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国之脊梁:航天导弹之父钱学森》
作者 墨客 配乐合成 紫金茉莉
诵读 世界文学先锋传媒朗诵团
金陵紫金草朗诵团
江山传媒朗诵团
黑龙江有声诗社朗诵团联袂演绎
策划 铁微 紫金茉莉
参诵名单:
①福如东海.五彩云霞.铁微
茯苓. 苏增强. 紫金茉莉
②战歌.沐紫.朱小苏.秦志红
静夜思 . 浅笑安然
③孙岩峰.繁华.苏增强.红霞
④丽丽. 邬金. 汝雪. 海之音
读标题 茯苓
题记 铁微 茯苓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人,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他是应用力学、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始人之一、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力学和力学工程系首任系主任。
(一)世界文学先锋传媒朗诵团
福如东海 五彩云霞
苍茫大海归心箭 海外赤子向故园,星槎破雾志犹存。每摩脊处雄风凛,钱辈壮士华夏魂。
太平洋的潮水
在1955年撕裂铁幕,
一位科学家用微分方程
撬开归途的缝隙。
当他将《工程控制论》手稿
锁进麻省理工的保险柜,
密西西比河畔的紫荆花
忽然飘落成北纬31度的梧桐叶,那些被FBI监控的黄昏里,
他总在演算纸上绘制
长江与黄河的矢量图。
铁微 茯苓
红墙内的银杏叶
忽然悬停在半空
毛泽东的原子笔在国宴请柬背面
勾画出亚音速风洞的雏形
白瓷盘里的红烧肉蒸汽
升腾成蘑菇云轮廓
“我们要让纸老虎听雷声!”
主席将辣椒油滴进
西北地图的褶皱
酒杯相碰时溅起的液态氧
正在凝固成洲际导弹的燃料配方
苏增强 紫金茉莉
行李箱里藏着一万公斤公式,
每个方程式都在挣脱引力束缚。洛杉矶港的汽笛声
被分解成声波函数,
他听见戈壁滩的砂砾
正在重组为金属的基因链。
五年零十个月的等待,
让卡门一一钱公式
在异国实验室蜕皮,
露出东风破晓时分的原始编码。
战歌 沐紫
砚台里的松烟墨
突然泛起卫星轨迹
毛泽东蘸取未干的墨汁
在人民大会堂的穹顶
写下“争气弹”
托付的不仅是图纸
更是 从商周青铜器里淬炼的秘钥
当他接过盖着鲜红
印章的委托书
敦煌星图突然在羊皮纸上自燃
灰烬里站起二十世纪的浑天仪
酒泉的月光浇铸着钢铁长城,
计算机房里的算珠
与星辰达成共振。
朱小苏 秦志红
1960年11月5日,
东风-1号弹道刺穿苍穹的瞬间,
敦煌壁画里的飞天
突然获得新的轨道参数。
他用流体力学重构
罗布泊的季风,
蘑菇云绽放的刹那,
敦煌经卷中失传的浑天仪
自动校准了方位。
当东方红乐曲
在近地轨道奏响时,
静夜思 浅笑安然
他办公室的旧地球仪
突然逆向旋转
那些被锁进
五角大楼档案的公式,
正在甘肃的风洞实验室里
解构成千吨级推力的方程式。
七十年代某个雪夜,
他在演算纸背面写下:
"导弹的抛物线是
古老文明的重生函数,
孙岩峰 繁华
如今上海光源的蓝色粒子束中
悬浮着无数海归学子的誓言
钱学森在数据云端凝视
年轻工程师将敦煌飞天的飘带
编织成碳纤维火箭整流罩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里
咖啡杯倒映着北斗卫星矩阵
有人用Python重写《梦溪笔谈》
有人把硅基芯片刻成新的司南
苏增强 红霞
他临终前的心电图跳动着
酒泉发射场的频率
监护仪蓝光里浮动着
1964年10月16日的蘑菇云
全息影像
他最后握住的不是钢笔
而是毛泽东当年递来的那支
蘸满松烟的狼毫
笔杆上镌刻的烫金小楷
他在病重时留下最后字迹
“毛主席思想活着,
中国就永远年轻!”
孙岩峰 繁华
此刻神州天宫空间站
正掠过加州上空,
钱学森当年设计的弹道曲线
已延展成地月运输轨道。
那些被FBI没收的手稿,
正在量子计算机里自我迭代,
而酒泉发射塔架上的露珠,
永远折射着1955年那个
清晨太平洋的曙光。
戈壁滩的夜色里,
新一代航天人正用激光
在沙地上演算,他们的影子
丽丽 邬金
恍若当年钱学森穿越
太平洋时身后那道
永不消散的归心轨迹。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
殊不知他们家族个个都是能人,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
考取过清末秀才,
是教育家和文史专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汝雪 丽丽
钱门才俊露锋芒,
自幼聪明意志刚。
录读清华求本领,
学留麻省为家乡。
蘑菇云起寰球赫,
利剑寒生胸脊强。
值抵五师威力大,
功勋卓著耀东方。
邬金 海之音
乱世中华名气伸,
航天泰斗建功勋。
追思浩宇循环路,
战胜科峰无尽垠。
碧血三瓢磨一剑,
忠肝一腹奉三军。
有才若问怀国志,
谁比学森赤子心?
海外求知志未穷,
归来报国寸心忠。
众合
两弹一星惊世界,
千秋万代颂元功。
航天伟业开前路,
科技高峰立云天。
华夏脊梁钱老铸,
英名永载史书中。
他在病重时留下最后字迹
“毛主席思想活着,
中国就永远年轻!”
中华民族那颗光耀的——国际编号3763的小行星——“钱学森星”,
还会与——天地日月同辉!
必将在——浩瀚宇宙永恒!
【作者简介】
金陵墨客: 南京人,自幼喜好文学和音乐及绘画,闲时舞文弄墨写诗作文,内心常常是个女汉子。
【诵者简介】
①世界文学先锋传媒朗诵团
7.战歌: (傅云生),中共党员,革命军人后代,中学退休校长,高级教师,全悦南京阅读会副主席,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南京老战士艺术团常务副团长,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团员,江苏省声乐学会艺术总团节目主持人,金陵紫金草朗诵团团长.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副团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
8.沐紫:(李国荣)军人后代,曾在军旅32年,退休公务员,江苏省南京市朗通协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志愿者。愿用声音演绎丰富多彩的人生,用声音传递正能量、真善美。
9.朱小苏: 下过乡,当过工人,江苏电视台退休高级工程师。江苏省朗诵协会、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热爱朗诵,愿以发自内心的声音歌颂祖国,歌颂党,歌颂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10.秦志红:热爱朗诵,中共党员,是已故108岁老红军秦华礼的小女儿,生于北京,多次陪伴父亲到中央电视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等文博单位参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被莲花嘉园社区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团员,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和金陵紫金草朗诵团团员。
11.静夜思:(张继军),20年军旅生涯,转业后在国企工作,现已退休,江苏省朗诵协会会员。愿在美文诗韵中交流情感、陶冶情操。
12.浅笑安然: 军人后代,南京朗诵协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者,江苏战旗军旅文工团团员,金陵好时光朗诵艺术团和金陵紫金草朗诵团团员,喜欢抒情的诗句,喜欢娓娓道来的文字,喜欢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喜欢在信手拈来中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③黑龙江有声诗社朗诵团