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洪泽
宣传洪泽
——读《洪泽报》有感
刘兆富
2020年5日8日的巜洪泽报》第三版用整版的篇幅配图刊载了赵恺的“洪泽六记”。赵恺老人今年已83岁高龄,他1955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17岁的年青人就被分配在洪泽县(当时属淮阴县)高涧乡王集小学任教,2019年8月还专程来洪泽寻访王集小学旧址,拜望当年的同事书法家夏克智。这位从孤儿院走进中国文学馆的一级作家,曾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一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受到过邓颖超的亲切接见。
就是这位耄耋名人,亲自撰写“洪泽六记”,表达了对洪泽的无比热爱。淮安市人大原副主任.、党组书记陈洪玉乡贤对此评价道:“出神入化,雷震苍穹”。作为洪泽人的我,也不禁对赵老肃然起敬!
就在5月7日,洪泽区委朱亚文书记还在朋友圈中亲自推介此文,各地点赞者众多;洪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花群也指示洪泽新闻网、洪泽发布等融媒体平台陆续刋发这篇宣传洪泽的名人之作!可见家乡领导的重视和媒体人的敏捷!
说到宣传洪泽,在我洪泽工作期间几位新闻界老朋友熟悉的身影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是人民日报社现任副总编辑许正中和中央电视台的贺学国两位在京乡贤。当年洪泽芒硝矿的开发、元明粉一期年产5万吨的胜利投产和洪泽湖水上渔民运动会等新闻都登上了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90年代的洪泽湖金秋新闻联谊会,每届他俩都陪同首都的各大新闻单位的几十位编辑和记者来洪泽采访,真可谓挖掘多方人脉资源,为宣传家乡尽心尽力!
在江苏省内,新华日报原副总编辑、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周世康,当年曾下派在洪泽挂职县长助理。1986年12月,在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老将军的亲自关怀下,洪泽县原电子设备厂与在上海的航天部新中华机器厂联营成立“曙光电冰箱厂”,“航天牌”140立升家用电冰箱年产5万台生产线胜利投产,人民日报刊发周世康等撰写的消息后不久,周世康的署名文章“航天精神 ……”又在新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极大提振了洪泽人的精气神,拓展了洪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994年2月26日 ,正值省政协会和省人代会召开之际,周世康正担当新华日报社值班编辑,特意安排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原科长夏宝国撰写的 “洪泽工业产品跨江越洋”重头文稿,省“两会”全体代表人手一份,在“两会”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以至省人大代表、洪泽县原县长蒋暄民当夜兴奋地打电话给我,要奖励夏宝国。从此,洪泽县委宣传部创立了“新闻奖励基金”,激励全县上下多出宣传洪泽的好作品。
还有从岔河来到南京曾任省新闻出版局报刊处的沈耀先处长,当年正是他的力挺,《洪泽报》才力排非议,得以复刊。在复刊仪式上,他和周世康还亲临洪泽热情地指导我如何当好报社总编,寄语报社全体采编人员一定要认真办好巜洪泽报》
…………。
现如今,欣喜地看到,由于历届区(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新闻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步入新时代的《洪泽报》与全省率先组建的区融媒体中心,坚持以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闻與论工作的系列讲话为指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忠实履行新闻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借助独特的大湖优势,全方位唱响“洪泽声音”,广为洪泽干群和在外乡贤所钟爱。
相信区内外热爱洪泽的新老朋友,一定会更加热心地关注洪泽,更大力度地宣传洪泽,更多地将项目和资金投向洪泽,为推进洪泽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助加推力,让这座湖滨生态旅游新城放出更加炫酷的光芒!
爱是人格
——致兆富
洪泽湖,
一座建筑在时空制高点上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它的镇馆之宝是流动的玉石:生命之水。
人类热爱生命之水。
作家的使命是热爱并表现热爱。
爱是人格。
2019年8月赵恺诗人(左三)专程来洪泽寻访刚任教的原高涧乡王集小学旧址并拜望当年的同事书法家夏克智(右三)及其子夏宝国(左二)。
作者简介:
刘兆富 ,男,1946年4月出生,籍贯江苏洪泽,196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副研究员。曾任中共洪泽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副书记、淮安市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等。
退休后于2014年元月发起创立淮安市洪泽县(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并任首届理事长、江苏省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基金会)助学部部长。现为淮安市洪泽区爱心助学基金会功勋理事长。
曾荣获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安市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洪泽好乡贤、洪泽好人、淮安好人、江苏好人、淮安市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提名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