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县城“五岔口” 作者/周文化
泌阳县城“五岔口”,就是原来的“迎宾花坛”。
中心环岛“引领”着8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小花坛,陪衬着约30米高的“翼展苍穹”不锈钢雕塑,座落在“迎宾大道”、“花园大道”和“花坛路”的交汇点,构成了一个全新的泌阳县城的城市标志。这就是修建于2020年的泌阳县城的“五岔口”。
环岛内“翼展苍穹”雕塑,以抽象的艺术构成为表现主题,以双曲线向上伸展,似鸟之双翼,却又非具实像的翅膀,表达腾飞的意向。雕塑整体向上的冲击状态,又似灯塔、火炬,引领着时代前进的方向,昭示着社会和人民生活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中心环岛地面部分,直径40米左右;三阶总高3米。环岛中心不锈钢雕塑部分26米。(附图)
原来的“迎宾花坛”修建较早,大约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当时,“花园大道”向东部分没有打通;“花坛路”也没有修建。县城通向东北驻马店方向的“迎宾大道”,和当时的“411公路”(东西方向;也叫驻南公路,后来称花园路)汇合,构成了一个锐角三角形(东西长约百米;西头南北宽约60米)地貌,泌阳县人民在这个三角形地面上,修建了“迎宾花坛”。
当时,“迎宾花坛”的南边沿中间部分,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高约30米的灯塔,是泌阳县城唯一的城市标志。县内大多数人称为“高杆灯”。后来,花坛东头竖立了一个高约20米、上部为三角形的大型广告牌,是灯塔的一个陪衬。广告牌不断更新各种广告和不同的宣传标语。再后来,在花坛西头,又修建了一个现代化的、连体的垃圾站和一座公厕。(附图)
“迎宾花坛”原是一个街心游园。游园内栽植了多种常青树和花草,设计了两个圆形小花坛。园内修建了方便游人的甬路,留有4个路口方便人们进出,是附近居民早晚锻炼身体和夏季晚上纳凉的好去处。只可惜,现在的“五岔口”没有这个功能了。
三条道路交汇于此,构成了县城特殊的“五岔口”交通枢纽,有序的交通秩序,又让这个路口的交通安全,提升了一个档次。这个路口明显区别于其他路口的地方,就是没有“左转向”道路,所有车辆经此,只能前行和右转。也就是说,所有车辆左转必须绕行环岛,哪怕是需要走最左边的路,也要右行绕环岛一周!(附图)
这个路口“没有左行道”的特点,让许多县内司机和过路的外地司机记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