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生教授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留影
李菊生,男,1944年9月出生,江西鄱阳人。教育家,著名瓷画家。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书画院副院长。
并出版《李菊生陶瓷艺术》、《李菊生陶瓷艺术集》《当代景德镇陶瓷作品集――李菊生作品选》、《艺术陶瓷创作与技法》等著作,以及编著《中国景德镇艺术陶瓷精品鉴赏》、《景德镇当代美术作品集》等画集。

工艺革新·从景德镇到世界的艺术对话
2024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携其高温颜色釉陶瓷作品亮相法国卢浮宫“中国传统艺术巴黎交流展”,不仅成为中法建交60周年文化交流的亮点,更以“瓷上丹青”为载体,向世界展现了文人瓷画的东方美学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现代生命力。

李菊生教授与法国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雷米·艾融交流
李菊生教授法国展览不仅是个人成就的展示,更是景德镇高温颜色釉陶瓷艺术国际化的里程碑。他提出“颜色釉绘画应如蔡伦造纸般走向世界”,通过巴黎卢浮宫这一世界级艺术殿堂,他将高温颜色釉的“不可控之美”转化为跨文化对话的媒介。法国艺术家雷米·艾融评价其作品“为欧洲艺术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美学的窗口”。
在展览中,李菊生与法国艺术家Aude de Kerros互赠作品,并强调“艺术无国界”的理念。他主张将西方现代艺术的光色表现(如雷诺阿的影响)融入瓷画创作,同时以东方哲学为内核,形成“古意今韵”的独特风格。这一展览背后,映射出李菊生在文人瓷画传承、工艺创新及学院派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多重贡献,为新时代陶瓷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人瓷画·传统文脉的现代表达
中国画大师·潘天寿曾言:艺术之高下,终在境界。境界层上,一步一重天。文人瓷画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的流派,其核心是将诗、书、画、印等传统文人艺术元素融入陶瓷创作,形成“瓷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境界。而这背后体现的是艺术家深厚的综合文化素养。李菊生将高温颜色釉的物性特征与文人画的诗、书、画、印写意精神相融合于陶瓷作品,创造出独特的"窑变写意"语言体系。
他的陶艺创作能得心应手地在吸收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巧妙大胆地借鉴西方绘画技巧,布局空灵,气韵生动而富于节奏感。李菊生教授擅于从文化意蕴的深度引经据典,表达作品“意境高雅”的境界而著称。如在《唐人马球图》系列作品中,他运用釉料在1320℃高温下形成的自然流变,让青花料色与铜红釉在窑火中自由渗透,形成类似水墨晕染的朦胧意境。如《观棋不语真君子》等,通过瓷画人物传递儒家“兼济天下”的胸怀与道家“静淡空灵”的哲思。他注重以文学之笔抒写陶瓷之魂,将历史典故、诗词意境转化为瓷上丹青,使作品兼具叙事性与思想性。
李菊生 观棋不语真君子 成交价:190.4万元
高温颜色釉瓷镶器 中国嘉德2008秋拍品
李菊生教授作为“高温颜色釉陶瓷绘画装饰工艺”的开创者,并将传统颜色釉从器物装饰提升为独立的绘画语言。通过40余年实验,他克服高温烧制的不确定性,使釉色在窑变中形成“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视觉效果,赋予文人瓷画以流动的生命力。其作品《昭君出塞》以448万元高价成交,印证了市场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认可。
学院派体系·传承创新的教育使命
李菊生作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其教育实践为文人瓷画的代际传承构建了系统化路径:他主导的“高温颜色釉”课程体系,将传统书画修养、现代造型训练与材料工艺研究熔于一炉。他要求学生在学习传统绘画基础的同时,必须掌握釉料配方的化学方程式,这种跨学科的教学设计打破了工艺美术与纯艺术的学科壁垒。并将文人画品评体系引入陶瓷艺术评价标准。通过理论教学与窑炉实验结合,培养出一大批新一代艺术家。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青的《凤求凰》《红藕香残》等作品,既延续了父亲的文人意趣,又融入现代构成语言,展现“艺二代”的创新自觉。
作为具有国际视野格局的艺术家,李菊生推动的“大美中国·世界行”系列活动,联合五洲传播中心拍摄纪录片《大师的艺术》,将陶瓷教育从课堂延伸至全球舞台。2024年法国展览期间,他呼吁“世界艺术家共赴景德镇创作”,以开放性教育生态吸引国际人才参与陶瓷创新。
李菊生曾言:“艺术家的使命是点亮人类文明的星光。”展望高温颜色釉文人瓷画的未来,需以传统文脉为根,以高温颜色釉等工艺突破为翼,避免陷入符号化窠臼。而这一历程,既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注脚。在景德镇千年窑火的映照下,高温色釉文人瓷画正以其独有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活力,书写着新时代的陶瓷史诗。
在全球化与在地域性交织的文化语境中,李菊生教授的艺术教育实践构建起传统文脉传承的立体网络。他像一位文化的炼金术士,将文人书画的基因片段植入陶瓷艺术的细胞,在窑火中培育出具有当代生命力的文化新物种。这种既保持文化根性又拥抱当代语法的转化模式,为传统工艺美学的现代演进提供了重要范本,更启示着当代教育者在文化传承中应有的历史担当与创新勇气。当釉色在高温中自由流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材料的涅槃,更是一个文明体在当代语境中自我更新的生动图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局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局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