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荷叶-日本大米价续14周上涨恐慌创新高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社、央视总台今晨发至东京最新消息,昨天4月14日,本农林水产省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31日至4月6日的一周,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为4214日元(约合215元人民币),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连续14周上涨。
消息面还显示,在日本首都东京大都市圈内超市里,一袋5公斤的大米售价5000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40元,每斤大米价格高达24元。这并非什么高级有机稻米,而是日本寻常百姓家饭桌上常见的大米。
据日本最大媒体《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今天4月15日报道,在日本超市货架上,十公斤装的大米如今变得昂贵稀罕,家庭主妇们反复掂量价格,谨慎地挑选,生怕看错价签。东京便利店的饭团价格飙升,涨幅惊人,甚至超过股市波动。昨天售价才150日元,今天已经涨到了200日元。
据日本NHK连日来报道,网络上,日本民众表达了,对日常生活成本日益上涨的担忧,感慨如今连点一份和牛料理或添碗饭都需仔细掂量。
究其原因,盖出于:日本大米价格近期暴涨,数据显示其一年内上涨超过一倍,创下近五十年来新高。
日本媒体抱怨,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米价格稳定,如今却发现,日本大米价格上涨速度甚至超过了工资增长。更令人绝望的是,这场持续一年多的风波远非短期问题所能概括。
日本政府近期面对持续飙升的米价,最终决定动用储备,紧急投放二十一万吨大米平抑市场。此举看似强势,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因为,专家粗略估算,按日本1.25亿人口均分,每人仅能分到1.68公斤粮食,够吃多久尚难预料,一个三口之家恐怕连半个月都难以维持。
日本相关专家称,日本稻米价格持续走高,按理说种植稻米的农民收入应该大幅增加才对。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许多农民非但没有致富,反而面临着破产的困境,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许多日本农业网民抱怨,如今种田,不仅辛苦,还可能亏本,收益远不如预期。同时大米价格上涨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豆腐、味噌、酱油等多种食品价格也随之飙升。就连向来稳健的啤酒厂都难以承受,纷纷叫苦不迭:“麦芽价格暴涨,成本完全失控,此情此景,生啤恐怕要变成高端消费品了!”“大米短缺”不仅困扰着普通日本民众,更使日本央行面临巨大压力。
笔者志清注意到日本相关农业专家分析,日本农业的困境是问题的根源,这才是事情的真相。专家称,最近三年来,日本农业生产成本急剧攀升,农民的负担日益加重。化肥价格暴涨2.8倍,柴油和农药价格也令人难以承受,这三项主要开支的持续上涨,严重挤压了农民的利润空间。耕种成本暴涨,水稻种植户叫苦不迭,许多人无奈表示:卖一吨稻谷的收入,甚至不够拖拉机加满一箱油。
再仔细分析,日本大米价格上涨,农民收入未增,消费者叫苦不迭,那么究竟是谁从中获益?这背后是否存在资本操控,暗中攫取利益的可能性?令人震惊的是,日本超市大米脱销,而与此同时,大量准备出口的“特供米”却堆积在粮仓,这暴露出其市场流通机制的严重瘫痪。在日本,大米,作为民生必需品,如今却沦为国际资本操纵的投机工具,这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商品交易问题。
今天凌晨,笔者志清读到,东京超市近日出现反常一幕:泰国香米和印度长米价格竟然低于日本国产米,令人啼笑皆非。这令日本大量的家庭主妇每天“久久滞留在各家超市,其忐忑忧虑之心写满在脸上”!民以食为天。手中没米心必慌!日本会有麻烦了!为此特赋《乾菏叶》为评为观。
东洋米,
价非常。
蹭蹭扶摇上。
十斤装。
窜高狂。
当厨主妇滞商场。
忐忑持家罔。
一一2025年4月1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