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羌水河谷
文/春风万里(甘肃)
宕昌羌,一部壮丽史诗,一页页曾经过往的华章。
巍巍昆仑,绵亘万里,分三大干脉,形如长龙屹立世界东方,护卫华夏神州,势吞四海汪洋。
且看迭山秦岭横亘,岷山雄冠陇蜀,奇峰迭嶂,云飞雾绕的群山岩峦,苍松叠翠,峭壁耸立,坡陡湍急。
在历史长河中,往昔,一段段金戈铁马,旌旗蔽日、鼓乐喧天的烟云依稀可见。
洮水之南,沓中要塞,群山壑隘,古寨烽燧残垣星罗棋布。
羌水岷江,白龙江湍流,如一把银刀,硬生生切开万山群峰,直奔武都城南而下。
险峻而富蕴的河谷成了历代割据者的兵家必争之地与军事要冲。
魏蜀争锋,宕昌立国,吐蕃掠地,宋金对峙等战事,无一不经此地。
昔秦献公开疆拓土,西羌败绩,三苗后裔一系部族,退往河湟,而后又迁徙岷州城洮河之南,自分水岭东南而下至羌水河谷。
这里群峰叠翠,草繁林茂,气候温和,山青水秀,交通闭塞。
远离战火纷争,从残酷血腥,鄙视和战乱中而来避祸之羌人,无疑是块人间世外桃源之地,从此,参狼羌之先民,沐浴呼吸于明媚的阳光下,常伴清香之泥土,永融宕昌羌水两岸山水之间。
一方之水,滋养一方之人。
峥嵘群山,人杰地灵。
宕昌参狼,如雨后春笋。
四方群枭逐鹿,割据称雄。
险塞之谷,英杰伺机崛起。
汉廷曹魏,虑夷境之安定,赐印册封,以稳西南之陲。
五胡十六诸国割据纷争,两晋更迭之际,羌人梁勤骁勇,远谋仁厚,得羌人诸族崇敬,拥立为酋。
天下乱,时机至,千载难逢。
凭河谷纵横,扼雄关险隘,举兵称王,立宕昌国,声名远震。
国立业就,其不负初衷。
对内勤理国政,强化王室集权,强化边寨堡城。设二十五王,立七十六寨,二十一堡,开疆拓土,东西千里,南北八百。
发展畜牧,开发珍稀资源,对后世继续与大国交往来说影响深远。
对外审时度势,施行远交近攻之策。
寻求与大国结交,朝贡称臣,接受赐封。
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宕昌王治国有方,超乎寻常之智慧与胆略可见一斑。
如在外交上,向周边大国朝贡:送点山中特产名贵中药材,或送几只珍禽走兽,雪豹黑熊。既不花费金银,又以极小之代价换取更大保护之利益。四两拨千斤,妙哉!
既不凭借武力,亦不对抗任何势力,在群山险隘护卫之下,较为平静地存在近一百六十余年之久,堪称奇迹。
历史烟云扫过,岁月历经沧桑!
千年风雨之后,羌水河似战鼓奔雷,如琴音奏弦,又一次次迎来远方客人。
一支奇师远征,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天险,入驻群山环抱的羌水河谷重镇一一哈达铺。
这座在当时尤为富蕴的古镇,物产丰富,经济繁荣,商贾如云。
疲惫之师,仅在短期休整,得以兵精粮足,重振雄风!
直至改天换地,革命成功。
红军山,关帝庙,长征一条街,红军司令部,伟人居室,张家大院。
铁道高速新楼,青山秀水白云,一个个历史转折性的丰碑,至今展示着这个神奇的羌水河谷,以不同凡响的姿态,向世人全局样的风采﹣﹣红色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