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
天堂一定很真!
要不,
您为什么一去不转身?
妈妈,
天堂一定很善!
要不,
您为什么一去不回看?
妈妈,
天堂一定很美!
要不,
您为什么一去不再归?
在2025年清明时节,我含泪诵读这首写给母亲的诗歌《天堂里的妈妈》,愿它能穿越天际,抵达母亲的心房。
三年严重困难时期结束后的第一年,1962年10月28日,随着我的第一声啼哭,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此时的我家,家徒四壁,父亲满面愁容,甚至一度动了将我遗弃荒野的念头。然而,50岁的母亲却紧紧地将我搂入怀中,她那双经历过无数风霜的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温柔而坚定地说:“我的儿子是小白龙转世!”她的脸上,写满了对我无尽的疼爱和深切的期望。父亲无奈地摇了摇头,最终还是在母亲的坚持下,我得以在这个世界上扎根。
母亲的脚很小,那是封建礼教留给她的烙印。儿时的记忆里,她常常坐在草墩上,轻轻地揉着那双饱受折磨的脚,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痛苦。她的脚被残忍地裹过,四个脚趾被硬生生地折断压在脚心,骨骼变形,肌肉萎缩。每当我看到母亲艰难地行走,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然而,她从不言苦,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份难以言喻的痛苦,用信念与坚韧书写着母爱的伟大篇章。
在那段日子里,饥饿如影随形,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每个人的喉咙。家里粮食匮乏,母亲想尽办法为我们寻找食物。土豆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常客,无论是午饭还是晚饭,主食和下饭菜都是它。我年幼体弱,母亲便特意为我制作“神仙饭”,在粗糙的苞谷饭中专门辟出一个“特区”煮熟珍贵的大米饭。她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自己常常忍饥挨饿,还常说自己已经吃饱,不饿!七八岁时,我曾亲眼看见母亲以观音土充饥,那画面令人心碎。她的面容憔悴,眼眶深陷,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生命的顽强执着。观音土并未能真正缓解饥饿,反而让母亲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在71岁那年(那年是我刚从师专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离我而去。每当回想起那段岁月,我的心中便充满了对母亲的愧疚和无尽的感激。
“儿呀,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蒸馒头蒸(争)口气!”每当我贪玩、打闹时,母亲总是用这两句捡来的话对我说。
冬天,寒风凛冽,母亲独自种完地后,还要背着沉重的柴火艰难地走在凹凸不平的田埂上。她的背影在风中摇曳,显得如此单薄而脆弱,仿佛随时都可能被吹倒。我心疼不已,只要我在场,便会用瘦小的身躯为母亲分担背上的重担。那时的我虽然年幼,但母亲的口头禅“不蒸馒头争口气”却鼓舞着我,我人小力气却不小,这都要归功于为母亲背柴火所锻炼出来的坚韧。母亲总是微笑着看着我,眼神中满是欣慰与骄傲。她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田。
母亲是个善良的人,总是乐于助人。别人家缺衣少食,她会慷慨解囊;家里粮食不够吃时,她会向邻居借半斗,但归还时却总会还大半斗甚至一斗。她常说:“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的座右铭。我学会了感恩、回报和珍惜,如今在向别人借东西时,也总是借少还多。母亲用她的善良和正直为我树立了榜样,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母亲种的菜苗茁壮成长,深受种菜人的喜爱。她总是精心照料着这些菜苗,松土、施肥、浇水,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我时常会帮她到街上卖菜苗,总是很快就能卖完。记得有一次,我和母亲卖了两块钱,却全部被我用来买了连环画,有《红灯记》《龙江颂》《智取威虎山》等,能买到的我几乎都买了。每当母亲看到我翻看连环画时,都会笑得合不拢嘴。后来,我凭借自己的努力自食其力,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为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又一份的力量。我想,如果我有一点财商的话,那一定是母亲从小培养出来的。
母亲还会讲鬼故事。半夜时分,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她讲的鬼故事令人毛骨悚然,每当我听到那些无下巴的鬼、青面獠牙的鬼、嘴巴长在额头上的鬼,连头都不敢抬一下。但久而久之,听惯了鬼故事,不听反而觉得少了些什么,尽管越听越害怕,但越害怕却越想听,于是我便缠着母亲继续讲。母亲的鬼故事系列锻炼了我的胆量。我慢慢明白一个道理,一个连鬼都不怕的人,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呢?如今,我走南闯北,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开展“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这都是母亲赋予我的勇气。
在那些饥寒交迫的岁月里,母亲依然不忘唱红歌。她会唱许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东方红》《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她都张口就来来。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母亲痛哭流涕,嘴里不断重复着一句话:“没有毛主席,怎么过日子呀?”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对伟大领袖的深深爱戴和无限敬仰。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也学会了许多红歌。其中,《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这首歌的旋律至今仍在我耳边回响:
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
千遍那个万遍哟下功夫
深刻的道理我细心领会
只觉得心里头热乎乎
哎 好像那
旱地里下了一场及时雨呀
小苗儿挂满了露水珠呀
毛主席的雨露滋养了我呀啊
我干起革命劲头儿足
我干起革命劲头儿足
后来,我把这股“革命劲头儿”转移到了“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母亲的一生平凡而伟大。她用自己的爱和坚韧为我撑起了一片天空。她的善良、正直、勇敢和智慧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一颗积极向上、推陈出新的心。
今年,母亲已经离开我32年,她一定是去了那个充满着真善美的天堂,但我依然要对母亲说:
母亲,您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您的爱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您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照亮着我前行的每一步。母亲,您不仅给了我生命,更赋予了我使命。我将继续带着您的谆谆教导“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蒸馒头蒸(争)口气”,坚定不移地实施“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作者:孟国泰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