桃绽蕊映春阳,紫燕穿林逐水光。
独倚轩窗抬望远,山川入画韵悠长。
常宝
43、七律·棠梨谷
仲春哪得雪轻扬,十里棠梨数点香。
吹老霓裳还旧事,合成玉骨愧新装。
杖藜始信诗肩瘦,携酒方知雀影凉。
初入花乡为客子,情多却惹两相伤。
44、五律·水岸桃花
屯仓春水落,岸阔两峰长。
石骨撑天角,桃腮绣野裳。
舟闲车马渡,客散酒樽藏。
复入迷津处,云生何有乡。
李思奎
45、罗顶棠梨谷记事(古风)
傍水意闲柳,依山心皎秀。
风吹玉屑飞,霞照琼华瘦。
湖碧映芳颜,堂深倾美酒。
来年三月三,树下还相守。
46、清平乐·罗顶赏棠梨
春寒料峭,罗顶棠梨笑。世故人情风知晓,留下数株意表。
幽姿不惹蜂忙,素容未许蝶狂。春去莫言梦短,夏来犹觉更长。
47、眼儿媚·春窥舜歌湖
春日亲临舜歌湖,波影映云舒。柳丝垂岸,桃花照水,白鹭窥鱼。
千红万紫春光秀,翁妪自欢娱。心依山色,魂迷诗意,身入丰厨。
张孝菊
48、后庭花·仲春(毛熙震体)
清明节令芳菲漫,柳风绵软。桃红樱粉铺金灿,画图谁剪。
青波麦浪佳人恋,步摇珠缓。时将纤手匀妆面,引蜂迷返。
49、七绝·梦棠梨花
未去长山罗顶冲,几回不寐梦芳浓。
浮岚拥翠正飞雪,香透荒榛九里峰。
陈晓萍
50、行香子·访罗顶棠梨花(晁补之体)
杖叩春烟,履蹑云巅。剩霜绡半掩苍峦。残香抱雪,似待吟鞭。恰蛱须探,莺舌啭,露珠悬。 桃腮羞靥,云薹金钿。麦畴青柳线风牵。拈香觅句,呼友听泉。醉一痕霞,三叠水,数重山。

常志玲
51、赏来安长山罗顶棠梨花
梦里十年思长山,今辰相聚绕花间。
幽香玉叶漫山野,雅客痴情韵留湾。
52、舜山屯仓拜谒烈士长廊
面对酷刑仍说不,信仰高尚钢筋骨。
英魂俯視舜山川,清泪漂流烈士谒。
徐善凤
53、一剪梅·棠梨花
荒径参差放一花,堆雪丘壑,比色烟霞。何人剪玉漫疏林,一树玲珑,几处笼纱。
春到三山双鬓华,饮月餐风,卧石为家。此身何惜委成泥,懒共莺争,静守清嘉。
陈国斌
54、七绝 棠梨吟
莺飞草长踏青来,带雨棠梨争艳开。
明媚春光谁绘织,天宫胜景降瑶台。
注:2025年3月31日,游来安长山罗顶棠梨谷有感。
查贵
55、罗顶棠梨(古风)
春到棠梨花树滿,亭亭玉立舜溪浣。
豪华都市不宜居,厮守长山罗顶伴。
56、棠梨(古风)
不羡华都图富贵,洁身荒漠野山呆。
画家涂彩做模特,墨客挥书登案台。
春展银装昂自俏,夏欣枝滿挂凡胎。
此生究本聊无趣,竟有文人诗句来。
丁红娟
57、古风·上巳节罗顶赏棠梨
罗顶悠春意,棠梨一岭媚。
不须沃土生,自有雪影粹。
移步花簪头,穿林香取醉。
山中半日消,疑在武陵地。
58、[正宫·小梁州] 长山罗顶访棠梨
流连罗顶访棠梨,闲走东西。吹香一谷湿人衣,花旖旎,看雪色成堆。〔幺〕青山踏遍犹难归,叹天然东皖芳菲。莺啭舌,蜂营蜜,春光无限,春色惹人追。
59、 [正宫·小梁州] 春访棠梨
春泥印屐探棠梨,漫谷香吹。盈枝碎玉压枝底,风梭织,素影剪云衣。〔幺〕两三鹂语穿岚翠,怎消磨如此芳菲。且化作,怜春意,簪花拈字,醉笔写心扉。
常宝
60、七律·花雨
长风一日下沧溟,乱卷彤云脚不停。
林树唯堪依户看,管弦漫作隔帘听。
初回蜂蝶终辞梦,未著芰荷空打萍。
最是销魂花若雨,缤纷俏点万年青。
戴平安
画堂春·棠梨诗会(步正德老师韵)
长山野谷约佳期,溪云涌动棠梨。蝶追蜂舞或高低,艳动新奇。
伫立近听花语,精灵簇韵桠枝。远看雪落久成思,香润春泥。
孟祥成
62、蝶恋花·踏青行吟
游览寻芳心境好,油菜花开,遍野金光耀。雨润桃红姿色妙,风吹柳绿婆娑俏。
如海如潮春意闹,雅韵高怀,斟酌清平调。收拾诗囊灵感巧,青山踏遍情难了。
徐秀海
63、清明春景
风逗梨英粉蝶追,夭桃素李浴霞晖。
田畴绣就三春锦,杏雨催醒小麦肥。
64、隔屏观来安长山罗顶棠梨诗会
十年诗会聚长山,棠雪飘时韵满川。
屏内欣逢罗顶径,指间轻遇白云边。
遥叹画里残红瘦,怎使毫端新绿妍。
借得春风裁一剪,梨香幻作玉霞笺。
张信旨
65、看棠梨会合影
乘风罗顶去,潇洒一掀髯。
玩转棠梨谷,丰盈韵律签。
接龙名俱熟,见面礼难兼。
缩缩窝家颈,春心托皓蟾。
檀世升
66、〔正宫·小梁州〕神赏棠梨寄正德/李德新 老兄,依其韵
见人屏上晒春光,逸兴如狂。惹吾魂梦鸟般翔,随风荡,花海任徜徉。〔幺〕满原铺雪通天亮,浸多时遍体馨香。灵感至,心潮漾,纵情歌唱,未觉在他乡!

滁州醉翁亭诗社(暂定名)第十届棠梨诗会
2025年3月31日,滁州醉翁亭诗社(暂定名)第十届棠梨诗会在来安张山镇罗顶村正式拉开序幕。来自滁州、来安、天长等地的部分诗人和书画家们参加了这次棠梨诗会的启动活动。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皖东文专委会长李德新,安徽省诗词学会企工委副主任、皖东文专委副会长兼执行主编张银辉,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专委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涛,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皖东文专委副会长樊明朝,安徽省炳烛皖东文专委副会长何采南,安徽省炳烛皖东文专委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俊昌,安徽省诗词学会女工委滁州女工委主任史国闻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3月31日上午,各路参加棠梨诗会的诗书画家们齐聚罗顶,参观了罗定村貌并游览了棠梨谷,大家对逐年大幅度减少的棠梨表示由衷的惋惜,对棠梨诗会的坚持持续召开表示真心的赞许。李德新对大家说,从当年的漫山遍野棠梨花海,到今天的寥寥几株雪玉残香,棠梨树是逐渐变少了,而我们的棠梨诗却逐年变多了,十年来遍布全国的千余首罗顶棠梨诗便是罗顶棠梨的魂魄,棠梨魂魄不死,我众棠梨诗心永在,即便是棠梨谷没有一瓣花朵,我们也要把棠梨诗会年年继续开下去。棠梨香魄,即我众诗心,我众乡魂。
随后,诗书画家们乘车前往舜歌湖景区,拜谒了陈志凡公园,缅怀先烈英雄壮举,再次接受红色基因传承教育。
是日,恰乙巳三月三,是传统的“上巳节”,诗书画家们来到舜歌湖畔临水兴叹,吟咏歌行,共效古人“祓除畔浴,洗濯祈福,水边饮宴”之雅事,最后,大家在舜歌湖畔的来安美食名店“屯仓一网捞”欢饮并进行了诗书画家们之间的深入交流。
本次棠梨诗会将于4月10日结束,期间各地诗书画家们还可自行组织前往罗顶棠梨谷进行采风创作活动,活动期间相关作品将集中收录出刊(微刊)。
这次棠梨诗会的成功开展,加深加强了皖东诗书画家之间的联系,促进了皖东诗书画、特别诗词方面的长足发展,再次挖掘和宣传了地方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高了棠梨诗会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地方文化和旅游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正德 摄影/熊玉婷
安徽省诗词学会皖东文化专业委员会
顾 问:阚新兰 裘新江 张道锋 罗后长 凌明光 黄朝晖 刘恒昌 岳 华
会 长:李德新
常务副会长:陈文亮
副 会 长:吴传训 许华茂 王武亭 杨士明 田益全 夏 军 李文涛 张银辉 朱曙光 樊明朝
秘 书 长:李文涛
副 秘 书长:史国闻 武星光 戴 浩 许开踟 周 萍
【皖东诗词】编辑部
主 编:王武亭
执行主编:张银辉
执行副主编:杨士明 田益全
编 委:史国闻 武星光 许开踟 周 萍 王华立 哈锦祥 朱曙光 陈松海 丁其飞 杨 康 李晓云 郑耀东
本期制作:武星光
本期审稿:李德新
终 审:会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