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古楼系列短剧第三集《红鲤鱼报恩》
编剧/于应克
讲述人;
大家都知道,咱们临清古楼的豆腐好吃.滑嫩香甜,尝一口,留有余香。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古楼的水好。井水属于阴水,冰凉。河水属于阳水,温热。里边含有多种矿物质。营养价值极高。所以说用运河水做出的豆腐非常的好吃。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做豆腐的人要心地善良,诚实守信。
古楼坐落在临清古城东部,紧靠京杭运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巍峨高大,气势磅礴。
在这里居住的人,憨厚朴实,淳朴善良,他们各有所长,凭着祖传的手艺,养家糊口,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王生今年二十多岁,身体强壮,性格温顺。一边做豆腐贴补家用,一边伺候卧病在床的老娘,生活不怎么富裕。
这天,他刚卖完豆腐,推着车子准备回家,半路上碰见一个打柴的樵夫提着一条大红鲤鱼,准备回家。
王生走上前去,拦住樵夫。
王生;大哥,你这条鱼卖给我吧吧,我妈妈身体有病,需要补身子。我把今天买豆腐的钱都给您。樵夫很爽快的把鱼递给了王生。王生一进家门就喊娘。娘,我回来啦。今天咱们做鱼吃。母亲;孩子,你这孩子太浪费了,买个豆腐,挣不了几个钱,我不吃,快给人家退回去。
王生:娘,你别管了,咱们今天改善伙食。我去收拾到厨房,正准备刮鱼鳞,的时候,却发现那条红金鱼眼里韩满了泪水。身体在不停的抽搐。王生心里纳闷,拿着鱼回到正房。
王生;娘,你快看,这个红鲤鱼怎么哭了?
母亲;所有的生灵都是有情感的,别看他们不会说话,眼神可以表达一切。你快拿到河边把他放了吧。
王生;娘,这是我用今天卖豆腐的钱买的。平时您也没吃啥好东西。
母亲:孩子,钱没有可以再挣,可是生命可只有一次呀,不管动物还是植物。别啰嗦了,你赶快把鱼放回去吧。
王生一溜小跑来到河边,非常愉快地把鱼放回到水里。说来也怪,那条鱼游出好远,还不停地往回看。
王生回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母亲,老人的脸上漏出了舒心的微笑。王生起早贪黑,伺候老人,做豆腐,卖豆腐,日子过的平静而又充实。这天晚上,王生伺候母亲睡下,在磨房里赶着毛驴磨碴子。总听得有人在叫他的名字。回头一看,竟然发现一个红衣女子站在门口。她,十七八岁的样子,身材苗条,明眸皓齿,柳眉星眼,长得非常漂亮。王生心里纳闷。他停下手中的活。
王生;姑娘,你是哪村的、走迷路了吧?或者是和家人吵架了?
红衣女子:大哥,我是东海龙宫的女儿,特意来报恩的。
王生;你就别瞎说了,世上哪有什么精怪圣灵的。你肯定是和父母闹别扭了,离家出走。你是哪村的,我马上送你回去。饿了,我去给你拿掉吃的。
红衣女子:大哥,我真是来报恩的,你不记得,前段时间,你放了一条红鲤鱼,那就是我。只因为我的两个姐姐大青二青在卫河里兴风作浪。我就劝她们不要涂炭生灵。他们不但不听我的劝导,还怪我多管闲事。我心里很生气,迷迷糊糊地就被人捞上岸了,如果不是你们娘俩,我早就变成盘中餐了。
王生;原来是这么回事啊,怪不得卫河年年发大水呢。兴风作浪,那是她们姐妹的事。跟你没有关系。我妈妈向来是披萨心肠。救了你理所当然,我不需要你报答。赶快回家去吧。
红衣女子:我不回去了,留在你家伺候老娘。王生;照顾老人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不能烦劳你,赶快回家去吧。
红衣女子;我不走,我要和你结婚,我要留下来,和你一起经营好这个家。
任王生怎么劝说,红衣女子坚持要留下来。
小两口男主外女主内,互助互爱,生活得无忧无虑。不知道红衣女子使了什么法术,王生的豆腐产量有多,质量又好。在周边卖得特别好。
红火的生意纵火遭到同行的嫉妒,有一个李怀忠也是做豆腐的,因为平时缺斤少两,偷工减料,掺杂使假,生意做的一天不如一天。
这个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处处和王生作对。这天他假惺惺地的跑道王生家里。
李怀忠:王生兄弟,忙着呢。
王生:李大哥来啦,快请坐。
李怀忠:王生兄弟,张员外家里,明天办喜事,需要三百斤豆腐,今晚做出来,明天一早,送他府上去,我走了啊。
王生;李大哥,我能力有限,真的接不了这个货呀。
李怀忠:好兄弟,这肥差我就交给你了。再见。
李怀忠走后,王生一筹莫展。妻子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妻子;当家的,这有何难?区区三百斤豆腐,举手之劳的事。
王生:我都快愁死了,你就别再说风凉话了。
妻子;当家的,你就瞧好吧。
说完,他用手一指,石墨飞快的旋转,雪白的豆浆清香扑鼻,火苗在灶膛里跳跃着。一墩墩豆腐整齐地摆在磨坊里。
看到三百斤豆腐如约送进张员外家,李怀忠却像泄气的皮球是的瘫软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