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仙境之旅
作者:王根杰
浓春时节,风和日丽,我踏入了洪方仙寓瑶池,宛若走进了人间仙境。
极目远眺,群山环抱间,天池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漫步于湖光山色之中,尘世的烦恼如烟云消散,心中满溢着欢喜与宁静。
初入仙境,一群白鹭轻盈地舞动在天地间,时而在水面上翩翩起舞,时而在林间嬉戏追逐,时而在天空中排成“人”字或“一”字,展翅高飞,在为我演绎一场自然的芭蕾。低头望去,清澈的池边,小蝌蚪密密麻麻,在阳光的照耀下,充满生命的活力。瑶池的湖水终年清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与苍翠群山,恰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瑶池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富硒水脉,硒含量比普通地区高出5到10倍,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繁茂植被与珍稀生物。沿湖漫步,东晋葛洪曾在此采摘茶叶作为炼丹的辅料,那被誉为“灵药之源”的古茶树,静静地矗立在湖畔,在诉说着千年的传说。每年冬季,大地银装素裹,湖面冰封,但茶树的根系仍在地底吸收着大地的灵力,与山中的云豹、黑麂等濒危动物一同蛰伏,等待着春天的生机勃发。
深入山林,高海拔的密林中,成片的红豆杉如守护者般屹立,暗红色的果实如丹珠垂挂,仿佛《山海经》中西王母瑶池畔的“仙药圃”重现人间。传说周穆王曾在此获赠蟠桃,如今这片红豆杉林,因其抗癌成分被誉为“植物黄金”,好似“长生药”在人间的化身。
山间的穿山甲,似乎印证着“神龙护水”的古老传说。村民们坚信,穿山甲掘洞疏通水脉,防止泉眼堵塞,其鳞甲上的纹路宛如龙鳞,守护着这片水域的纯净。科学考察也证实,穿山甲的活动增强了土壤的透气性,维系了瑶池水系的生态平衡。
湖中的鸳鸯、锦鸡与岸边的三尖杉、鹅掌楸共生共荣,绘就了一幅“仙凡交织”的物质循环图景。传说中,七仙女以杉叶作浴巾、阔叶当屏风;现实中,这些植物为鸟类提供了栖息之地,落叶化作水生生物的养分,维系着这片生态系统的和谐。
湖畔的大山村,因富硒土壤被誉为“中国长寿第一村”。村民们种植的雾里青茶与富硒稻米,传承着葛洪“食疗养生”的理念,被赋予了“仙灵馈赠”的色彩。据说食用这些作物能祛病延年,科学检测也证实其硒含量远高于普通作物,有如大自然的馈赠。
村民们有月圆之夜湖畔篝火的习俗,传说能引来仙灵。生态学家发现,这时间正契合夜行性动物的活跃期,篝火的余烬增加了土壤的矿物质,暗合“人神共舞”的生态智慧,人与自然在月光下共谱一曲和谐的乐章。
2024年洪水过后,仙寓瑶池的生态修复工程融入了神话元素。古徽道旁补植的银杏与黄山花楸,被冠以“葛洪丹炉余烟所化的灵木”之名;新建的观鸟台依循“广寒宫”的设计理念,既便于观测鸳鸯、长尾雉等鸟类,又呼应了《瑶池》诗中“琼楼玉宇”的意境。如今,云豹重归密林,穿山甲的洞穴渐多,瑶池生态链的完整便是“神话照进现实”的最好证明。
告别时,我在洪方直坑茶厂——好友王富华厂长处,买了10多斤明前绿茶“高山云尖”,也叫“富硒绿茶”。这茶香气浓郁、味道甘甜,真是绿茶中的上品,将瑶池的灵气与仙韵都凝聚在了这一杯茶中。
在仙寓瑶池,每一株红豆杉、每一只娃娃鱼,都是自然造化与人类想象的结晶。从西王母的仙药圃到葛洪的炼丹炉,从穿山甲的“龙鳞护水”到富硒茶树的“不老秘辛”,这里的生灵既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又是神话叙事的载体。漫步湖畔,我们既触摸到云豹爪印的野性痕迹,又倾听着“仙女化鸟”的古老歌谣,在生态与传说的融合中,重拾对自然的敬畏与心中的诗性。
瑶池仙境,如同一场跨越时空的梦境,将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想象完美交织,让人流连忘返,心生向往。
【作者简介】
王根杰是“立体营销”与“差异化经营”著作的作者、农资立体营销理论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从事农资营销领域二十余载春秋。曾在国有化肥、农资企业、供销系统、粮食流通领域供职;在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任营销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九禾股份曾任副总经理、磷复肥总经理; 曾任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部门总监兼任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被业内十几家业企聘请高级顾问和培训讲师,日常写些营销和行情方面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先后被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化工报社 ,农资导报聘请为专家和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