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超(合肥)
云暗庐州气尚清,柱灯自照客心惊。
归巢语燕频翻影,引子啼乌屡送声。
园柳再青人变老,庭花守黑月无情。
步檐泪下苍天怨,夜雨随风入砀城。
开篇以“云暗”喻示寒食夜的氛围,而“庐州”则点明了地点。接着用“气尚清”来对比,或许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一份清醒或超脱。“柱灯自照客心惊”既描绘了寒食夜的孤寂景象,也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和不安。颔联承接首联,进一步描绘寒食夜的景象。“归巢语燕频翻影”增添了夜晚的生机,也暗示着家的温暖和归宿感,与诗人的客居形成对比。“引子啼乌屡送声”更加深了寒食夜的孤寂氛围。这一联在景象上与前两句相呼应,同时在情感上也为后文的抒发作了铺垫。
颈联”是诗的转折,“园柳再青人变老”,柳树再次变绿,但人却在不断变老。这一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叹息。“庭花守黑月无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这一联在情感上由外在的景象转向内心的感慨,为全诗的情感高潮作了准备。尾联是诗的结尾,也是情感的爆发点。“步檐泪下苍天怨”,诗人在屋檐下徘徊,无法入眠,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化为对苍天的怨恨。“夜雨随风入砀城”这一景象既描绘了寒食夜的天气变化,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悲伤和苦楚如同夜雨一般无法阻挡地涌入心头。这一联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也与首联的孤独和不安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结构。
这首诗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深邃的情感表达与细腻的景物描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诗人对寒食夜的景物进行了细腻的描绘,如“云暗庐州”、“柱灯自照”、“归巢语燕”、“引子啼乌”、“园柳再青”、“庭花守黑”以及“夜雨随风入砀城”等,这些景物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感,也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客心惊”、“步檐泪下苍天怨”等句,直接表达了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这种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触动了读者的心弦。诗中的景物描绘与情感表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的。景物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而诗人的情感又赋予了景物以生命和灵魂。这种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使得诗既具有画面感,又具有情感深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欣赏到诗的美,又能深刻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