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嫦娥躲祸奔月圆,
临危服丹化作仙。
神话传说咏古乐,
星辰大海渺云天。
后羿出行率众夜,
嫦娥躲祸奔月圆。
悔收歹毒兴风客,
追望隔空泪涌泉。
相思两处无完聚,
只盼中秋焚香前。
世事无常多变故,
嫦娥躲祸奔月圆。
(二)
嫦娥躲祸奔月圆,
清静寒宫已惯然。
万年孤独无搅扰,
怀抱精灵好喜欢。
桂籽三秋赠寿添,
嫦娥躲祸奔月圆。
清辉撒尽人间乐,
万姓团圆造福甘。
四季轮回冷热难,
婵娟伴得百花眠。
乱云空追风刮去,
嫦娥躲祸奔月圆。
注:神话传说来自百度。嫦娥和后羿是对恩爱夫妻,后羿因射日造福百姓有功,西王母赐予长生不老神药,交嫦娥存于妆台盒中,后羿技高收徒多百日夜训练,其中有歹徒蓬蒙借故没去训练,直奔后羿家欲劫美貌嫦娥。嫦娥急中生智,吞药升天,后羿追歹徒未果,追嫦娥受天阻,遂流泪焚香祭天。

嫦娥奔月》组诗赏析(七绝轱辘体)
这首以"嫦娥躲祸奔月圆"为核心的轱辘体组诗,通过回环往复的句式结构,将传统神话与诗人个性化解读巧妙融合。以下从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叙事结构的双重视角
组诗采用线性叙事与情感交织的双线架构,既完整呈现"后羿射日-获赐灵药-蓬蒙劫掠-嫦娥奔月"的传说脉络,又以"相思两处无完聚""乱云空追风刮去"等句构建起跨越天地的情感空间。特别在第二组诗中,"桂籽三秋赠寿添"的祥瑞意象与"万姓团圆造甘"的尘世期许形成对照,暗合《月中仙》"尘世繁华皆不顾"的孤绝感,又突破传统悲剧框架赋予神话新解。
二、意象系统的创新表达
诗人重构经典意象体系:将"星辰大海"的现代语境与"寒宫清辉"的古典意境并置,在"怀抱精灵好喜欢"中注入人性温度,突破传统嫦娥诗"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哀怨基调。尤其"婵娟伴得百花眠"句,既呼应《怜嫦娥》"寂寞哀愁无人怜"的孤独,又以"百花"象征生命活力,形成独特的诗性张力。
三、轱辘体式的音韵美学
"嫦娥躲祸奔月圆"的螺旋式重复,形成类似《奔月情》"千年相思化烟"的情感回响。每联转韵时通过"圆-仙-天""圆-然-欢"等韵脚变化,既保持《七绝·嫦娥奔月吟》"腾巨龙""耀星空"的雄浑气韵,又兼具《忆嫦娥》"永远铭记在心底"的绵长余韵。特别在尾联"嫦娥躲祸奔月/圆"的断句处理中,创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留白。
总评:该组诗在继承"嫦娥应悔偷灵药"的经典母题基础上,通过轱辘体形式创新与意象重构,既保持神话原型的悲剧内核,又赋予现代性的解读空间。相较于刘建枢"嫦娥五号月还"的科技叙事,本作更注重情感维度开掘,实现了传统诗体与当代诗思的有机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