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的邻家大哥
▓ 韩今

金陵晚报2025年04月16日
我的旧居在鼓楼车站东巷。巷子的中段是一排红色的小洋楼,民国后期建的。我们家住了其中一幢,门牌是9号。
隔壁的7号住着一户南下干部,两个儿子,哥哥叫宏伟,弟弟叫开国,都比我大。上中学时的宏伟聪明帅气,颇有领导气质,从小就领着我们一伙男孩在火车站的露天仓库里“打游击”,要我们埋伏在堆满废铜烂铁的货场上,每人手上的棍子就是“枪”。宏伟戴着军帽,旧军装的腰间系一根军用皮带,手里举着一把带红绸的仿制驳壳枪,一声“冲啊”,我们就全部跳出来,吆喝着“缴枪不杀”,一阵风冲过去。我们喊宏伟“司令”,他很享受,很仗义地给大家分享家里的大白兔奶糖、交切片。
看我听话且爱动脑子,宏伟特别喜欢带我玩。暑假里,问我想不想学游泳?我说想啊。他叫我和妈妈说一下,明天带我去五台山游泳池游泳。这是我第一次到游泳池,只能站在浅水池里玩水。宏伟教了一会儿闷水和划水,就一个人去深水区潇洒了。半天过去,看看墙上的大钟快到时间了,也不见他来,害怕超时罚款,我就一个人上来,洗澡换衣服。穿好衣服了见他还没来,就擅自回家了。结果路走反了,一直走到汉中路路口,从新街口绕了一大圈才到鼓楼。
宏伟没找到我,吓了一大跳,在游泳池转了好几圈,回家时心情忐忑。看到我疲惫不堪地走回来,又高兴又生气地说:“我还以为你老实呢,谁知敢这样自作主张,下次谁敢带你出去!”
但我也有强项,就是象棋下得不错,买了一本《中国象棋大全》,背了很多棋谱。与宏伟对弈,胜率占优,在巷子里是“头子”,所以得到他的器重。到南外以后,我们经常在一起高谈阔论,背毛主席诗词,激扬文字,指点江山,颇有点“志存高远”的知己感。
1969年夏天,宏伟通过了“招飞”的体检,军装都发了,高兴地请我去吃了一顿酒酿元宵。没想到复审时,没有通过,把他刷掉,军装收了回去。那天晚上,他喊我出去走走,我俩在鼓楼亭的城墙下转圈子。他从小就想当兵,想当将军,这次“招飞”对他打击很大,心情特别沮丧。他说,父亲要调泰州工作,全家都要去,虽然他希望留在南京,可是做不了主。
我买了一个缎子封面的笔记本送他,附了一首《水调歌头》:“高月寒风透,送友赴新州。胸潮阵阵激起,醇酒未能酬。天下相识荟荟,好友岂容几对,知己为难求。怎忘古亭夜,共叹月如钩。月如钩,苍穹碧,志怅惆。愿热血溅四海,红旗卷五洲。借惊雷挟闪电,挥笔点青史,不恋此阁楼。”结尾是:“来日喜相会,但见雄赳赳。”至今,我还保留着宏伟邀请东巷7个男孩一起去照相馆拍的留影,照片上有他题的一句诗:“志存海内跃红日,乐在天涯战恶浪。”

宏伟一走,一直没有消息。这位少年时期的邻家大哥,当年聪明帅气的“司令”,在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中怎么样了?每当翻阅自己那本诗集,看到那张合影,总会想起宏伟那张帅气的脸庞。
50年后的一个秋天,莫斯科的红场,我们邂逅了另一批南京去的游客,有人高喊“宏伟”的名字,我不禁扭头一看,竟然看到儿时的“司令”!脸型没变,只是满头银发,挎着一个大炮筒子相机,有点“雄赳赳”的模样。
顾不上观景参观,两人拥抱后聊个没完。他告诉我,他后来在泰州当兵了,防化兵,再后来在南京结婚,爱人是名中学老师。正团转业后到省里一家保险公司工作,退休前是工会主席。
“东巷变成了紫峰大厦,邻居都找不到了,看到你真高兴!”宏伟还是那么健谈。“回头想想,记忆最深的就是在火车站打游击,呵呵!还有你游泳自己跑回家,把我吓得不轻!但从那件事,我看出你是个有主见的人,能成事!”
宏伟退休后迷上摄影,这些年跑了不少地方,拍的作品屡屡获奖,现在是中国摄协的会员。他还兴奋地告诉我,这几年他迷上了“掼蛋”,组建了一个“掼蛋协会”,经常组织比赛。他拍拍我的肩膀:“参加我们掼蛋协会怎么样?哪天找个对子,五局三胜,看看你这个当年的象棋头子水平如何!”
昔日的邻家大哥,好一副“雄赳赳”的样子!

【作者简介】韩 今,男,南京市市级机关退休干部,江苏省、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中央及省市报刊杂志发表小小说、散文作品百余篇,多篇作品在全国和地方报刊中获奖。所著文学作品集《老团长与新房客》已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