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之二)
——为纪念援越抗美60周年而作
向德荣
三、中国对越南的物资援助
1965年4月初,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受胡志明主席委派,率党政代表团到达北京,请求中国扩大对越南的援助,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4月,越南劳动党请求中国支援。毛泽东主席决定向越南提供全面无私的援助。4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与越方领导人会谈,就中国向越南提供军事援助问题达成协议。为了履行协议,中国先后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数千家科研单位、工厂担负了援越抗美的任务,为越南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其他物资。只要越方需要,中国有现成的就马上供给,甚至抽调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没有现成的就立即生产;没生产过的即行组织研制。越南要求中国援助物资品种多,数量大,时间紧,要求高。承担生产、研制任务的单位把它当作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加班加点,不折不扣地完成。
胡志明来华访问期间,恰逢毛主席外出视察,于是两人选择在长沙相见。在此之前,毛主席已经对越南的局势有所了解,也对胡志明来华的目的心知肚明。他开门见山地说:“胡主席,你来自越南,我来自湖南,咱们一家子嘛!有什么困难?要人有人,要物有物,你说。”毛主席此话已经十分明确,中国将倾尽全力支持越南对抗美帝国主义,中国要多少给多少,那么中国到底给了越南多少援助呢?

中国援助越南的总值为200多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在越南抗美战争时期提供的)这个数字显然不小。在这200多亿美元中,93%是无偿援助。具体地说,中国对越援助中,无偿援助达188.4多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93%,贷款为13.523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6.7%。有的贷款到期时,越南无力偿还,中国方面也不计较,予以谅解。两百多亿美元的价值,经济学家早就计算过,当时它相当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近4年的军费开支,相当于共和国10多年的教育经费,而且还不包括我军32万人参加援越抗美所耗费的巨资。20世纪50至70年代初,中国的物价一直是全世界物价最低的国家之一,意味着中国需要交付数额惊人的货物;当时中国是穷国,其间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困难时期”,提供如此巨额援助,对中国来说是不易之举。可见,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是不遗余力,已经超负荷运行。
为了把武器装备迅速运送给越南南方解放军,我们拨出巨额款项,开辟到达越南南方的运输线,建设秘密港口。每年中国还提供成千上万美元外汇,供越南南方解放阵线作为国际活动经费。在越南南方人民遭到美国海空封锁,粮食供给困难的艰苦岁月,中国轮船不顾敌机轰炸扫射,开到越南南方附近的海面,把用塑料等四层包装的-袋袋大米,顺潮流放,支援饥饿的南方人民。与此同时中国三个汽车团分别从广西崇左、宁明、凭祥三条公路运去一批又一批越南人民急需的物资。1975年5月,越南南方刚解放,中国远洋货轮'红旗155号、红旗157号和衡水号,又满载大米、纺织品和药品等物资,去援助越南南方人民,帮助他们安排生活。
在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还无偿地向越南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和作战物资,其中有飞机170余架,舰船140余艘,坦克500余辆,汽车1.6万余辆,火炮3.7万余门,枪216万余支(挺),枪炮弹12.8亿余发,并为越南军队培训了各级指挥员和各种专业技术人员6000余人、飞行员和机务人员200余人、汽车司机和修理工1万余人。另有资料说,1962年夏,为援助越南南方人民抗击美国侵略,中共中央、中国政府就决定无偿给越南提供各种枪9万支,(或者说是,无偿提供了230个营的武器装备)随着战争规模扩大,中国无偿提供的军事援助也不断增加。1963年,中越签署了协同作战文件,并再次承诺提供军事援助,同年,中国将边境上最重要的关口从“镇南关”改为“友谊关”,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情。还有,1965年和1966年,中国向越南派遣了1000多名技术和军事专家,以帮助越南在战争中取得胜利。
四、中国秘密出兵越南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65年6月开始组成援越部队进入越南北方,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根据中越两国政府及军队签订的有关协定,中国援越部队在越南北方的战斗历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5年6月至1970年7月。这一阶段,是越南人民抗美战争最激烈最艰难的阶段。中国先后共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 部队23个支队和海军扫雷工作队(12艘扫雷艇、4艘保障艇)共32万余人,其中,工程部队17万、防空部队15万。(其中1967年援越部队最多时达17万余人),担负抢修抢建公路铁路、机场、通信设施工程任务,以及防空作战、后勤保障及运输等任务。第二阶段,1972年5月至1973年8月。中国抽调汽车部队在两国边境地区担负援越运输任务,派出扫雷部队帮助越南扫雷并抽调部队和民兵为越南铺设输油管线。
到越南北方担负铁路公路抢修、国防工程建设、防空作战和扫雷等任务,牺牲1446人,他们被就近安葬在越南57座陵园内,与家人生死两隔。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让美军闻风丧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圆满完成了祖国和人民交给的支援越南人民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任务,为伟大的国家、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伟大的领袖争了光。


根据协议,1965年4月10日,应越南政府请求,中国派出军事代表团和铁道工作组离京,经凭祥换乘越南车辆入境。(1930年出生、现年95岁、时任铁道兵二师六团参谋长潘成忠,随龙桂林率领的铁道考察组赴越南考察。)国务院、总参谋部要求代表团和工作组:摸清越南铁路情况,抢修抢建铁路需多少兵力,我高炮部队怎样掩护重要桥梁目标及所需兵力。4月27日签订了《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以后又陆续达成了一些补充协议。按照该议定书相关条款,经中央军委同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决定组建“中国志愿工程队”入越执行上述任务。

在河内以北地区修建铁路正线117公里、铁路桥30座、隧道14条,改建铁路正线362公里,抢修铁路战备工程正线98公里,新建、扩建各种铁路站段20个,抢修被美国飞机炸坏的铁路设施1778处次,排除定时炸弹3100余枚,修复铁路约157公里;在中越边境修建、改建友谊1号、3号、7号、8号、10号、11号、12号公路等,总长1206公里,公路桥305座,涵洞4441座;架设和修复通信线路3337对公里,安装载波电话站4个。在越南东北沿海岛屿和红河三角洲地区构筑永久性国防工程,计坑道239条(总长2.5万余米),掘开式永备工事149个,其他配套工程土石方84.76万立方米,并修建了安沛机场及安沛、内排机场的飞机洞库。在越南东北沿海扫除侵越美军布设的水雷,疏通了海防、鸿基、锦普等重要港口的航线;还在中国境内敷设输油管道,向越南输送石油等。在河内至友谊关铁路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街铁路安沛至老街段、克夫至太原铁路以及太原钢铁基地,担负防空作战和掩护援越部队施工等任务,共对空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
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和中越两国1965年4月27日《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的协议,铁道兵奉命以第二师、第十三师为主组成了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和第六支队,1966年12月28日,根据部参谋部指示改称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和第六支队。
1965年入越时,第一支队组成是:一师的二团,二师六团、七团、九团,十三师的六十三团,1个高炮团即六二八团它隶属一支队仅1个多月(1965年6月23日至7月31日),8月1日,六十三支队入越,它就归建六十三支队。第二师第八团仍留在国内担负既有施工任务——成昆铁路建设,转隶铁一师建制。1967年3月,二团分编为二团、十团,分编后十团归二师建制。二团仍为一支队一大队,二师十团,为一支队四十四大队,合计37300余人。1968年下半年又调十二师的五十八团、十三师的六十一团归一支队领导,达到8个建制团,还有铁道部勘察设计队等,共同组成“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合计4.5万余兵力,其中122名女兵全部属二师建制,

龙桂林任主任,郭延林任政委,肖春先、吴志笃、张通达、万军任副主任,李清德任副政委。1968年10月,肖春先、李清德分别替任支队主任、政委,1969年10月,张通达、于坦分别接任支队主任、政委。参谋长焦文明, 政治部主任徐恒,副主任丁体仁 , 后勤部部长曲秀仁,副部长鞠锡瑞、栾树先,后勤部政委尹志诚、副政委杨连春。
一大队(铁道兵一师二团),团长续克,政委常喜礼,副团长宋玉恒,副政委李健,参谋长李守信,政治处主任夏玉援,后勤处长高凤岐。 二大队(铁道兵二师六团),团长王治英,政委丁体仁,副团长耿希圃,副政委王世梅,参谋长潘成忠,政治处主任张象普,后勤处长张长春。三大队(铁道兵二师七团),团长徐光,政委王克成,副团长汤铁山、丁云鹏,副政委尹志成,参谋长刘宏章,政治处主任曲树德,后勤处长居均文。四大队(铁道兵二师九团),团长周子和,政委胡金铨,副团长胡宗宣,副政委关杰,参谋长王丙寅,政治处主任刘治成,后勤处长孙举发。五大队(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三团),团长苏宝臣,政委卢英林,副团长郑永琪,副政委田洪林、王书明,参谋长戎洪伟,政治处主任叶毅华,后勤处长王增武。 六大队(陆军高炮六十三师六二八团 1965年8月归建) 。四十四大队(铁道兵二师十团), 团长宋玉恒, 政委王钧发,副团长李忠智、李庆善, 副政委华功礼 参谋长李守信,政治处主任贾金桢,后勤处长赵兰亭。
一支队先后完成了101个协议项目的新建、改建、抢修等铁路保障任务。新建、改建、抢修铁路共948公里。担任了河内至友谊关、河内至老街、东英至太原及克夫到太原四条铁路554公里的反空袭抢修。
1967年2月9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胡志明主席到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第六十三团驻林站指挥所视察。向指挥所官兵恭贺新春佳节,表示亲切慰问。随同胡主席视察的有越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素友和中央委员、河北省委书记黎光俊等。第一支队政治委员郭延林和第六十三团领导在驻地迎候。

敌人对一支队抢修管区铁路建筑物、抢修工地和部队驻地、阵地进行了疯狂的空袭破坏。一支队共遭受空袭967次、敌机5211批、23517架次,投重磅炸弹25752枚,其中瞬发弹24646枚,定时弹1106枚;发射导弹、火箭弹430枚;投钢珠弹等杀伤弹26万余颗。平均每月公里投弹2.11吨。1967年6月,美军空袭投弹量5300余吨,平均每公里铁路投弹量9.6吨。美军共攻击目标2575处次,铁路破坏总延长180.6公里.管区内15座大桥,遭攻击破坏的有14座,而且是反复被破坏。铁路干线中弹3528枚;桥梁被炸229座次,其中北江大桥被炸34次,龙边大桥被炸6次,敌机投弹540枚,大约672吨,71座火车站被炸61座,站内外的设施及机车车辆都遭到严重破坏,其中安员火车站被炸15次,中弹587枚,大约450吨。参战部队随炸随修,保障了铁路畅通,使管区的铁路成为真正的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第六卷第74页记载:“据不完全统计,1965年6月~1968年10月,美军飞机对第一支队区域内铁路线空袭投弹28.8万枚。其中,1967年6月空袭高峰时,平均每公里路段落弹9.6吨,主要桥梁每米落弹2.5至6.3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队指战员与美国空军斗智斗勇。1965年8月~1969年2月,共抢修被炸坏的铁路设施1778(次),排除定时炸弹3100余枚,修复铁路线路157公里,抢修通信线路1420对公里。尽管美机空袭越南铁路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空袭猛烈程度的空前纪录,但越北铁路仍然一直保持通车。”
在援越抗美战争中,一支队对空作战668次,击落美机119架,击伤135架,俘虏飞行员8人,击毙4人。全支队有615个单位受到奖励,其中有2个营和2个连获中央军委通令嘉奖,3个连 4名个人被树为铁道兵标兵,54个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559个单位荣立三等功,12人荣立一等功(其中烈士8人),46人荣立二等功(其中烈士17人),10751人荣立三等功。有297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长眠在越南的国土上,有1634人光荣负伤,为支援越南人民夺取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谱写了一曲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壮歌。在所有援越抗美部队中,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从1965年6月23日出关到1970年7月12日部队胜利回国,是出国最早回国最晚的部队,在越南历时5年余。广州军区首长听完一支队汇报后曾评价:一支队是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时间最长,功劳与贡献最大的一支光荣的部队。
第六支队由铁道兵第十三师和昆明军区工程兵为主编成,隶属援越修路工程指挥部。第六支队下辖第十三师六十一团、六十二团、六十四团等3个团,于1965年9月25日至12月先后入越。后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相继补入了云南省民工第四十大队,工程兵第三一四团、第三一五团,铁道兵第十二师五十八团,昆明军区高炮六三○团,还有1个后勤兵站、一三八野战医院。共计35000多人。主要担负修建战略公路工程,属中国交通部修路工程部队指挥部(后改为中国后勤部队修路指挥部)领导。

六支队:支队长孙林泉,政委罗彬,副支队长徐冼、王清潭、许永高、孙福喜,副政委王锦荣,参谋长丁也,副参谋长陈锡林、王秀昆,政治部主任蔡长忠、黎群 ,副主任任少义,总工程师徐俊彦,后勤部部长潘锡轩。由铁道兵第十三师和昆明军区工程兵为主编成。下辖:三十二大队(铁十二师五十八团),团长吴金诚,政委许传经 ,副团长齐永武,副政委陈陆,参谋长周谦绍,政治处主任王占元,后勤处长贾清荣。三十三大队(铁十三师六十一团),团长马守德,政委李广生,副团长汪少滨,副政委张锡显,参谋长王国荣,政治处主任刘树华,后勤处长赵子明。三十四大队(铁十三师六十二团),团长:孙福喜,政委肖庭桂,副团长周其祝 副政委陆永庭,孙克明,参谋长张 起,政治处主任刘世海 后勤处长 刘毓权。 三十五大队(铁十三师六十四团),团长史开锡,政委刘贵武,副团长罗林,副政委韩智,参谋长李胜景,政治处主仼孙克明,后勤处长陶维友。 三十六大队(工程建筑第三一四团),团长范银柱 ,政委程凤祉,副团长张继林、迟忠诚,副政委甄永环,参谋长孙仲芳,政治处主任吕茂爽,后勤处长马德祥。三十七大队(工程建筑第三一五团),团长王成功,政委田国庆,副团长张汝川,副政委孟同喜, 参谋长张禄, 政治处主任李达善,后勤处长薛恒基。 四十大队(云南民工大队), 四十大队原为云南省交通厅0505工程处,辖30个工区(连队),5000多人。1964年9月开始援建与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交界的越南莱州省马路塘口岸至封土县板纳贡公路。昆明军区物资运输部部长宋文德出境坐镇指挥。领导人有0505工程处处长张克占(大队长);党委书记靳国俨、尚海洲;主任工程师陈占鸿;副处长马显祖;政治处主任任和宽。1965年8月编为六支队四十大队,参加越南黄连山10号公路建设;1967年4月改属5支队,参加11号公路建设。1968年7月回国。1968年底编为援寮筑路工程指挥部下属304大队,参加援老抗美筑路。 六三○大队(昆明军区高炮六三○团), 团长朱金洪, 政委郭汉章, 副团长冯自立, 副政委李俊祥, 参谋长刘在汉,政治处主任续丑牛,后勤处长徐存智。三十九军高炮营(1967年3月--1968年1月),营长王钧, 教导员孙宪科。昆明军区舟桥营,营长程庆友,教导员侯温生。
第四、第五、第六支队担负越南北方抢修抢建公路任务。除3号、8号公路有简易公路外,其他多为新建公路。为迅速展开兵力,大多数工程部队从人行小道进驻施工地段,有些路段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中,遍地荆棘,无路可走,指战员靠刀砍劈开道前进。施工部队携带的军需物资和施工器材,全靠人背马,行走几十公里才能到达驻地。进入施工地段后,指战员露宿野外,多雨潮湿,蚊叮虫咬,休息不好。修路工程指挥部针对援越筑路任务重、时间紧、战线长的特点,决定实行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将整个工程分两期进行。第2、第3、第8、第10号公路为第一期工程,第1、第11、第 12号公路为第二期工程。经过工程部队全体指战员艰苦卓绝的奋战,至1968年6月,历时近3年时间,提前或按时建成7条干线公路并完成其附属设施的抢修抢建任务,保证了7条公路的畅通。共计修筑公路 1206 公里,桥梁 305 座、总长 6854 米,涵洞 4441 座总长46938米,总计完成土石方3050万立方米。
六支队先后抢建了越西北地区的8、10、12号公路,这三条公路从中越边境穿过越北海拔2500米以上的黄连山和高达3148米号称东南亚第一高峰的潘士朋峰,进入越西北的崇山峻岭,跨过莱州河,经过奠边府,穿越西北部会赞山的原始森林,直达越老(挝)边境的西庄山口,使举世闻名的“胡志明小道”拓宽成两车道,通行坦克、炮车的宽敞大道。按协议要求,保质保量提前建成了这三条全长434公里的战略公路,打通了越南北方西线的战略通道,扩展了战略纵深。六支队所属部队共遭受空袭3206批次、15650架次、638处次。
在援越抗美三年多岁月里,六支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杨自德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高炮六三○团等两个单位和9人荣立一等功,三十四大队(铁十三师六十二团)一中队高射机枪连等12个单位和 73人荣立二等功,110个单位和2564人荣立三等功;237名干部战士壮烈牺牲,一千多人光荣负伤。高炮六三○团受到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通令嘉奖,被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授予“越南民主共和国一级勋章”。

一支队,六支队,头顶“三角板”(敌机),脚踩“定时弹”,不畏强敌,抢修作战,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两个支队共抢修铁路371公里,抢建铁路117公里,改建铁路363公里,抢建便线、便桥98公里,抢建公路420公里。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和战后经济建设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部队在完成铁路、公路抢修抢建任务中,还积极开展了对空作战781次,共击落敌机213架,击伤敌机235架,俘虏敌飞行员12人。
中国的铁道兵部队,是世界上最顽强的铁路修筑者!为援越抗美的胜利,使祖国边疆的安全得到巩固,冲破和击败了美帝对中国包围的战略意图和野心,奠定了国内保障和强大支援的基础,为实现世界和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谱写了一曲曲慷慨而又辉煌的国际主义颂歌。不管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往事并不如烟。唐代吴融云:“一心忠赤山河见,百战功名日月知。”山河为证,岁月为名。铁道兵援越抗美的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和斗争策略上的需要,部队出国作战是高度机密,直至战争胜利仍秘而不宣,尽管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段震撼世界的历史因种种原因,使它像闪光的黄金和晶莹的碧玉被尘埃掩盖几十年,以至于渐渐被世人所淡忘。
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一位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的红军老战士说:“战争对军人来讲,流血牺牲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战后被人遗忘。”任何正义战争的参战人员都是如此心愿。
1979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公布:“在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期间,中国向越南派出的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支援部队先后总计达32万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这是第一次中国公开宣布中国军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的情况。
2011年1月11日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一一1978)第663页指出:1965年6月9日,第一批中国志愿部队一一中国志愿工程队第二支队进入越南。中国援越部队援越抗美军事行动由此拉开帷幕……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部队,在越南北方执行任务。先后入越的部队共23个支队、95个大队另83个小队,总共32万人……”
2016年4月2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2017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1频道播放了我军援越抗美资料和采访老战士的视频。2024年1月10日,中央电视台国防军事频道(CCTV7),以26分钟时长,题为《老军医的战场收藏》节目,介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张金春40年来收集援越抗美战争实物7000余件,开办援越抗美博物馆,传播红色精神。
中国对越南抗美救国战争提供了全面的军事援助,保卫了越南北方重要目标的安全,加强了越南北方的防御能力,保障了越南北方铁路、公路和重要港口、航线的畅通,为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本文主要参考文献附《援越抗美的历史背景与战略意义(之三)》文后
槛外人 20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