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节,雨纷纷,情绵绵。又勾起了我对爸爸的思念。爸爸虽已离开我们多年,此时,我觉得他就在我身边。我仿佛看到了爸爸那慈祥的面孔,那高大的身驱,那布满老茧的双手,然而,这毕竟是一幕幕的过去,梦终归是梦,失望、辛酸和感恩的泪水夺眶而出,止不住地顺着双颊流下,一件件往事在我的脑际中铺开,好像就在昨天。
爸爸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庄稼人,一个字都不认识,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朴实憨厚、本份勤劳、和善待人、谦和有人缘、但意志坚韧刚强。在我刚满六岁的时候,病魔就夺去了母亲不满四十八岁的生命,中年丧妻的爸爸从此顶着巨大的精神和生活的压力,领着我们七个尚不懂事的孩子在贫寒中奔波,艰难中渡日。他早晨鸡叫三遍就起来做饭,月亮刚落又到农田里劳动,星星一出就回到家中,既喂鸡又喂猪,有时在灯下还为我们缝缝补补,又当爹来又做娘。十里八村,左邻右舍。一提到我的爸爸大家总会夸上几句,有时还高高伸起大姆指。
爸爸没有文化,但思维敏捷,头脑清楚,爱听广播,从我记事开始,家中仅有的一台东方红收音机,每天早晨六点钟就定时打开。他关注国家大事,了解民间小事。有时在晚饭后,睡觉前,常和我们讲三国论当下,当讲到“解放军占领南京”,共产党如何解放了盘山县沙岭镇,更是滔滔不绝。讲得津津有味。告诉我们,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
爸爸为人正派,憨厚实在,那时我们家本来就不太富裕,但他对别人求助总是舍得付出。有一次中午天下着小雨,我们正吃午饭,邻居的高大爷站到我家大门口,说由于下雨没有柴伙做饭,爸爸二话没说,把我们还没有吃到的一盆高粮米饭全都送给了他。我们姐弟都情不如愿责怪地看着爸爸,但他饱含深情地说:“人都有难处时,如他不难,怎么能站在我家的门口呢?”爸爸的话虽然不多,但在我幼小的的心灵中却烙下了助人为乐的烙印。
爸爸很开通,记得一个初春的早晨,寒风凛冽,光秃秃的树枝上还看不到一丝春的信息,他叫醒了我,为我穿上新的衣服,告诉送我去读书,“儿要读书”,爸爸高兴地忙碌了一阵子便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炒米饭,笑呵呵地对我说,快吃吧,吃完上学去,读书一定要争第一名。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背上黄书包踏上通往学校的小路,爸爸站在路边,一直饱含深情地目送着我......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铭记着爸爸的话“儿要读书必成人”。
爸爸是个农民,儿时受苦,中年丧妻,又带着我们艰难地生活,到了九十年代,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九五年的春节刚过,我和爱人孩子多次探望,四方求医、求药,想方设法治愈爸爸晚年的疾病。他看到我们买一些贵重的药品,总是说:省着点吧,挣钱不容易,我这病花多少钱也是白搭,不要花那么多钱了。爸爸越这么说,我的心里越难受。还是千方百计不惜花钱为爸爸治病,让他晚年生活得欢乐幸福。
那年四月的一天,我花了三十元钱买了当时稀少的两个大芒果送到他的面前,他用颠抖地双手接了过去,看了又看,闻了又闻说道:这是当年毛主席吃到的芒果,我也尝到了。边吃边说,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当时,我的心如刀绞,虽无言语,但我心里明白,劳累了一辈子的爸爸,尽管八十有三,多么希望在这美好的光阴中,再多走上几回。
爸爸离开我们已有多年,逢年过节,亲人团聚之时,就更加想念他。如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谁言寸草心,我仿佛在想,假如爸爸还能吃上毛主席吃过的芒果,假如爸爸还能在灯下为我缝缝补补,假如爸爸还能在路边目送我去上学,那该多好啊,可是这一切的一切,也真的永远成了假如......
亲爱的爸爸,我们真的好想你!
作者简介:
吴永良,辽宁鞍山人。退休前任辽宁省鞍山市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中共鞍山市委、鞍山市人民政府、台安县人民政府、鞍山市粮食局、鞍山市供销联社、中国建设银行鞍山分行、鞍山银行等多岗位任职。
鞍山市散文学会、诗词学会会员。热爱文学,喜欢创作。近年来,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数百篇。
2024年8月荣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第四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
2024年荣获都市头条官方平台“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