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悟
何碧秀的《煮一锅红艳相见欢》宛如一幅生动鲜活的生活长卷,以火锅为切入点,串联起时光记忆,饱含生活热情与真挚情感,从个人到群体,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感悟与时代风貌。
一、结构明晰:记忆与感悟交织
诗歌开篇便将读者拉回青春岁月,“曾几何时年轻的我们无辣不欢”,点明火锅在年轻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列举“西街圆桌火锅店的鸡爪”“铁路金三角的火锅串串”,通过具体地点与美食,勾勒出鲜活的青春饮食记忆,极具画面感与代入感。接着,诗歌时间跨度从青年延伸至半个世纪后,以 “同气相求同风千里同苦甘” 阐述因火锅维系的深厚情谊,进而引出对火锅作用的深刻感悟——“没有火锅解决不了的困惑”,最后以 “煮一锅红艳把酒言欢”回扣主题,完成从青春记忆到当下生活、从情感抒发到生活哲理升华的完整结构。
二、情感真挚: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火锅的热爱,实则是对生活的热忱。作者从青年到暮年对火锅始终如一的喜爱,体现出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其乐融融吃出人民公社大食堂感觉”,借 “人民公社大食堂”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场景,既表达朋友相聚时的热闹氛围,又暗含对过去集体生活的怀念。“生活就要像火锅一样红红火火”直白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辣而行日子才能麻辣滚烫”则激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创造精彩。
三、语言质朴:融入生活气息
诗歌语言质朴自然,贴近生活。作者摒弃华丽辞藻,运用平实语言,如 “曾几何时”“最爱之选”等词汇,娓娓道来,易于理解。同时,诗歌巧妙化用经典诗句,“圣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们说没有火锅解决不了的困惑”,通过古今对比,突出火锅在日常生活中的治愈作用,增强诗歌趣味性与文化底蕴。此外, “麻辣滚烫”等富有热辣感的词汇,生动展现火锅的特点,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火锅带来的热辣氛围。
四、意象独特:火锅文化的隐喻
火锅作为核心意象,不仅是美食,更象征着团结、温暖与生活的热情。火锅中各种食材汇聚一堂,如同生活中的人们相互交融,共同经历酸甜苦辣。“我们也像火锅食材淬炼的红红艳艳”,将人们在生活中的历练比作火锅食材的淬炼,寓意在生活的磨砺中变得更加成熟、精彩。船夫号子这一意象的引入,增添了豪迈与奋进的氛围,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勇往直前的精神。
何碧秀的《煮一锅红艳相见欢》以独特视角、真挚情感、质朴语言与丰富意象,为读者呈现出一部热辣鲜活的生活诗篇,引发读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展现出生活辣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