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七星诗社微刊
第147期
广西诗人陈登岳步韵杜审言诗十二首 杜审言是初唐向盛唐诗歌过渡的关键人物,其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新,尤其对五言律诗的成熟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诗风雄浑豪迈,情感真挚,既有对时事的关注,也有对个人情怀的抒发。
步韵《渡湘江 》
风雨飘零忆旧游,春江花落起清愁。
伤心只要人无恙,潸泪随波向东流。
01渡湘江
初唐·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步韵《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威明震远边,阊阖万峰前。
银汉漏星落,琼楼挂月悬。
鸾舆涵紫气,玉殿淡苍烟。
忧乐心随己,夕阳红满天。
02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
初唐·杜审言
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
云标金阙迥,树杪玉堂悬。
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
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
步韵《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出京门外,海棠竞芳开。
壮怀天地阔,华发岁时催。
野鹤翩新雨,浮云照古台。
春风随起舞,一笑更倾杯。
03宿羽亭侍宴应制
初唐·杜审言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空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馀杯。
步韵《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云中群鹊合,长望远将归。
银汉痴人梦,丹霞客子衣。
一挑儿女重,双鬓乱蓬飞。
景遇奈何乐,终年共此机。
04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初唐·杜审言
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
敛泪开星靥,微步动云衣。
天回兔欲落,河旷鹊停飞。
那堪尽此夜,复往弄残机。
步韵《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一
倦念蹉跎事,郊筵何所求。
山池能尽揽,崖岸亦长游。
月送千帆影,云登百尺楼。
榴花浑似画,莫忘海棠幽。
05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一
初唐·杜审言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
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松游。
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
步韵《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其三
碧海浪淘沙,波光映晓霞。
晴空舒鹄翼,玉露滚荷花。
戏蝶同为客,游蜂不择家。
归来迷宿鸟,只见夕阳斜。
06其三
初唐·杜审言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仙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步韵《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作客未为别,深情复见君。
读书破万卷,对酒醉孤云。
斗雀几时静,鸣蝉终日闻。
无双休自怨,何处觅同群?
07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
初唐·杜审言
行止皆无地,招寻独有君。
酒中堪累月,身外即浮云。
露白宵钟彻,风清晓漏闻。
坐携馀兴往,还似未离群。
步韵《登襄阳城》
茅庐余址在,今始为君开。
汉水千秋去,楼船百战回。
隆中留胜迹,楚塞吊遗台。
青史流芳久,英魂远俗埃。
08登襄阳城
初唐·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步韵《旅寓安南》
一抹夕阳美,桑榆暮景催。
春寒塞北秀,花暖岭南开。
纷扰尘间事,噪喧何处雷。
诗成同野啸,还要问由来。
09旅寓安南
初唐·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
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
故乡踰万里,客思倍从来。
步韵《春日怀归》
忆念春风里,光阴又隔年。
轻舟飘远水,短棹荡前川。
茅屋宿归鸟,苍山笼晚烟。
故乡何处是,梦断白云边。
10春日怀归
初唐·杜审言
心是伤归望,春归异往年。
河山鉴魏阙,桑梓忆秦川。
花杂芳园鸟,风和绿野烟。
更怀欢赏地,车马洛桥边。
步韵《经行岚州》
忘与孙儿别,孤身愁苦寒。
长杯随梦逝,短烛伴宵残。
雁影曾相识,诗笺不忍看。
烽烟处处急,衰朽畏征鞍。
11经行岚州
初唐·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步韵《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长别最愁人,漓江岸柳新。
凄迷楼上月,寂寞梦中春。
北国遍芳草,南洋皆泛萍。
河山无限好,凭眺莫沾巾。
12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初唐·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照绿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