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钟祥的世界
文化遗产--明显陵
三叶杜鹃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座帝陵璀璨而幽谧,悄然镶嵌于湖北钟祥的广袤大地。这便是我盼望已久的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宛如一首被时光尘封已久的长歌,等待着后人去轻启扉页,聆听那跨越时空的低吟浅唱。



往昔,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四子朱佑杬,如一颗游离于宫廷繁华之外的孤星,被封为兴王,翩然降临安陆这块富饶之地。他在钟祥的时光,恰似一首舒缓宁静的田园牧歌,远离京城的喧嚣与纷争,于这方水土间悠然栖居。他的人生,本应如那徐徐展开的田园画卷,在平静中流淌,直至正德十四年的六月,命运的琴弦蓦然崩断。中暑病逝的他,被葬于钟祥松林山,谥号献,成为兴献王。


然而,命运的转折跌宕起伏,波澜骤起。正德十六年,武宗皇帝朱厚照驾崩,身后无子继承大统。遵照“兄终弟及”的遗训,朱佑杬之子朱厚熜进京继统,史称嘉靖皇帝。嘉靖三年,一场“礼仪之争”后,朱厚熜怀着对父亲的深情与敬意,追尊其父为恭睿献皇帝。那一声“显者,光也,唯我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似一声雄浑的诗韵,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回响,为这座陵墓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意义。“显陵”之名,自此如星辰般熠熠生辉。



自嘉靖皇帝追封父亲伊始,一场跨越47年的浩大工程,如一幅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徐徐铺展。无数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他们的汗水与智慧,化作一砖一瓦,每一块砖石都宛如诗中的一个字符,共同书写着这座帝陵的传奇。



在岁月的流转中,显陵不断扩建。那外围城蜿蜒如龙,分内外二城,恰似诗中的韵律节奏,规整而又富有变化。建造过程中,或许有过烈日下的挥汗如雨,那汗珠滚落,似诗中的泪滴;或许有过寒风中的瑟瑟发抖,那颤抖的身躯,如诗中的深沉低诉。但每一个瞬间,都被历史的长河深情铭记。


嘉靖十年,朱厚熜升安陆州为承天府,敕封显陵所在地松林山为纯德山,为显陵增添了无尽的荣耀与诗意。而那大规模的修建,一直持续到嘉靖四十五年,仿佛一首诗的最后一个韵脚,历经漫长的雕琢,终成经典。



初春,当我们漫步于明显陵,群山环抱间,松青柏翠,梅花盛放。石牌坊静静伫立,似诗中的开篇序言,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沧桑;神道两旁的石兽、石柱,如同诗中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这方宁静的土地;那两座宝城,“一陵两冢”的独特格局,神秘而静谧,让人浮想联翩,久久不愿离去。


明显陵不仅仅是一座陵墓,更是一首跨越时空的历史长歌。每一处建筑、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岁月的诗意,诉说着明朝那段波澜壮阔又深情缱绻的故事。在时光的长河中,它将永远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后人去探寻、去品味,去聆听那穿越历史的悠悠回声。
作者简介

网名:三叶杜鹃,来自古城西安,喜欢老一辈作家的散文,喜欢诵读,也喜欢练习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