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是那山谷的风
精华热点
赵长兴/文
——我的中队长刘国平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
是那北斗星指引着我们的航程,
在粤赣交界的大山深处,
隐匿着一支神秘的部队——
基本建设工程兵。
“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
对外,
不挂番号,
不显称谓,
通信地址仅是某某号信箱。
映入眼帘的,
是简易的帐篷,
还有!猎猎军旗在风中飘动;
传入耳中的,
是震天的口号,
机器的轰鸣,
以及那熟悉的军号声声。
为了国防事业,
他们隐姓埋名。
半个世纪即将过去,
思念常常潜入梦中。
今生今世,永难忘啊——
那兄弟般的战友情!
一九八三年十月,
新任中队长——刘国平,走马上任。
他身高一米八,
讲话和风细雨,
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全国大裁军的浪潮中,
他临危受命。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加强中队,
下辖地质组、普查排、钻探排、洞探排,
还有电工、修理、卫生室与后勤仓库。
虽曾担任司务长、协理员,
但面对这些,他仍觉陌生。
然而,他不怕困难,
虚心好学,
主动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研究地质构造,
分析铀矿成因。
手握探矿仪,
细辨伽玛脉冲声。
关注钻机进尺,
六项指标,样样铭记于心。
洞探排查隐患,
塌方、透水、爆破,
安全第一,从不懈怠。
钻机搬家,
物资运送,穿梭于上山下山间。
晴天,汗水湿透衣衫;
雨天,泥浆裹满全身。
他身材高大,
抬物体时,
紧紧抓住两根绳索,
不是弯着腰,就是躬身向前,
不让重量偏向一头,
只为战友减轻负担。
长时间的弯腰躬身,
他的腰椎受损,
腰疼的折磨让他坐卧不宁。
但他拒绝住院治疗,
只为工作能够不停,
选择服用当地老中医配制的药酒,
带病坚守岗位,
攻坚克难,勇猛冲锋。
他个大心细,
对待每一位战友,
都如同亲生弟兄。
队里有年纪大的技术员、工程师,
有工改老战士,
还有当年入伍的新兵。
家属来队,他亲自前去看望;
战友生病,
他把病号饭端到战友手中,
关怀的话语,
如和谐的拂面春风。
山沟里,
没有城市的繁华,
远离民房,
不见炊烟袅袅,不闻犬吠鸡鸣。
晚饭后的篮球赛,
成了最奢侈的娱乐活动。
在简易的球场上,
大家你追我赶,笑语飞向夜空。
刘队长,作为团部篮球队的中锋,
此时,
似下山猛虎,
如深海蛟龙。
他抢球、带球,
三步上篮,
远投、中投,
如入无人之境,
对手毫无招架之力。
无奈之下,
老兵急中生智,
伸手欲拉他裤头,
他只好丢球护臀。
欢笑声中,
一天的紧张工作得以减压放松。
劳逸结合,官兵一致,
处处其乐融融。
自左至右战友邝世珍指导员黄超原中队长刘国平。
夜深人静,
一个个战友的身影浮现心头,
件件往事在梦中穿梭。
连部门前那条潺潺小溪,
渡田河的阵阵涛声,
还有那云雾缭绕的白叶嶂主峰,
可曾记得,
为了强大的国防,
我们流血流汗,
有人致残,
甚至有的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半个世纪,转瞬即逝,
回首往事,无悔且常自省。
亲爱的刘队长,
你那受伤的腰部,是否还痛?
刘国平,籍贯江苏省镇江市,男,1955年生,中共党员,1976年3月入伍,任战士,司务长,协理员,中队长,多次受嘉奖,转业后在某职能部门任负责人,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2025.4.19。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