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记忆的深处,十岁那年跟着母亲经常上山翻耕的经历,如同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温暖而明亮。
有一天,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微风轻柔地拂过大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新生命的气息。漫山遍野的野花星星点点地绽放着,嫩绿的草芽也从土里探出了头,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我的母亲,那位以一双缠足默默扛起家庭重担的坚毅女性,步伐虽缓慢却异常坚定。那双饱受岁月磨砺的缠足小脚,每一步都踏出了生活的艰辛与对我深沉的爱。
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母亲的脚步细碎而沉稳,仿佛在细细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阳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既瘦弱又充满力量。
到达那片山地时,母亲看着我,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儿呀,今天可得把这地翻耕好咯。”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用力地点点头,拿起锄头,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始劳作。
然而,不久我便感到疲惫不堪,手上也磨出了水泡,动作逐渐迟缓。母亲似乎洞察了我的心思,她放下农具,坐在田边的一块大石上,慈祥地招呼我过去。“来,孩子,妈妈给你讲个故事。”她的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的和风。
于是,在那片充满希望的山地里,母亲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她讲述了《槐荫记》中七仙女与董永在槐荫树下的真挚爱情,那份深情让我心生向往;她描绘了《柳荫记》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情缘,听得我泪光闪烁;她又讲述了《安安送米》的孝顺故事,安安的懂事令我深受感动。母亲讲得投入,时而还哼唱几句,眼神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脸上洋溢着陶醉的神情。那一刻,她仿佛不再是那个被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农妇,而是一位充满魅力的艺术家,用故事为我编织着五彩斑斓的世界。
我听得入了迷,疲惫感也渐渐消散。听着母亲的故事,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奇妙的世界里,与故事中的人物一同欢笑,一同流泪。我被深深吸引,听得高兴,便又拿起锄头,使劲地干活。母亲的故事就像一股神奇的力量,源源不断地给我注入动力。
母亲讲的那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的情感世界,更激发了我无限的想象力。它们如同一粒粒种子,在我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逐渐长成了我人生路上最坚实的根基。我学会了用情感去感受世界,用想象力去创造未来,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那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教育方式。
在母亲的故事陪伴下,半天时间,我们竟翻耕了一大片土地。看着那片被翻耕得整整齐齐的新土,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母亲看着我,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或许母亲并不知道,她在山地里讲述的那些故事,已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生活的风雨中,这些故事给予我力量,让我懂得了爱、坚持与善良。它们如同种子,在我心田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让我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心怀希望,勇往直前。
每当我陷入迷茫、自暴自弃时,母亲仍然会用那两句捡来的话告诫我:“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如今,我带着“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理念和“三标课堂”,走遍了大江南北,讲学传道,并指导了五十余所学校的品牌建设。我已成为“教育创新英雄”“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者”以及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的创始人,甚至荣登中共中央机关报《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的封面。我相信,只要天堂里的母亲看到这些,脸上一定能笑成一朵大菊花。
母亲,是您让我从大山深处走出,一步步迈向昭通坝子、春城昆明乃至首都北京,从放牛娃蜕变为教育家。虽然您已早早离我而去,但您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心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您那坚定的眼神和温暖的笑容。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却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她虽未学过《教育学》,却用记忆中的故事点燃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她虽未学过《心理学》,却用“不蒸馒头蒸(争)口气”的话语塑造了我的独立人格;她虽未学过《赏识学》,却用“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激励推动着我不断前行。母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我三辈子也用不完!
如今,当我再次踏上那条熟悉的山路,望着那片依旧郁郁葱葱的山林,心中涌动的是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与怀念。是她,用那双缠足的小脚,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是她,用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故事,为我搭建了一座通往心灵深处的桥梁。那些记忆,如同山间永不凋零的花朵,永远绽放在我生命的春天里。它们不仅滋养了我的情感与想象力,更成了我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精神支柱。
每当回想起那些个春日,我仿佛又能听到母亲那悠扬的歌声,它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滋润着我心灵的土壤,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追寻着梦想与光明。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