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凝雪
霜发悄添,
豪情犹炽,
奔波从未停歇。
晓行披冷月,
暮返披残雪。
曾经志如烈火,
欲凌云、九天擒雀。
怎奈流年,
渐磨英气,
心力竟消却。
忆中意气难磨灭。
看如今、力微难跃。
纵怀壮志如山岳,
无奈身衰怯。
常恨俗务缚身,
叹壮志、半成虚设。
望远天,
思奋翅,
风拦云遏 。
《玲珑四犯·壮志与叹》这首词以深沉跌宕的笔触,刻画了一位壮志未酬者的精神困境与生命悲歌。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虚实映照的手法,将理想与现实、豪情与衰老的碰撞推向艺术高潮,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一、意象对撞中的生命张力
上片以"霜发"与"豪情"的意象对撞开篇,白发暗喻岁月侵蚀,而"犹炽"二字迸发出不灭的生命火焰。昼夜交替的"冷月""残雪"场景,既强化了奔波者的孤寂艰辛,又以寒凉物象暗示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九天擒雀"的凌云之志,在"流年渐磨"的消解中渐成虚妄,形成英雄末路的悲怆基调。
二、时空交织的抒情结构
下片通过"忆中意气"与"如今力微"的时空交织,构建出立体的情感空间。"壮志如山岳"的比喻与"身衰怯"的具象形成强烈反差,将精神世界的雄浑与物质身体的脆弱并置。词人巧妙运用"缚身""虚设"等动词,使抽象的世俗压力具象化为有形枷锁,强化了理想主义者被现实围困的窒息感。
三、收束处的悲剧升华
结尾"思奋翅,风拦云遏"六字,以鹰隼意象收束全篇。看似写飞鸟受阻的自然现象,实则暗含"时运不济"的哲学隐喻。这种将人生困境转化为天地意象的笔法,既保持了词境的空灵,又将个体悲剧升华为普遍的生命困境,在悲怆中透出苍劲的美学力量。
四、词体创新的艺术价值
此词在遵循《玲珑四犯》词牌格律基础上,突破传统婉约格局,以沉郁顿挫之气灌注长调。对仗处如"晓行披冷月,暮返披残雪",既工整凝练又暗含时间循环的宿命感;散句部分则如江河奔涌,将词人胸中块垒倾泻而出。这种刚柔并济的语体风格,为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范式。
全词在68字的篇幅中,完成了从个体情感到人类普遍困境的升华,在古典词境与现代意识之间架起艺术桥梁。词人既继承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的悲壮,又融入了存在主义式的生命叩问,堪称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重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