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当空》
——禅偈集序
游者~圣才
稽首十方三世佛,顶礼三界众生心。余尝于青灯黄卷间得窥大道鳞爪,在晨钟暮鼓里偶见真如面目。二十载寒暑流转,每于霜雪夜闻梅香而知春信,常于生死海见浪花而识本源。今将胸中一点灵明化作纸上千行星斗,非为立言,但求指月;不执筏相,唯愿渡人。
此集为第二辑,所录禅偈三十余首,或于云起时得句,或在茶熟处成章。文字如梯,本为登楼而设;偈语似舟,原系渡河所用。其中或拈花微笑之旨,或棒喝交加之机,或空山新雨之净,或古镜蒙尘之喻。虽借儒门六经注我之胆,亦存释家三法印之髓,更怀道法自然之意。读者当以心印心,莫向字中求玄妙;宜破相见月,休从句外觅禅机。
观世音菩萨倒驾慈航,地藏王菩萨驻锡幽冥,此集文字不过芥子纳须弥之微愿。若有一人读之而破迷开悟,则如暗室得灯;若有一偈契之而明心见性,恰似甘露灌顶。然切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诸君且看——大千世界,何处不是菩提道场?生死涅槃,哪般无非般若法门?
时维乙巳初春,写于云水轩南窗。窗外泉水河鸥鹭鸣急,恍若当年达摩面壁时洞外松涛;砚中墨色方浓,依稀灵山法会上迦叶尊者微笑。
(注:凡读此集者,当知诸法空相,不立文字。所言皆是方便法门,所书尽为指月之手。若见如来真实义,须向自性海中求。)
【禅 悟】
行深知影瘦
坐久忘灯浓
偶遇寒潭月
方惊雪在松
【禅】
空山收骤雨
古寺隐疏钟
叶落观千相
云流过九峰
【禅悟】
贪嗔痴伪五云迷
伤门倒罡蔽日低
幸有青山藏不住
一泓秋水唤天机
【传灯偈】
一灯破暗镜中悬
千嶂无声月自圆
忽有潮声惊石髓
始知根系即人烟
残星蜕尽青苔纸
地脉浮成白鹿篇
且把微芒分四野
群山抱雪听春眠
【禅 意】
心流弧线书三界
烦恼为墨绘菩提
云痕暗合曼陀影
十万八千妄中谜
华严一即一切现
虚空破碎镜花移
老僧棒下月影碎
支离深处见禅机
【楞严大定】
(一)
本来无一物
楞严定中明
心如金刚固
境转自空澄
(二)
五蕴皆空处
万象本无生
耳根圆通妙
声去寂无声
(三)
止观双修路
慧日曌虚空
慈悲心广大
普度众生灵
(四)
如如不动意
无有一缕风
心安即净土
生生即无生
【禅 悟】
天地无心本来空
云水随缘各不同
众生若悟此中意
千山明月入怀中
【禅 定】
清净光明妙难言
朗曌十方无大千
虚空幻化莲花座
一念慈悲度人天
【无生法忍】
(一)
无生无死法界同
光阴觉受本来空
日月星辰皆隐没
宇宙演化亦无踪
(二)
始终起灭无分别
终点始点一念中
当下涅槃心自现
临在如来不动容
(三)
恒常此处未曾离
心如虚空万法通
无来无去无生灭
寂照如如本自融
【禅 悟】
镜中千面映人间
善恶浮沉神自闲
莫向寒风求暖意
禅心无视即远山
【禅 悟】
觉明三千界
神通万法行
临在尘缘境
无佛住化城
【禅 悟】
挥刀斩恨泪犹温
拾尽灵霄梦未真
曾经刻下沧桑迹
愁绪萦诗墨染心
春风几度昆山暖
潮退浪消缘不寻
久别重逢一真境
如如不动观前尘
【禅 悟】
悬钟未叩彻空鸣
茧裂星芒曌五更
野渡冰澌沉雁影
孤峰雪瀑洗松声
三生石冷苔犹绿
百衲衣寒月自澄
忽有幽香浮涧底
青莲出水震雷霆
【诗社雅聚感怀 】
冬意已随残雪逝
春声初送暖风回
轩中聚首情难尽
茶酒交心志不违
诗脉寻根承古韵
文禅待振启新桅
但将清咏传千里
遍引群芳上翠微
【禅 悟】
悟道修真入空门
苦修成佛妄中寻
奉身合道智无际
拈花一笑示禅心
【无 题】
人生短短几十秋
岁月穿梭不可留
往事如烟随风去
未来似梦待追求
红尘滚滚多烦恼
青山隐隐少烦忧
何不潇洒走一回
笑看风云任自由
【禅 观】
浮云不羁任西东
流水无心自始终
朱门深锁千重雪
草舍闲听万壑风
有形皆幻无须恋
无念即通本是空
且汲清泉煮明月
一襟星斗照禅僧
【禅 悟】
心若明镜映天光
无求无欲自安详
一念清静三千净
万法随缘处处香
【禅 悟】
柴米油盐皆道场
行住坐卧是禅方
莫问成佛何处去
当下心安即西方
【 茶 呤】
一壶春水煮新芽
几缕清香透碧纱
莫道此中无别趣
闲来细品是生涯
【敬张文风老先生】
墨香随意化诗篇
教化无形润大千
三尺讲台传慧业
一生魂淬守真诠
天心印篆如耕月
金石无声自悟禅
文脉家风传妙法
儒贤气节贯辽南
【山寺禅僧】
莲台趺坐月垂钩
竹影移墙风自收
万壑松涛心上过
云钟不动五更休
【静 观】
山寺松风绕指柔
星河半盏照心舟
三千已伴青烟散
古寺钟沉山未游
【禅 悟】
佛性澄明照大千
非空非有镜中观
遍览竹编三千册
不著心底半字诠
云痕聚散原无相
磬韵浮沉本自然
欲问禅机何所指
拈花人在落花前
【情 妄】
莫向空渠惜月寒
抖衣星屑始知难
眸中亘古藏青色
浪里浮槎证胆肝
情劫无非心上锁
灵锋悬作镜中銮
此身抛却红尘债
万里春风涌玉峦
【镜 鉴】
心灯明灭照须弥
一念初萌万象慈
因果从来无漏网
乾坤岂敢有偏私
清风过耳原非相
潭影涵空本是痴
拂却灵台三寸雪
大千风月正当时
【星海拾贝偶得】
有意无心皆定数
天机浩渺如海山
潮来浪去纹如掌
沙没珠成泪已寒
得失穷通原有命
浮沉起落本无端
拾得灵贝晨曦里
一片幽光万相安
【春雷夜雪有悟】
滨城夜半闻惊雷
雪漫泉河冷翠微
风卷琼瑶天怒语
云崩鳞甲玉尘飞
已窥造化无情道
始信空华有所归
此际谁怜孤鸥冷
临窗不觉泪长垂
【清明祭祖 】
寒雨清明返故屯
春山寂寂柏森森
青稞一碗酬黄土
黄裱三张缅至亲
烟火人间存五味
慈颜梦里化禅心
死生本是寻常事
且看流云自古今
【显密玄禅丹道】
不着半缕即通禅
何必读经破万千
倘若不为形所困
当下即成大罗仙
【大道通明】
半句真诠若悟透
何须经卷满高楼
身心本是浮云聚
自性犹如碧水流
莫被皮囊遮慧眼
通达天地以灵眸
红尘万丈皆禅境
茶饭行来任自由
附感言:
从秦朝到今天
桃李不过才熟了
2231次……
每片土地都需要去唤醒,每片土地都需要被疗愈。
当我们深切的触摸到这片土地的血脉,感受到的祖先、更古老祖先在这里,在这个天地间的创造,一切的伟大与光辉,我们将重新生发出我们自己生命的庄严,我们作为子孙,作为华夏子孙的使命与道途,将重新返回到
神性的起源,神性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