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歌好似清江水
作者:文光清
青山湖吸吮清江,携带灵气,晶莹明澈,煜煜生辉。湖水和江水把青林寺营造成半岛风情。
阳春四月,江岸松涛柏浪,柑橘林百里馨香。桐花槐花风华正茂,点缀山川,分外妖娆。我慕名探访青林寺,赏美景,走农家,采谜语,侃笑话,听故事,结新朋,一路踏歌而行。
村头一座牌坊四柱八飞檐,灵动且气派。牌坊镌刻巨幅对联,上联:湖光山色相辉映半岛风情荆楚第一;下联:文理诗韵皆雅致遍地谜语神州无双;横批:中国谜语村,贾芝敬题。贾先生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新中国民间文艺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贾老的手迹,把牌坊装点的更显庄重。
(作者孙女方黛恩参与宜昌三峡电视台在青林寺村拍摄宜昌少年游节目)
青湖大道,是一条宽阔的“谜语街”。步行街上张灯结彩,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橙红色的绢灯,灯下谜语牌小巧玲珑,牌上有美图谜面和二维码“猜谜有礼”。谜目贴近农家生产生活,包罗万象:打一字、动物、家具、农具、农作物、文化用品等等。谜面有的简练质朴,有的华丽婉转。这些传统谜语,经世代相传,千百年打磨,形象生动,押韵爽口,堪称经典。我随意翻开一张谜面:
百花村里有人家,
鲜花瓣上种庄稼。
招待客人用蜜酒,
遇见盗贼用枪扎。
(谜目:打一动物)
再翻一张谜面:
不是树来不是麻,
树高三尺满身杈。
先开金花结青果,
后开银花捡回家。
(谜目:打一农作物)
我中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养过蜜蜂,种植过棉花。分享这些甜美的土语乡音,品味这些妙趣横生的意境,唤醒了心底浓浓的乡愁。
在村委会大门两侧,设置了“科技谜语一条街”。在各种造型的工艺牌上,印有各类“新谜语”。如:
电视机前琴一驾,
琴前坐位书画家。
不操笔墨操琴键,
荧屏现出字与画。
(谜底:电脑)
这艘船儿怪,
速度真是快。
不在水中游,
飞到九天外。
(谜底:导弹)
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进步,青林寺人与时俱进,老坛装新酒,创作了一批新谜语谜歌,令人耳目一新。
经当地人推荐,我登门拜访了几个“谜语篓子”。在李定菊村墅厅堂,柜子上摆放着一块“青林寺谜语”市级传承人的匾牌。她年近花甲,现在以做早点为业。从小喜爱猜射谜语。茶几上,有一个大本子,密密麻麻的记录着谜语谜歌。本子记满了26页,每页大约记录24个谜语谜歌,共记录了600多个。谈笑间,她逗趣,以来宾身带的器物为谜目,打一谜语:
一物生的巧
地位比人高。
白天满肚毛,
黑哒空肚熬。
我们几人互相打量,陈志秀大姐手指王莉萍女士带的一顶草帽,大家会心一笑。接着她又以客厅内的器物打一谜语:
有风吹不动,
它动就生风。
若要它不动,
待到起秋风。
我们环顾客厅,猜出谜底是电扇。她又指着记录本,念了一串以农作物为谜目的谜语,请我们斟酌:
大姐头上一撮毛(玉米);
二姐越长越弯腰(稻谷);
三姐浑身长满刺(黄瓜);
四姐红脸似火烧(辣椒);
五姐开花节节高(芝麻);
六姐头上戴铁帽(茄子);
七姐身形一把刀(扁豆);
八姐叹息名声苦(苦瓜);
九姐脸蛋像苹果(西红柿);
十姐身着大红袍(胡萝卜)。
这种组合连缀谜,爽口好记,易于流传,能帮助少儿认知一些普通农作物的特征,大有裨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作者阅读李定菊谜语手抄本)
登门拜访市级传承人李绪清时,老先生在邻居家串门。老先生年过古稀,身板硬朗,性格开朗。他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制作传承谜语全凭记忆。他以谜语为见面礼:
远看观音在座莲,
近看矮子在打拳。
身上不沾半根纱,
手里还提四两绵。
我们几个人议了一下,揭开谜底是洗澡。他接着打一个自己制作的谜语请我们猜:
一人送君到垄沟,
站在垄上冷秋秋。
白天无人送茶饭,
夜晚无人送灯油。
我们一时猜不中,他揭晓谜底:稻草人。本地方言为竖立在田间地头驱鸟的“毛人”。乡亲们热衷猜“灯缽子”,大胆制作,相互切磋,不断改进,斗智逗乐,这是青林寺谜语文化经久不衰,得以昌盛的根基沃土。
在桐树堰街区,一栋青瓦砖墙,古色古香的三层楼房大门上,悬挂着宜昌市民协颁授的“农民作家谜语大王”的匾牌。这是青林寺谜语国家级传承人赵兴寿老先生的家。一楼宽廠的大客厅,奖状满堂,巨照满墙。老先生有两个奖状非常耀眼:2010年,作品《田字谜喊冤》获世界和平民间文艺大赛金奖。2017年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谜语创作大赛,获优秀原创奖。老先生年过八旬,精神矍铄,笑声爽朗,思维敏捷,乐观健谈。他是谜语谜歌多面手,能说会唱,能采录会制作。他七次座客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厅,两次与台.湾电视台合作交流两岸谜语文化。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已经出版了20本与谜语谜歌相关的民间艺术专著。特别是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村落谜歌集《青林寺谜歌选》,这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今年3月,他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在他家里选取了四本谜语谜歌专著,学习收藏。坐在赵先生客厅里,我偶得灵感,吟一首《七绝•登门拜访谜语大王》
地道农民满腹经,
谜歌问答啭如莺。
等身著作金牌奖,
国宝传人快乐星。
(作者与谜语大王赵兴寿先生交流谜歌创作)
村支书廖丰先生应约,简介了村里的情况。盛唐时,该村有一座青林寺。因此地处于清江与长江的汇合口,商贾云集,南来北往,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沉淀,形成了独特的谜语文化。村里男女童叟都会几则谜语。现有颁证的非遗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县级非遗传承人14人。村民采录创作出版四十多本谜语谜歌谜故事专著,流布谜语超过五千则。2003年,青林寺村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谜语村”;2006年,青林寺谜语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有了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青林古镇开发公司整合青林寺谜语文化和自然资源,把青林康养小镇打造成,清江康养产业国家实验区的名片,开发建设民俗文化中心、滨湖商业街、水上运动中心、中式康养风情区、天龙湾国际高尔夫球场等项目。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青林寺因谜语而兴,随着谜歌驰名海内外。青林寺谜语谜歌,属于荆楚,属于华夏,也属于世界。我远眺山顶上的一轮旭日,仰望青林寺大牌坊,一首《七绝•探访青林寺》,顺口而来:
清江秀水孕青林,
里巷商灯考路人。
庄户世传擅射虎,
中国谜语第一村。
(2025.4.9)
作者简介
文光清 田园诗人、副研究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图文供稿:文光清)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