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属三春,时交百五(指寒食节)。周礼存烟,晋贤遗躅。昔重耳焚林而求士,岂知焦柳于绵山;有子推抱树以明心,合取寒食之遗俗。此乃清明肇始之由也!
由是驱车十里,清醑一壶。循陌阡之幽径,认松楸之旧株。酹椒浆于先祖,焚素楮于幽墟。烟烬啼鹃,恍见慈颜之隐现;山风咽露,如闻絮语于有无。抚残碑兮指冷,仰霄汉而声枯。念椿庭之蓼莪(1),春晖难答;感隙驹之晷刻(2),悲泪盈裾。
清明雨霁,翠涨遥岑。车碾香尘而迹远,人随芳草以影深。纸鸢牵稚子之笑,秋千荡邻女之襟。柳线垂金,蝶引东风穿于叶底;棠梨摇雪,莺衔晓色入之林阴。拾兴人归,鬓插山花之灼灼;寻诗客醉,杖挑夕照以沉沉。
嗟乎!踏青祭祖,哀乐相生。冢柏凝苍,犹秉太初之气;陌花绽彩,自涵元始之精。万物竞妍,岂独得益于霜露;四时代序,何妨寄迹于蓬瀛?惟愿藉砚台而泼墨,尽书尘世之真情。
诗曰:
雾锁峰回柳带烟,寒遗旧俗溯流年。
碑前泪洒苔痕重,陌上莺啼草色鲜。
祭祖惟期魂梦近,踏青转觉岁华迁。
晴川雨霁千层翠,且向春光寄锦笺。
注:
(1)蓼莪——《诗·小雅》篇名,借指对亡亲的悼念。
(2)晷刻——谓时间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