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庆悟宅主
空石情缘:张大千与张绍先

山水 张大千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这里孕育了无数传奇,也埋藏着自然的馈赠——泸州空石。
空石联通了两位艺术家的对话:一位是蜚声国际的画坛巨匠张大千,一位是泸州本土的美学哲人张绍先。一段跨越海峡的石缘,见证着文化的共鸣与深沉的乡愁。
国画大师张大千。从内江少年到世界游子,半生泼墨,一世乡愁。晚年羁旅海外,最念念不忘的,竟有泸州石头,一种‘装水不干,养花不谢’的神奇空石。
张绍先 ,美学与哲学的跨界艺术行者,在摄影理论与艺术、哲学间深耕。

手绘 张绍先
八十年代,成就了一段两岸文化交流,两位大师结缘的史话。
抗战时期,蓝田机场的修建泸州空石被发现。美国大兵惊叹其异,携石远渡。空石水润千年,乃自然之鬼斧神工。
1980年代,一封来自宝岛的请求,震动泸州统战部。耄耋之年的张大千,已不能亲自回国,老先生渴望得到一通故乡空石朝夕为伴以愉晚年。泸州园林局曾家树先生慷慨以赠。
石头跨越海峡,终抵大师手中。张大千飞书致谢,寄回一幅赏石摄影照片。

先生须髯飘雪,手抚空石,遥岑远目、感慨万千。
张绍先被这幅珍贵的摄影作品的内涵精神震撼,他将此事写成通讯稿,附上照片发表在《四川政协报》。
石头是媒介,图文成信物,两位先生跨越时空对话。
张大千在空石中品读“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
张绍先以美学解构其‘形趣与意趣’。先生说,摄影同空石,外壳是技术,内在是哲学。
如今,泸州蓝田坝鸳兜山空石已难寻觅,但它已化作文化符号,沉淀于地方文史。
两位先生这段佳话昭示我们:艺术的本质,或许正是以有形之物,载无形之精神。
在蓝田雨珠桥可聆台北摩耶精舍的禅音:空石不语,却道尽人间悲欢离合的无穷沧桑感慨。
张绍先与张大千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正如所有文化的根脉,终将在历史的时间里盘根错节,在精神的空间张开浓浓绿荫,参禅于此,观想高贵的灵瑰!
这就是空石不空的妙谛!
石不能言最可人
情到深处有大音
巨然晴峰图 张大千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99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