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作品,往往是超前于时代的
——《黄金时代》读后感
陶玉山

王小波,文学奇才,干净自由的灵魂。“生前寂寂无名,死后被追捧封神”的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文坛流浪汉、独行者。被主流文学圈子无视的伟大作家。他勇敢、大胆,从不追波逐流,活得简单纯粹。文字深刻又有内涵,寥寥数语,深得中国古典文学之妙境,极易引发灵魂的震撼与共鸣。他可以把很深的道理用简单的文句表现出来;也可以将很浅显的东西描写得很不平凡。更是习惯于用嘲讽的方式,将沉重的东西写得淋漓尽致。这是王小波非常突出的过人之处。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当年获台湾联合报大奖的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有人甚至断言:五十年、乃至百年后,谈到二十世纪末的中国小说,《黄金时代》是一个绝对不会绕开的话题。
这篇小说描述了一个叫“王二”的下乡知青在不正常的荒谬环境中遭到的各种不公正的待遇。而他却摆脱了传统文化人的悲愤心态,创造出一种反抗和超越的方式:虽然不能证明自己无辜,便倾向于证明自己不无辜。一个人可以微弱,但要有光;即使光芒微弱,也能在这个世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他就像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行我素,不管他人怎么看待,以让人瞠目结舌的性爱作为对抗外部世界的最后据点,将当时人们回避不已的性爱表现得既放浪形骸又纯正无邪,不但不觉得羞耻,还轰轰烈烈地进行到底,对陈规陋俗和政治偏见展开了极其尖锐又包含幽默的挑战……作者用属于自己的讽刺方式,诙谐幽默的语言,将荒诞不经的现实与深沉的思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感受到一种莫大的悲哀,在荒诞中看到了真实;揭示了社会的虚伪与不公,展示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与责任。让我们在叹服之余由衷感到:伟大的作品,往往是超前于时代的。读后印象深刻,更令人深思。
王小波小说语言里充满了色彩和味道。根子里是入世的烟火气。阅读他的文字,就是把生活变得有趣的过程。真得就像他说的一样:“一个人之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有诗意的世界。”我们知道,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描写人性。王小波的小说也不例外。独特丰厚的知识构成,使得王小波的小说趣味具有了综合性的特征;广泛踏实的学识让他在创作时左右逢源,各领域的信息信手拈来,运用得自然熨帖,恰到好处;追求思维的乐趣则赋予了小说的趣味明显区别于浮华无味、肤浅无聊的逗笑;澎湃的诗意想象在二者基础上提升了小说的审美价值,充分体现出小说应有的艺术之这使得王小波的小说具有了独一无二的魅力。让我们阅读时,快乐又沉思,痛楚并喜悦。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在书中,与不同的人对话,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真的是:题材没有新旧,就看怎么写。生命是一场游戏,苦与乐都是游戏环节。看透它,才能接受它,玩它;而不是被它玩。这是《黄金时代》这篇小说体现出来的王小波的哲学观和对待人生困苦挫折的态度。生活不在别处,当下即是全部。就像书中陈清扬所说:“人活在世上,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开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这篇小说之所以特点如此鲜明突出,就在于王小波本人有一种“置身其间却又抽身其外”的精神气质。就像什么都明白的人,最温柔,最冷漠,也最孤独。作为“大器晚成的、纯粹的文坛外白话文高手”,他的文字看似朴实无华,没有丝毫娇柔造作,以最直接的表达传递世间百态;时空交错笔法是他最擅长的叙事方式。王二和陈清扬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必须过他可以接受的生活,这恰恰是他可以改变一切的动力。机会使我们认识他人,更认识我们自己。饭要和有缘的人吃,话要和同频的人说。情绪很贵,要接近让你愉快的人;时间很贵,要和懂你的人相处,别浪费在不值得的事上。作为喜欢阅读的我们,能够遇到“中国白话文第一人且甩开第二名很远”的“神一样存在”的王小波,拜读他的文字,实属一大幸事,乐事。
语言是王小波小说最为出彩的地方。他的文字有一种诗的韵律感,表现出只有真正的诗人才有的那种惆怅以及哲人一样的寂寞和思索。阅读起来不仅爽快,还很有内涵,趣味横生,妙不可言,让小说格外动人。丰富的知识面和广泛的阅读,以及深刻的思考,使得他的文字具有一种故事之外的精神魅力和思想厚度。而口语化更是其语言的一大特色。博闻强识的,他能用最为朴素的文字展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特别美,朴素中暗含独特魅力,嬉笑中蕴藏真理,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知识就是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没有良知的知识储备是一种灾难。由此,对他说的“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这句话,好像有了更明确清晰的理解认识。
“始于才华,终于灵魂,不为外物所役”的王小波说:“人们认为最羞耻的、最该隐讳的东西,恰恰是最不值得羞耻、隐讳的东西。真正的私情是每个人的感情,那是最个性化的、最该秘而不宣的东西。”他还说:“(《黄金时代》)这篇小说里很多地方写到性。这种写法不但容易招致非议,本身就有媚俗的嫌疑。我不知道为什么就这样写出来。现在回忆起来,这样写既不是为了招些非议,也不是想要媚俗,而是对过去时代的回顾。”人活在世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古人云:“食色,性也。”想爱和想吃,都是人的本性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了人性的障碍。
汉刘向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一本好书,不仅可以医治个人的愚昧,还能治愈精神的种种顽疾。人之所以犯错误,不是因为他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懂。有人说,没有一个爱情故事能像《黄金时代》这样写得这么大胆又深刻。可以说是“在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作者将那个特殊时代的种种荒诞不羁、光怪陆离用直透人心的文字剖析得一清二楚。他们的青春和迷茫不知打动了多少读者。阅读了这篇小说让我们感想感受多多。这是一篇无论你的心情如何,随时都可以拿过来打开阅读的小说。不同心情,可以读到的东西有很多很多。而所有的东西都指向一点:对于生命赤诚的热爱。
我们眼中的世界,取决于我们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而天才的世界注定是孤独的,他们对世界的认知通常不会被常人理解;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孤独创作,在自身的生命中不断创新。这些超前作品,在数年,甚至几十年后他们告别人世了,才会逐渐被人理解、接受并广泛传播,影响甚远。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病逝、年仅45岁的王小波就是这样一位作家。

作者简介:陶玉山,济南人,作家,藏书家,山东省作协会员。1981年2月在《济南日报》副刊发表文学处女作。迄今已在国内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二百多万字,作品多次在市级以上文学征文中获奖,有多篇文章收入到文学作品集。荣获2023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