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的灵魂震颤。暮色如轻纱般漫过巴黎圣母院的玫瑰花窗,管风琴的轰鸣声穿透哥特式穹顶,仿佛是来自天堂的低语。大主教绛红的衣袍拂过祭坛的石阶,银香炉中腾起的乳香,与七百年前的香气别无二致。拉丁文的祷词如同星子坠入塞纳河,烛光里飘动的素白袍唱诗班,正用清泉般的童声将《圣母颂》砌成一座空中楼阁。虽不解其意,但肋骨间震颤的频率与彩窗间浮动的尘埃产生奇妙的共振,恍若听见雨果笔下卡西莫多敲响的青铜巨钟,正以亘古不变的节奏叩击着现代人的灵魂。 巴黎圣母院,这座信仰殿堂的千年回响,自墨洛温王朝到拿破仑加冕,斑驳的石壁浸透了法兰西民族的信仰史诗。飞扶壁划出的神圣弧度,滴水兽凝固的古老诘问,交织成欧洲文明的精神坐标。这里既是但丁《神曲》的灵感渊薮,也是维克多·雨果唤醒民族记忆的烽火台,更见证着战火与重建中永不坍塌的人类文明韧性。

而凡尔赛镜廊的三重史诗,亦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镜廊穹顶的巨幅战争组画中,勒布朗笔触最摄人心魄的四幅:《海格立斯的神化》《路易十四亲政》用曙光破云隐喻太阳王的诞生;《西班牙征服》里燃烧的战舰倒影在357面镜中形成末日交响;《弗朗什-孔泰的征服》则将凯旋门的虚影投射向未来。
镀金浮雕间流动的,正是将绝对君权凝固为巴洛克美学的视觉宣言。在这里,历史与艺术交织,辉煌与荣耀并存,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回声里。
无论是巴黎圣母院的灵魂震颤,还是凡尔赛镜廊的三重史诗,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见证者与守护者。它们以无声的诉说,唤起我们对过去的敬畏,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铭记那些永恒的瞬间。
欧洲的旅行,总有一些特别的安排。这次的行程中,虽然规定了几个高端购物点,尤其是在法国,但导游再三强调,购物完全自愿,绝不强制。作为一名老年旅客,我早已习惯了简约的出行模式,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并不热衷。对我来说,旅行的意义在于欣赏风景、体验文化,而非物质的堆砌。
在巴黎奥斯曼大道的老佛爷百货,我仿佛踏入了一个奢华的梦境。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巨大的水晶吊灯从高高的穹顶垂下,散发出柔和而璀璨的光芒。商场内部装饰华丽,精美的雕塑和壁画随处可见,让人目不暇接。每一步都像是在艺术的海洋中漫步,每一件商品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时尚和生活的故事。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巴黎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们将时尚融入日常,将艺术化为生活的一部分。尽管我没有购物的欲望,但在这里的每一刻都让我心旷神怡。
从法国出发,经过长途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瑞士的伯尔尼。这里的圣诞节氛围宛如一场梦幻的童话。晴朗的蓝天之下,不时有滑翔伞从高山飞行而下,落在白雪皑皑的大广场上。整个城市被银白色的纱幔温柔笼罩,古老的建筑披上了洁白的冬装,仿佛穿越回了中世纪的冬日仙境。
沿着石板铺就的街道漫步,每一步都踩在松软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店铺橱窗被精心装饰,闪烁着温暖的灯光,里面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圣诞礼物和瑞士手表等传统手工艺品。圣诞树矗立在广场中央,挂满了彩灯、金色铃铛和手工制作的装饰品,灯光亮起时,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在雪地中熠熠生辉。
最令人陶醉的莫过于那些穿梭在街道上的马车。马车夫穿着传统的服饰,驾着装饰华丽的马车,马儿的蹄声清脆,与车轮碾过雪地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马车缓缓驶过,铃铛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为这个圣诞节奏响一曲悠扬的乐章。游客们坐在马车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欣赏着沿途的雪景,感受着冬日的浪漫与宁静。而在马车的间隙,现代化的汽车也在街道上穿梭。汽车的引擎声与马车的铃铛声相互呼应,奏响了一曲古老与现代交织的交响乐。街道上的行人或步行或驻足,孩子们兴奋地追逐嬉戏,留下一串串欢快的脚印。伯尔尼的圣诞节,是古老与现代交融的诗意画卷。
琉森湖(又称卢塞恩湖或四森林州湖)是瑞士的第四大湖,也是完全位于瑞士境内的第一大湖。它位于瑞士中部,湖岸线蜿蜒曲折,周围环绕着乌里、施维茨、翁特瓦尔登和琉森州四个历史悠久的州。琉森,这座美丽的城市,就坐落在卢塞恩湖畔。古朴的民居、教堂、街道与湖光山色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山水城池,鸟语花香,游走在中世纪的街巷,到处是令人驻足的商店、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式的建筑,墙上是五颜六色的花草彩绘,清新而美丽,令人赏心悦目。
卢塞恩是瑞士琉森州的首府,位于瑞士中部,罗伊斯河出口与琉森湖的汇合处。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闻名,如卡佩尔桥、垂死的狮子像等。卢塞恩市依琉森湖而建,是琉森湖畔的主要城市。琉森湖不仅是卢塞恩的重要自然景观,也是瑞士联邦的发祥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5日早餐后,我们乘坐大巴车,经过七八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列支敦士登的瓦杜兹。列支敦士登是一个位于阿尔卑斯山中部和莱茵河谷的内陆秀珍小国,西邻瑞士,东接奥地利,国土面积仅160平方千米。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月1.1℃。列支敦士登将全国划分为11个区(均为一级行政区),首都为瓦杜兹。列支敦士登人口约四万人。瓦杜兹是列支敦士登公国的首都,以印刷邮票著名于世。在这里,游客可以特别加盖入境纪念章(每人限盖一次,价值7欧元)。这个没有机场、不需要入境检查的国家,入境章也不是随便能见到的,给旅行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纪念意义。
第五站是德国的天鹅堡。夜晚上乘车归途中,我们路过新天鹅堡。这座始建于1869年的城堡,是德国的旅游名片,也是迪士尼乐园中经典城堡的原型。巴伐利亚国王亲自参与设计,梦想将新天鹅堡打造成童话的世界。城堡中拥有大量天鹅雕塑,因此得名。每年9月,在城堡歌剧大厅会举行为期一周的宫廷音乐会,游客可以切身感受王室生活的典雅和浪漫。
第六站,是一场阿尔卑斯山巅的诗意之旅。在瑞士,我踏上了一段难忘的旅程——乘坐缆车登上阿尔卑斯山。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雪的气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山顶的缆车。随着缆车缓缓上升,阿尔卑斯山的壮美景色逐渐展现在眼前。洁白的雪覆盖着山峦,阳光洒在雪面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的童话世界。我站在缆车的窗边,望着这无垠的雪景,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我想起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那首诗词中描绘的壮丽雪景与眼前的阿尔卑斯山十分贴切。在同伴们的鼓动下,我朗诵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的声音在缆车中回荡,大家也被这豪迈的诗词所吸引,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终于,我们抵达了山顶。一踏上山顶,那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粒扑面而来,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的热情。山顶的雪厚而松软,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迫不及待地冲向雪地,尽情地奔跑、嬉戏,感受着雪的纯净与自由。
不远处,一群小鸟在雪地上觅食。我从背包里拿出面包屑,小心翼翼地走向它们。小鸟们似乎并不怕人,它们围在我身边,啄食着面包屑,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感谢我。在这片洁白的天地间,我们尽情地拍照留念。大家摆出各种姿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不断响起,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每一张照片都定格了我们与阿尔卑斯山的亲密接触,也记录了我们内心的欢乐与感动。
当太阳光洒在山顶,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的缆车。回望那片洁白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这次阿尔卑斯山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更让我在雪的世界中感受到了诗意与温暖。
瑞士,这片湖光山色与和平象征的土地,让我流连忘返。阿尔卑斯山脉与国王湖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我们乘坐小火车沿着阿尔卑斯山脉行驶,沿途的风景如诗如画。国王湖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群山环绕,仿佛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山峦中若隐若现的小别墅,草地里悠闲吃草的牛儿,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瑞士的宁静与和谐,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对和平的珍视。
欧洲旅游,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要活出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灵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中寻找内心的情感释怀。终其一生,探寻那种自由和快乐是你终生追求的完美境界,感悟真正的快乐。
编辑制作:
李进花,退休教师,经常编导和担任各类公益活动文艺晚会的主持人,多次参加省市朗诵比赛获奖 。是一个热爱有声语言朗诵艺术、背景音像配乐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